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尔与哈尔巴拉

来源 :骏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ma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达慕大会从元朝起形成赛马、射箭、摔跤这三大比赛的固定形式,逐渐成了蒙古人的一种民俗。
  那达慕大会多半选择在牧草茂盛、牛羊肥壮的七八月份举行,大型的赛马活动要有三百匹左右的骏马参与。如果谁家的马能在比赛中夺魁,那是十分荣耀的事,夺魁的小伙子也就成了年轻姑娘青睐的对象,故而牧民们都把这事看得很重。
  胡和鲁家族在达茂草原是有头有脸的暴发户,老爷子一直希望后辈子孙中能出个赛马、射箭、摔跤的高手,一举夺魁,光宗耀祖。在老爷子的悉心培养下,家族里的年轻后生在射箭、摔跤方面都有过亮眼的成绩,唯赛马总在百名以外。
  管家告诉老爷子,赛马赛马赛的是马,没有骏马,再好的骑手也是有力使不出。老爷子因此愁啊。
  管家给老爷子出了个点子,重金聘请草原上最负盛名的调马师哈尔巴拉,让他调出一两匹善跑的快马,或许下一届那达慕大会夺魁就有希望了。老爷子说:钱不是问题,问题是哈尔巴拉是锡林郭勒草原的,与他无亲无眷,又素昧平生,他肯来吗?
  管家说:没有谁对钱能拒之门外的,交给我吧,我试试。
  管家回来复命时,不但带回了调马师哈尔巴拉,还带回了一个年轻的骑手巴特尔。
  调马师哈尔巴拉有点桀骜不驯,他大大咧咧地说:烈马要勇士骑,才能人马合一,发挥最佳水平,跑出最快速度。我调教的马,如果巴特尔来骑,必无人可与之比肩。
  老爷子看看巴特尔年轻彪悍,是骑马的好料,就同意了。
  调马师哈尔巴拉的脾气很古怪,言明在八月那达慕大会前,不能干扰他的调马,也不允许边上有闲杂人等观看。
  哈尔巴拉的调马有自己的一套,他夜里把那匹枣红马拴起来不让它吃草。老古话不是说“马无夜草不肥”吗?哈尔巴拉要的就是不能让马长膘,马一长膘,就像人群里的胖子,运动起来就气喘吁吁的,哪还跑得动啊。
  哈尔巴拉只让枣红马白天吃草,适量饮水,晚上呢,把枣红马的马缰绳拴得高一点,这样马就无法低头吃到食槽里的草料,以迫使枣红马减掉肥膘。但这调马很有讲究的,这马缰绳拴多高,大有名堂的,拴低了不起作用,拴高了让马不舒服,对马的休息不利,适得其反。哈尔巴拉掌握得恰到好处。
  仅仅个把月的时间,枣红马的肥膘就少了,肌肉就多了,肌肉一多,看上去精廋健壮,感觉这匹枣红马浑身是力量,跑的速度果然大大提高。
  哈尔巴拉让巴特尔每天白天带着枣红马去草原吃草、喝水,遛弯、奔跑,以培养他与枣红马的感情。
  你想想,一到晚上,哈尔巴拉就把马缰绳拴高,不让枣红马吃夜草,一到白天,就让巴特尔带枣红马去吃草、喝水、奔跑。枣红马智商比人低点,但不傻,自然分辨得出谁对它好,誰对它不好,感情上也就愈发倾向于巴特尔。
  巴特尔也确实是个好骑手,他只要一翻身到马背上,那枣红马就飞奔起来。
  时间过得很快,盼望中的那达慕大会终于来到了。
  三大项比赛,第一项就是四十公里直线赛跑,巴特尔的枣红马不鞴马鞍,他自己也不穿靴袜,上身穿一件红色的紧身衣,配上长长的红彩带,俊朗、英武。
  一声哨响,巴特尔就一马当先飞奔而去,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绿绿的草原无边际,巴特尔与枣红马像一团烈火飞驰在草原上,把其他两百多匹参赛马甩在后面,达茂草原牧民的情绪像开了锅似的,多少情窦初开的少女为巴特尔疯狂地叫喊、助威。巴特尔如愿以偿地夺得了赛马的头一名,有点像中原地区中了武状元。
  当天晚上,胡和鲁家族杀羊宰牛,老爷子设宴庆功,大家开怀畅饮,不醉无归。
  第二天,管家发现老爷子迟迟没有起床,进帐篷一看,发现老爷子被一刀毙命。身上留有一张干羊皮,用血歪歪斜斜写着“十八年前灭门案,今夜复仇巴特尔。”
  管家仰天长叹:报应啊报应!
  等官府的人赶到,调马师哈尔巴拉与骑手巴特尔已骑着枣红马不知所踪。
  胡和鲁家族要求官府,不惜一切代价,必须捉到巴特尔!
