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识管理是21世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从知识管理的一般概念入手,简要分析了国内外知识管理的现状。最后以A企业为例阐述了A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体系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企业 知识管理 實现 研究
1 企业知识管理概述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KM)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是随着人们对资源认识的不断深化和企业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而发展起来的,是管理学科的思想与理念向纵深发展的结果。知识的组织管理是多方面的,要将隐含在网络数据中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处理和利用,同时要把现行的被编码的数据进行组织整合,发掘出知识的内涵,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库进行归类、总和、比较分类,按照不同学科、不同行业的知识资源建立起网络系统,使知识在决策支持、智能查询、信息处理、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作用。
企业是知识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场所,是知识生产和学习的地方。知识管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企业生存的需要,是企业向学习型组织转化的需要。
企业内部知识管理是指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提高企业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管理活动。积累知识资产避免流失,通过知识管理体系的建立,将信息转换为知识,完成对企业中大量的有价值的技术、成果、经验和管理方法等知识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促进知识的学习、共享、培训、再利用和创新,强化其核心竞争力。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自90年代初,以生产复印机而闻名的施乐公司率先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为企业的竞争和发展提供了有效保证。目前,国外的知识管理已经逐步发展成熟,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知识管理相关的服务、软件产品以及成功的应用,并取得了大量的成功经验。
本世纪初,知识管理在中国落地,进入应用阶段。在软件公司,咨询公司等企业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知识管理,并投入人力、财力将其付诸实践。但是,有调查统计显示,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目前却仅有20%的企业经验知识被保存和文件化,换句话说,企业组织内外仍有非常多的和企业获利及竞争力有关的知识被隐藏起来而不自知。因此,采用知识管理手段把遗失的80%充分利用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便是知识经济下的成功关键因素之一。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不满足于热烈的讨论,而是转向脚踏实地的实践。
一般企业专业设置繁多,人员岗位庞杂,面临着大量知识资源的流失,没有建立起自己核心的知识库,各类专业知识缺乏积累,大量员工创造了相当多的知识资产,散落在个人手中,其他员工根本没有办法得到知识的共享。这就会出现由于员工工作调动等原因离开原岗位的,造成知识资源的流失;甚至会出现个别员工自己多年积累的材料由于设备的损坏或个人失误,资料全部丢失,永远不可能挽回;另外,在跨学科、跨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不到加强,难以避免的造成知识资产的流失,大量员工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着重复劳动,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影响了企业长远发展,从而使员工无暇进行专业知识的创新,同时阻碍了企业整体综合实力的提升。
3 A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实现
A企业是从事长输管道及其辅助设施、大中型储罐、电力、通信等工程勘察、设计、咨询、采办、施工及管理的跨国经营的具有化工石油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的管道工程建设专业化公司。该企业在施工、设计和石油工程项目管理领域拥有大量的核心技术和优秀管理知识,但由于没有建立起完备的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体系,大量的知识没有得到有效的沉淀和积累,更无法实现在企业内部的高效分享,同时随着人员的流失,大量的宝贵知识也随之散失。
为此,A企业启动了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A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大部分。
3.1 企业知识库
企业知识库是整个管道知识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首先通过一个阶段的搜集过程,将A企业内部和外部所有涉及到管道科研、勘察、咨询、设计、采办、施工、防腐、管件制造到检测、维抢修、数字通信、投产试运完整的管道建设产业链上的核心知识进行筛选、分类、加工、存储,最后建立管道知识管理体系的完整的管道知识地图,建立相配套的服务器和其它网络设备,通过多种方便快捷的检索和查询方式,使A企业全体员工在配备终端的任何地方任何时候能够及时查询到所需要的知识。在建立管道知识管理体系企业知识库的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以保障企业知识库健康有序的运行,即沉淀机制、评价机制、固化机制、权限机制、订阅机制、发布机制和检索机制等。
3.2 企业交流社区
企业交流社区通过按照企业部门、业务类型而划分的企业社区,可随时或定期召开网络会议,自由发表意见,通过企业交流社区的建立,可以加强员工之间的团队协作,促进知识交流和创新。管道知识管理体系的企业交流社区还可以为专门的工程项目建立“虚拟团队”,在这样的项目社区里,有关的讨论、会议、项目安排、资源都会在社区中进行共享、交流。当然企业交流社区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能够及时解决员工在工作中所遇到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员工可以在社区上发问求助,负责体系维护的知识体系管理人员将该问题通过网络反馈给相应领域的知识主管和技术专家,获取到答案后通过网络反馈给求助者。企业交流社区的实施可以充分调动整个企业的智力资源,避免问题的重复解决和资源浪费,更能够深入挖掘隐性知识,将其转化为显性知识,为整个企业所共享。
