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全国范围内有条件的中小学基本上都已开始或已经进行微课创作和教学实践运用,微课和翻转课堂对于高中历史学科来说,必将展示出课堂新气象、新特色,也会给历史教学带来新的变革。
[关键词]高中历史 微课 翻转课堂 教育变革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一、微课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理论基础
从微课的概念我们知道,一个微课就是一个知识点,它注重的是方法的传授,即“授人以渔”。学生用学习到的方法去做相应的功课,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学生在做功课的过程中遇到“拦路虎”而询问老师,这个时候老师的讲解,必能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与两千多年前伟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举一反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的教学理论如出一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的意思如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即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急于解决而又解决不了时教师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学生对某一问题想说又难以表达时教师帮助学生明确思路,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微课教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教育模式的发展
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要从两千多年前孔圣人的私塾教育算起。孔圣人一个人要教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资质的学生,所以他研究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循序渐进、叩其两端等等。仔细推敲这些理论,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可惜,老祖宗的经验之谈未被我们重视。“洋学堂”传入后,私塾渐渐销声匿迹,班级授课制成了我国唯一的教学模式。这种班级授课制因为有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的限制,所以老师们不得不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一个班级尽管“材质”各异,老师们用的却是一个教案,一个教学进度,“为了每一个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自然成为空话。
(三)时代呼唤
现代通讯业的发展,使得教育共享成为可能;校校通、班班通,使得革除教育弊端成为可能;家家通、人人通,使得教育公平成为可能。微课应运而生。
作为高中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值得大力提倡。如果各年级各学科都能把知识点做成微课或微课系列放到“班班通”、“家家通”上,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选择自己的薄弱点通过微课自主学习,就像到超市选购商品一样,就像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二、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如前所述,微课“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所以,作为一名在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一线奋战的教师,我认为目前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微课教学的辅助作用有如下几点:
(一)导入新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准备阶段,如果放一段与这堂课内容有关的音画皆美的视频,不但能使学生迅速安静下来,而且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曾听一历史老师上人教版必修三《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她用电视剧《在水一方》的同名主题曲《在水一方》导入,那词曲唱出了痴情青年对爱的执着追求,情真意切的歌声一下子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神,接下来的上课环节也非常精彩。这节课课前让学生有期待,课中让学生有满足,课后让学生有留恋,真是一堂好课。
(二)方法传授
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是掌握学习方法,解题的关键还是方法,只要掌握了方法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万变不离其中。
我有一个微课叫《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解法》,它归纳出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作答的“一读二找三答”的方法,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就比让学生盲目做题,老师只顾对答案有效得多。
所以,老师要善于总结方法,要将本质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而不是教给学生一大堆现象,要让学生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
(三)教材解读
高中学生现阶段历史课本都是按专题内容编排的。每个专题都有一个核心知识点。这一个个的知识点就可以做成一个个的微课,让学生反复揣摩、领会。学生悟透了,解起题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比如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我把第五和第六两个专题合二为一进行整合。这个大专题中国近代的精神文明主要包括两个子专题: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我共做了五个微课。子专题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三个微课,分别是“师夷长技”、维新变法 、新文化运动。
子专题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两个微课,分别是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相信只要仔细观看了这五个微课,就能掌握中国近代的精神文明成就和关键知识点,对于解决这块问题和题目很有帮助。
综上所述,不管哪种课改模式都是为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班级授课制走过百年风雨仍岿然不动,社会、时代却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通讯发达、网络普及的今天,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势在必行!我们为什么不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越性,让教育网络化,让教育信息化呢?微课这个集网络、信息于一身的新生事物为什么不可以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呢?微课的核心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所以微课不仅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且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让微课翻转课堂早日成为现实,让微课给教育带来春天!
参考文献:
[1]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邓春兰.谈谈微课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江西教师网,2013-9-10
[2]复旦大学张广智.历史学的新领域与新方法[J].历史教学问题,1998年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 微课 翻转课堂 教育变革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一、微课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理论基础
从微课的概念我们知道,一个微课就是一个知识点,它注重的是方法的传授,即“授人以渔”。学生用学习到的方法去做相应的功课,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学生在做功课的过程中遇到“拦路虎”而询问老师,这个时候老师的讲解,必能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与两千多年前伟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举一反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的教学理论如出一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的意思如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即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急于解决而又解决不了时教师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学生对某一问题想说又难以表达时教师帮助学生明确思路,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微课教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教育模式的发展
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要从两千多年前孔圣人的私塾教育算起。孔圣人一个人要教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资质的学生,所以他研究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循序渐进、叩其两端等等。仔细推敲这些理论,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可惜,老祖宗的经验之谈未被我们重视。“洋学堂”传入后,私塾渐渐销声匿迹,班级授课制成了我国唯一的教学模式。这种班级授课制因为有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的限制,所以老师们不得不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一个班级尽管“材质”各异,老师们用的却是一个教案,一个教学进度,“为了每一个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自然成为空话。
(三)时代呼唤
现代通讯业的发展,使得教育共享成为可能;校校通、班班通,使得革除教育弊端成为可能;家家通、人人通,使得教育公平成为可能。微课应运而生。
作为高中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值得大力提倡。如果各年级各学科都能把知识点做成微课或微课系列放到“班班通”、“家家通”上,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选择自己的薄弱点通过微课自主学习,就像到超市选购商品一样,就像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二、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如前所述,微课“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所以,作为一名在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一线奋战的教师,我认为目前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微课教学的辅助作用有如下几点:
(一)导入新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准备阶段,如果放一段与这堂课内容有关的音画皆美的视频,不但能使学生迅速安静下来,而且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曾听一历史老师上人教版必修三《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她用电视剧《在水一方》的同名主题曲《在水一方》导入,那词曲唱出了痴情青年对爱的执着追求,情真意切的歌声一下子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神,接下来的上课环节也非常精彩。这节课课前让学生有期待,课中让学生有满足,课后让学生有留恋,真是一堂好课。
(二)方法传授
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是掌握学习方法,解题的关键还是方法,只要掌握了方法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万变不离其中。
我有一个微课叫《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解法》,它归纳出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作答的“一读二找三答”的方法,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就比让学生盲目做题,老师只顾对答案有效得多。
所以,老师要善于总结方法,要将本质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而不是教给学生一大堆现象,要让学生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
(三)教材解读
高中学生现阶段历史课本都是按专题内容编排的。每个专题都有一个核心知识点。这一个个的知识点就可以做成一个个的微课,让学生反复揣摩、领会。学生悟透了,解起题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比如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我把第五和第六两个专题合二为一进行整合。这个大专题中国近代的精神文明主要包括两个子专题: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我共做了五个微课。子专题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三个微课,分别是“师夷长技”、维新变法 、新文化运动。
子专题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两个微课,分别是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相信只要仔细观看了这五个微课,就能掌握中国近代的精神文明成就和关键知识点,对于解决这块问题和题目很有帮助。
综上所述,不管哪种课改模式都是为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班级授课制走过百年风雨仍岿然不动,社会、时代却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通讯发达、网络普及的今天,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势在必行!我们为什么不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越性,让教育网络化,让教育信息化呢?微课这个集网络、信息于一身的新生事物为什么不可以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呢?微课的核心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所以微课不仅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且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让微课翻转课堂早日成为现实,让微课给教育带来春天!
参考文献:
[1]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邓春兰.谈谈微课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江西教师网,2013-9-10
[2]复旦大学张广智.历史学的新领域与新方法[J].历史教学问题,1998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