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云龙文化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iang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龙县位于大理州西部,处滇西北“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南端,这里地广人稀,山高谷深,但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厚。特别是盐井文化、桥梁文化、兰花文化、吹吹腔文化,以其独具特色和魅力吸引着州内外有识之士前来云龙进行调研考察。
  盐井文化 云龙盐井历史记载最早的是《云南通志·盐务考》中说到汉代云南有二井,即安宁井和云龙井。以及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蛮书》十卷之七物产篇中“剑川有细诺邓井”。明洪武开始设立盐课提举司。明史《食货志》载五井,即诺邓井、山井、师井、大井、顺荡井。清代八井:石门井、诺邓井、大井、天耳井、山井、金泉井、师井、顺荡井。盐井居住地的农民以产盐为生,逐步形成有影响的盐业经济群落。在2001年12月17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名城评审会上,专家们对诺邓井的评价非常高。认为“滇中黑井,滇西诺邓井。”而诺邓井的历史文化内涵远远超过滇中的黑井。云龙盐井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盐井文化促进人才辈出。盐业的发展,人口的集中,盐井的白族盐商和大灶户主要从事以生产盐巴和以盐贸易为生的行商活动,盐户将盐巴贩运到腾冲、保山乃至缅甸、印度等地,又把该地的土布、茶叶、大米、黄烟等运回云龙贩卖。货畅其流,百业昌盛。特别是受汉文化的影响,盐井地区重教之风盛行,向上的思想道德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家风,育人的环境,促进了人才辈出。史上的三位进士都是出自在盐井地区,举人23人中除杨辉甲是果郎人外,其余都是出自盐井地区。现在盐井地区的大学生和在外人口的比例在全州也是名列前茅的。
  盐井文化促进了各业的发展。首先是市场的不断繁荣。“五井”自明洪武年间起就有街场。商品经济意识非常浓厚,历史以来,经商的人非常多;其次是小手工业发展快。盐坊的需求带动了小铁业、小织布,织布又带动了种桑养蚕,小制纸(绵纸)、酿酒,粮食加工;再次是服务业的兴起。由于大量的盐商来往,服务业中的客栈、茶楼、酒店大量的出现。
  盐井文化促进了古建筑业的发展。建筑成就突出,雒马井有三百年的县衙门历史,有十六处寺宇,石门井有虎头山道教建筑群,诺邓井的玉皇阁(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属州级文物保护单位)等三十多处古寺宇,以及楼院重接的山城式建造的白族民居,均为“四合五天井”、“三方一照壁”、“一颗印”的建筑风格。碑刻、摩崖、志书留存不少,沿沘江摩崖和虎头山石刻等都记载着云龙的发展和辉煌的历史文化。
  盐井文化促进了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顺荡井的“霸王鞭”是大理州霸王鞭中唯一鞭杆尺寸最长且响板打法也最具特色的一种。盐井为代表的洞经音乐、戏剧、本主文化等都较有代表性。白族学者云南民族大学杨国才教授两次深入顺荡井考察,杨教授提出“在顺荡设立一个供大专院校学生进行人类学研究的白族学研究的野外考察基地”。特别值得骄傲的是明代前大量的火葬墓梵文碑的出现,是白族历史上文明的铁证。
  盐井文化促进了政权建设。明代起的盐课司以及县城所在地的几经迁徙都是围绕盐业转。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滇西工委以诺邓为核心建立了中共云龙县地下党组织,领导“国统区”人民开展地下革命斗争,并配合我“边纵”部队纵横转战,解放云龙。
  桥梁文化 云龙曾被誉为“滇西桥乡”、“桥梁艺术博物馆”、“世界古桥梁艺术博物馆”。世界上浮、吊、拱、梁四大类型的桥梁,云龙古代桥梁中都有。
  碑刻记载中最早的是嘉靖年间的砥柱桥,明崇祯年间的彩凤桥,其它绝大部分桥梁建于清代和民国时期。每一座桥的历史、建筑风格,都是一组积淀较深的文化现象。