  第二年,抗日战争爆发,官府无暇顾及捉拿巴特尔这等小事,也就不了了之。
  后来有消息说:巴特尔远走东北,参加了东北抗联。甚至还有人见过日本关东军悬赏巴特尔人头的布告。
  【作者简介】凌鼎年,中国作协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作家网副总编,亚洲微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已发表一千万字作品,已出版五十三本作品集,作品翻译成十种文字。十五篇作品收入多个国家教科书,获得三百多个奖项。
其他文献
雪记  在南方的月夜里写雪  是一件奢侈而又无奈的事情  细碎的雪,泛起银白色的微光  一寸寸席卷着西风的瘦弱  经时间复刻,沉默无言  还未落地就化了。还存在的  像极了那些疲倦的花瓣  南方小镇,除了远行的人群  还藏着旧日的繁星,在这样的夜里  宣泄着难以启齿的孤独  脚下惨白的大地  是幻想中雪和月光的恩慈  它们曾一起盛放,一起坠落  白鹭记  我叫不出它的名字,那是一只白色的鸟  在被
期刊
有时,他想那位在一棵大树下独坐的人。  面对整个原野和庄稼,河流与山峦,云雾和日出,他静思许久。他会淋着一场大雨,就那样站立,然后等雨停后,赤身裸体面对整个世界。他迟早要做这样的人,这样的事。也许会有一匹马,在远方陪伴他。彩虹正将马和马鞍映照得神圣。天边的云雾,风起涌动,宁静的世界里也会有喧哗。他知道,人的内心会有河流、大树、日升日落,也会有风起的时候。但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有一点光照亮。哪怕是暗
期刊
1  哈斯巴根出事了。  刘方明的右脚背一麻。  手机从左手换到右手,大声地问:“哪个哈斯巴根?”  因为在雅漠营子,重名的人很多。在这里,叫巴图,巴特尔的多。叫“柱”的多,铁柱,巴柱,双柱,占柱,落柱。叫“剩儿”的多,为了区别开他们,人们往往以年龄来划分。老剩儿,大剩儿,小剩儿。叫小明的也多,人们也在说到他们的时候,前面加上定语,前街的小明,中街的小明,后街的小明。  刘方明来到这里一年多,在人
期刊
春节前,厂里突然发出通知,要求大家响应国家号召,就地过年,工资照发,加班费是平时的三倍。  老江如释重负。今年因为疫情,厂里订单减少,工人工资锐减。老江家里负担重,上有瘫痪的老母,下有读高三的儿子,全指望自己一个人。这就地过年,不仅节省开支,还增加了收入。  但毕竟是过年,哪有不想回家的呢?老江心里还是挺失落的。  临近除夕,厂里又在微信群发来通知:“大年三十晚上六点,留守人员全部在大礼堂集合,一
期刊
她七十五六岁,也可能有八十岁吧,跟我的家乡众多这个年龄段的老太太一般,短发整齐地梳向耳后,头顶箍一只黑发卡。蓝布褂子外面,五冬六夏的喜欢罩一件坎肩,黑底的牡丹大花或者蓝底的夸张的大白菊图案。  牡丹大花坎肩是前些年带她去草原,途中的小商铺里淘来的,她非常喜欢。她的身体还算健康,可以远行。  照片上,她笑得眯眯着眼,比坎肩上的牡丹大花还耐看。  我回家,她在迷迷瞪瞪的小睡里睁开眼睛,我伸出双手,她立
期刊
在风水极佳的喇叭沟门古镇,生活着跟随努尔哈赤入关后在此居住的不少满族家庭的后裔们。  这天,大户人家许财主家设擂台招亲,这是这个狩猎民族大户人家的惯常作法。  选定的吉日风和日丽,搭在镇中央的擂台彩旗招展,震天的锣鼓催人兴奋。  许财主和他请的各路乡绅谈笑风声,台下看热闹的人群越聚越大,孩子们追逐着,打闹着,把气氛烘托得像过节一样喜庆。  比武开始前,许大财主的女儿许金花第一个出场,她打扮得楚楚动
期刊
春天的马蹄声  当一万匹战马的蹄音,匆匆掠过草原  大风踏着青草的肩膀,将绿色一寸寸垫高  一个姹紫嫣红的季节,被擂鼓人惊醒  远山静谧,长空如洗。碧波里涌动的梵音  正在敲醒尘世中微弱的生命  那些时空里发黄的叶子,历经蜕变,从腐朽到再生  每一次都染尽春色  等待开花的种子,高举生命的火把  一遍遍擦亮岁月的眼睛,寻找自己的花期  策马赶路的人,捡拾光阴的碎片  冰雪消融,万物吐发着生机  与
期刊
偏居小镇一隅,品茶  写诗,骑一辆电动车  跟风賽跑,并摔倒在风里  一晚上无眠,忍受伤口  蚂蚁般嘶咬  第二天起来,装作若无其事  继续上班,开小差  挤开光阴的裂缝  不哭。痴傻。内心偏执  将流放,当作梦想  一个人,活在现实中  做着无用的事,并为之  沾沾自喜,像一颗偏离轨道的星球  有着自己的快乐和危险  惊喜  或许是一只蝴蝶  它来得早了  忍冬花只开了小半  亲爱的篱笆墙上  
期刊
1  年轻的时候呦  眼界高過头顶  拼命前行  喝过四海的水井  沐过大理的风  五体投地在布达拉宫朝圣  2  年轻的时候呦  谎言都是那么懵懂  我害怕说出自己的出生地  要我怎样解释  我不是安分的内蒙人  我住在星星的城堡中  3  年轻的时候呦  性格都是泾渭分明  我没有蒙古袍  我上班不骑马  更不会有蒙古刀  我从来没看过蒙古包的风景  4  年轻的时候呦  轻易错过香樟  父亲
期刊
一弯彩虹挂门前,那是一座桥,却分明又是一段历史。站在桥头,望着纷繁流淌的现代元素,我时常感慨万端,不经意便坠入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那是1949年春天,解放战争已经接近尾声。那时我还小,闹不清为啥打仗,谁在跟谁过不去,只知道每天都有一拨拨荷枪实弹的人马,走马灯似的打河桥上过,挺热闹的。  我是个孤儿,虽然年幼殁亲,但我不想做叫花子,因为妈妈在世的时候就说过,十个“讨米佬”,九个光棍汉,没哪家女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