3.3 专家网络
管道知识管理体系的专家网络是以管道建设各环节核心知识为分类依据,建立起来全企业范围的专家库,而后,以上述专家库为依托,通过网络搭建一个以专家团队为支撑的协助解决问题的平台。任何组织或员工在遇到某领域的问题时,都能及时通过专家网络获取支持和建议。通过专家网络,员工可以利用关键词搜索的方式轻松地找到相关专家及其简介、资料和联系方式,然后就可以把遇到的问题提交给适当的专家。用这种问题导向性的方式,也同样能够将专家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挖掘出来并整合到知识管理体系中去。
3.4 远程教育培训
远程培训是管道知识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功能。企业的发展,员工的持续学习也是绝不可忽视的重点,它是实现以知识创造价值,实现企业内部顺畅无间的合作的重要途径。持续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培训,培训并不是一定要到专门机构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通过建立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就可以将企业自身转化为“知识宝库”。建立完善的网络培训体系,其范围包括学习管理系统、内容分发、内容创建以及技能管理的内容。管道知识管理体系这一解决方案,可以将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整合,通过建立新型的网络培训平台,采用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根据员工岗位以及需要而设计课程,通过Web和协作教学促进员工培训,随时随地的进行在职培训,员工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宝贵的财富实现员工自主,而且真正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建立基于B/S模式的综合性知识管理系统,它将企业知识库、企业交流社区、专家网络、电子协作、远程培训和电子图书馆等于一体,这样建成的管道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体系,全体员工无需在客户端进行安装程序,就可以方便快捷的访问知识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将本企业的各种知识与信息汇集到一起进行集中管理,也使得各种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管理方法得到高效共享,进而集合整个企业的智力优势,提升企业的整体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王德禄.知识管理的IT实现——朴素的知识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27.
[2]林榕航.知识管理原理:从传统管理迈向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54-55.
[3]陈锐.知识管理的实现思路与实现技术.图书情报知识,1999(1).
[4]张昕,庐万强.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规律.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1999(6).
[5]贾建立.《浅议如何加强对知识型员工流失的风险管理》.西部煤化土,2006年第2期.
关键词:企业 知识管理 實现 研究
1 企业知识管理概述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KM)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是随着人们对资源认识的不断深化和企业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而发展起来的,是管理学科的思想与理念向纵深发展的结果。知识的组织管理是多方面的,要将隐含在网络数据中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处理和利用,同时要把现行的被编码的数据进行组织整合,发掘出知识的内涵,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库进行归类、总和、比较分类,按照不同学科、不同行业的知识资源建立起网络系统,使知识在决策支持、智能查询、信息处理、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作用。
企业是知识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场所,是知识生产和学习的地方。知识管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企业生存的需要,是企业向学习型组织转化的需要。
企业内部知识管理是指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提高企业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管理活动。积累知识资产避免流失,通过知识管理体系的建立,将信息转换为知识,完成对企业中大量的有价值的技术、成果、经验和管理方法等知识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促进知识的学习、共享、培训、再利用和创新,强化其核心竞争力。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自90年代初,以生产复印机而闻名的施乐公司率先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为企业的竞争和发展提供了有效保证。目前,国外的知识管理已经逐步发展成熟,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知识管理相关的服务、软件产品以及成功的应用,并取得了大量的成功经验。
本世纪初,知识管理在中国落地,进入应用阶段。在软件公司,咨询公司等企业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知识管理,并投入人力、财力将其付诸实践。但是,有调查统计显示,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目前却仅有20%的企业经验知识被保存和文件化,换句话说,企业组织内外仍有非常多的和企业获利及竞争力有关的知识被隐藏起来而不自知。因此,采用知识管理手段把遗失的80%充分利用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便是知识经济下的成功关键因素之一。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不满足于热烈的讨论,而是转向脚踏实地的实践。