  云龙的溜索、藤桥有上千年的历史。藤桥是从溜索演变过来的,境内现存5座藤桥,其中县级文物保护的是水城藤桥。铁链桥5座,惠民桥、青云桥、安澜桥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二进式连跨的铁链吊桥并加覆瓦顶的结构属全国罕见。石拱桥中建有牌坊楼,此种结构属全国罕见。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的石拱桥双龙桥被列为县级文物。梁桥类总计上百座,分别有独木桥、石板桥、平面木梁桥和木伸臂式(木拱)梁桥。有木伸臂式覆瓦梁桥十八座。通金桥是全省跨径最长的木伸臂式梁桥,属省级文物。彩凤桥是沘江上建筑式样最美的一座伸臂式风雨梁桥,俗称“大花桥”,1987年被列为县级文物。澜沧江上的飞龙桥是杜文秀起义时倡修的一座独具民族精神的铁链桥。浮桥属古老而又较普通的过渡工具,抗日战争时期,澜沧江上的功果桥被炸后,当时急运军需物资,就是采用浮桥渡江的。功果桥遗址是滇西抗日战争的纪念丰碑。
  兰花文化 明代喜洲白族名士杨安道的兰花谱象《南中幽芳录》问世,是云南白族同胞留下的兰花史料,全书对当时南中地区38个兰品作了较好的详细描述。云龙白石顺荡的凤尾兰、天池红梅瓣,这两种兰花早在600年前就有了历史文化记载。但当时人们对云龙的兰属品种还没有完全发掘、了解和认识。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云龙兰花文化在继承养兰传统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1747年马锦文登乾隆丁卯科举人,1752年马锦文进京殿试中进士,超群出众的才华深得乾隆的嘉许,赞之为“柏台执简魁多士,云甸开风第一人”。马锦文进京后还思念兰园的遗韵真迹诗《芝兰挺秀》至今还被珍藏着:“当年瑞草出尧皆,今日香花笔下开,寄语放翁勤护惜,升廷秀气卜将来”。
  如今,云龙人民的兰文化意识不断增强。如:云龙县旧州镇赵树德先生年近7旬,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云龙兰文化,他敢于实践“只要有兰处,不怕再险阻”的探索,利用业余时间走遍了云龙的山山水水,发掘了许多名兰,如莲瓣红素、莲瓣兰飞肩奇蝶(苍山奇蝶)、莲瓣三星奇蝶等。先后撰写发表了25篇兰花文章,并编写出《采兰杂感》专集。
  云龙的兰花不仅交流到怒江、丽江、保山、昆明、广东、深圳、香港、台湾,还走出国门,到了日本、韩国等。通过兰花的交流,促进了云龙兰文化的迅速发展。
  白族吹吹腔戏文化 白族吹吹腔戏是最古老的民族戏种,因唱腔无乐器伴奏,只用唢呐吹奏过门,故称“唢呐戏”。一般对白、唱词都用白语。行当分工相当细致,生、旦、净、丑俱全,讲究手、眼、身、步法和唱腔、板眼,表演步法舞蹈性特别强。它起源明代,杨明在《曲艺杂谈》中说“吹吹腔出现距今约有五百年历史”。清代在白族地区的剧本创作、戏台建盖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涌现出许多为白族人民津津乐道的老艺人。吹吹腔戏遍布云龙的绝大部分地区。旧州地区、长新地区、宝丰、石门、诺邓、顺荡等历史上就有唱大戏,过大年的习惯。如今旧州地区、长新地区每逢春节或其它重大活动,人们就唱大戏,吹吹腔是文化活动中必唱的一个内容。因唱戏,而漕涧老街就有“上戏台”、“中戏台”、“下戏台”的地名。现保存完好的还有七个戏台,其中大达古戏台是大理州内建筑格式、功能最齐备的一座古戏台。现活动正常并保存得较完整的还有九个专业和业余剧团。云龙的白族吹吹腔曾多次参加省州演出,中央电视台多次报道云龙吹吹腔活动情况,大达白族吹吹腔作为《走遍云南》专题播出。县文工队从七十年代开始,创作出反映农村生活的吹吹腔小戏多部,并多次在省州汇演中获奖。2007年云龙县被省政府命名为“白族吹吹腔艺术之乡”。省州专家曾多次深入云龙进行白族吹吹腔戏种的保护与发展考察。美国大自然协会与云南省联合的“滇西北地区保护与发展”项目,已经把旧州地区列为吹吹腔保护区和大达村列为白族吹吹腔保护村。
其他文献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昔日花木兰替父从军,一副女扮男装,端的是威风凛凛,令后世称道。不过纵然是撑起半边天,在传统文化语境的解读中,女性的身份定位依然难以超出男权社会这个话语体系的范畴,直到女汉子出现为止。  几乎是一夜之间,我们的身边突然多出了好多女汉子。她们外有女儿身,内有爷们心。看上去弱不禁风,干起活来与男人难分高下。女汉子们如同一个新奇的物种,从女人堆里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