一般企业专业设置繁多,人员岗位庞杂,面临着大量知识资源的流失,没有建立起自己核心的知识库,各类专业知识缺乏积累,大量员工创造了相当多的知识资产,散落在个人手中,其他员工根本没有办法得到知识的共享。这就会出现由于员工工作调动等原因离开原岗位的,造成知识资源的流失;甚至会出现个别员工自己多年积累的材料由于设备的损坏或个人失误,资料全部丢失,永远不可能挽回;另外,在跨学科、跨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不到加强,难以避免的造成知识资产的流失,大量员工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着重复劳动,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影响了企业长远发展,从而使员工无暇进行专业知识的创新,同时阻碍了企业整体综合实力的提升。
3 A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实现
A企业是从事长输管道及其辅助设施、大中型储罐、电力、通信等工程勘察、设计、咨询、采办、施工及管理的跨国经营的具有化工石油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的管道工程建设专业化公司。该企业在施工、设计和石油工程项目管理领域拥有大量的核心技术和优秀管理知识,但由于没有建立起完备的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体系,大量的知识没有得到有效的沉淀和积累,更无法实现在企业内部的高效分享,同时随着人员的流失,大量的宝贵知识也随之散失。
为此,A企业启动了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A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大部分。
3.1 企业知识库
企业知识库是整个管道知识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首先通过一个阶段的搜集过程,将A企业内部和外部所有涉及到管道科研、勘察、咨询、设计、采办、施工、防腐、管件制造到检测、维抢修、数字通信、投产试运完整的管道建设产业链上的核心知识进行筛选、分类、加工、存储,最后建立管道知识管理体系的完整的管道知识地图,建立相配套的服务器和其它网络设备,通过多种方便快捷的检索和查询方式,使A企业全体员工在配备终端的任何地方任何时候能够及时查询到所需要的知识。在建立管道知识管理体系企业知识库的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以保障企业知识库健康有序的运行,即沉淀机制、评价机制、固化机制、权限机制、订阅机制、发布机制和检索机制等。
3.2 企业交流社区
企业交流社区通过按照企业部门、业务类型而划分的企业社区,可随时或定期召开网络会议,自由发表意见,通过企业交流社区的建立,可以加强员工之间的团队协作,促进知识交流和创新。管道知识管理体系的企业交流社区还可以为专门的工程项目建立“虚拟团队”,在这样的项目社区里,有关的讨论、会议、项目安排、资源都会在社区中进行共享、交流。当然企业交流社区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能够及时解决员工在工作中所遇到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员工可以在社区上发问求助,负责体系维护的知识体系管理人员将该问题通过网络反馈给相应领域的知识主管和技术专家,获取到答案后通过网络反馈给求助者。企业交流社区的实施可以充分调动整个企业的智力资源,避免问题的重复解决和资源浪费,更能够深入挖掘隐性知识,将其转化为显性知识,为整个企业所共享。
3.3 专家网络
管道知识管理体系的专家网络是以管道建设各环节核心知识为分类依据,建立起来全企业范围的专家库,而后,以上述专家库为依托,通过网络搭建一个以专家团队为支撑的协助解决问题的平台。任何组织或员工在遇到某领域的问题时,都能及时通过专家网络获取支持和建议。通过专家网络,员工可以利用关键词搜索的方式轻松地找到相关专家及其简介、资料和联系方式,然后就可以把遇到的问题提交给适当的专家。用这种问题导向性的方式,也同样能够将专家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挖掘出来并整合到知识管理体系中去。
3.4 远程教育培训
远程培训是管道知识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功能。企业的发展,员工的持续学习也是绝不可忽视的重点,它是实现以知识创造价值,实现企业内部顺畅无间的合作的重要途径。持续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培训,培训并不是一定要到专门机构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通过建立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就可以将企业自身转化为“知识宝库”。建立完善的网络培训体系,其范围包括学习管理系统、内容分发、内容创建以及技能管理的内容。管道知识管理体系这一解决方案,可以将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整合,通过建立新型的网络培训平台,采用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根据员工岗位以及需要而设计课程,通过Web和协作教学促进员工培训,随时随地的进行在职培训,员工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宝贵的财富实现员工自主,而且真正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建立基于B/S模式的综合性知识管理系统,它将企业知识库、企业交流社区、专家网络、电子协作、远程培训和电子图书馆等于一体,这样建成的管道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体系,全体员工无需在客户端进行安装程序,就可以方便快捷的访问知识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将本企业的各种知识与信息汇集到一起进行集中管理,也使得各种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管理方法得到高效共享,进而集合整个企业的智力优势,提升企业的整体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王德禄.知识管理的IT实现——朴素的知识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27.
[2]林榕航.知识管理原理:从传统管理迈向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54-55.
[3]陈锐.知识管理的实现思路与实现技术.图书情报知识,1999(1).
[4]张昕,庐万强.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规律.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1999(6).
[5]贾建立.《浅议如何加强对知识型员工流失的风险管理》.西部煤化土,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