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哲学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将其与人的生活紧密结合,才能够体现出艺术美。然而当代艺术哲学在走向生活的过程中遭遇了许多的困难,而这无疑增加了当代艺术哲学的发展难度。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西方现代艺术哲学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就是在日常生活双重性框架之下,如何更好的处理日常生活与审美之间的关系,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困境;日常生活双重性
西方后现代艺术是对传统艺术的反叛,其中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是“生活艺术化”以及“艺术生活化”,但在艺术哲学生活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生活的双重性问题被忽视。这种情况之下,如何更好的界定现代艺术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重新为现当代哲学在生活中定位,已经成为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发展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西方現当代艺术哲学的困境
西方传统哲学的基础是形而上学的实体论哲学,它的基本特点就是为日常生活设定一种固定的终极价值观念,将经验世界与超验世界、现象世界与本体世界分离,这种思想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美以及人的真正自由,它们只可能存在着和超现实及超经验的本体世界之中。这种实体论哲学在把握及认识日常生活本体时主要依靠哲学逻辑理性方式,它将艺术审美与日常生活剥离开来,按照逻辑理性方式将日常生活概念化、抽象化、理性化处理,遗弃了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的感性思维。也就是说,实体论哲学将人推向了不可预知的日常生活,而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则是将日常生活重新拉回到人生活之中。虽然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非常重视发现日常生活,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着相反的研究倾向,有部分艺术家对日常生活持批判态度,而导致这两种截然不同观点的重要原因在于日常生活本身的双重性质。
日常生活的双重性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日常生活中蕴含了人们的本真体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日常生活也存在着刻板性、平庸性、非创造性、萎缩性。正是由于显示生活的双重性,将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带入了困境,生活的本真意义可能会被遮蔽。美国美学家莫里斯·韦兹将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学思想移植到了艺术哲学领域之中,有效的推动的20世纪中期西方艺术哲学领域反本质主义思潮。他认为艺术不可定义,艺术观念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这一观点成为当前西方学者思考艺术观念的重要的理论背景。这也是由于日常生活的结构图式可能会扼杀人们的创新性,可能会抵制艺术家获得灵感。日常生活具有刻板性、平庸性、保守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会压制人们的好奇心,使人满足于俗套的生活,不愿意为追求真我而冒险。加上近年来科学技术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具呈现出智能化特征,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开始依赖于工具理性支配,不愿意主动去感受不同的生活体验,人们开始陷入机械化、技术化、制度化,丧失了能动性、独立性,无处不在的规章制度成为了约束人们的牢笼,人们的自由创造性被消磨。基于这些特征的存在,西方的学者们开始反思传统哲学带来的消极影响,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开始反抗传统哲学统治下的日常生活体验方式,这位批判日常生活的当代艺术哲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想要正确的处理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审美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要正视日常生活的双重性质,人们不能剥离于生活之外谈本真意义,必须要承认自己始终处于生活世界之中,然后谈美的救赎。同时,也要能够以崭新的眼光审视生活世界,不要被日常生活的刻板、平庸等特征约束,要始终把握生活世界的本真意义。
二、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再思考
伴随着价值领域分化以及社会的分化,艺术与审美逐渐获得了现代意义,西方后现当代艺术的重要哲学命题之一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西方后现当代艺术哲学将艺术审美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描述为一个双向的过程,也就是“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下文就这两点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概述。
(一)生活艺术化
生活艺术化就是将艺术哲学的审美原则引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从而填充日常生活世界的保守、平庸、琐碎,使得艺术品质充分的填充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现代人面临的主要生存危机就是过度追求物质世界,逐渐的放弃了能够真正获得自由的日常生活世界的机会。想要克服这种危机,就必须要重新对日常生活进行定位,要以艺术哲学的审美要求发现生活。人类艺术的发展特色彰显了民族“真善美”审美标准,随着人们对日常生活关注度的提高,审美逐渐开始引入生活之中,艺术家们要能够开始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的实际经验与艺术审美经验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融入更多艺术哲学,促进生活艺术化。
(二)艺术生活化
艺术生活化则是在实际的艺术发展过程中积极地反思传统艺术,要勇于将传统艺术为生活设定的终极价值观念摒弃,将审美与现实世界深入的结合,将审美触角融入到现实世界之中,从生活中获取艺术的灵感。例如,尤金·奥尼尔是美国表现主义代表作家,他在后期戏剧中创造的白日梦主题深刻洞察了人类精神类型,他的后期戏剧作品深刻的揭示了西方社会在追求现代性过程中遭遇的各种精神痛苦,就如何表达这种痛苦进行了探讨分析,为美国现代戏剧史添上了绚丽的一章。从他的后期作品中,可以明确的窥探到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生活境界之美与艺术哲学之美密不可分。
艺术生活化的重要任务就是将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活动以及人们经历的苦难之间的连续性与艺术品的精致及表现形式统一起来,艺术只有扎根于现实,才能够不断的延续下去,才能够获得真知。从这个层面上而言,艺术只有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够保持它本真的原料。理查德.舒斯特曼对约翰.杜威的艺术哲学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他认同约翰杜威的“艺术来源于日常生活”的观点,认为日常生活是艺术的某种终极反应。艺术审美是对生活经验有关要素的完美整合,谈论艺术审美时如果舍弃生活经验,属于本末倒置,促进艺术生活化是未来西方后现代艺术哲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西方后現代艺术哲学反对经营艺术观,致力于将审美与艺术带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试图消弭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边界,这种让艺术走向民众日常生活的观念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着审美的名义传播商业文化,艺术哲学的发展因而走入另一个误区,艺术被降格成为生活的现成品,这对于艺术哲学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视域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艺术哲学要能够把握好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艺术应走向大众生活,但不能丧失艺术的审美特性。艺术哲学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促进人生活境界的提升以及个体生命自由的实现,使人变得更加高尚,这才是人类及艺术哲学理想的本质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海艳. “艺术品”与“超艺术品”——谈西方现当代艺术背景中展览的身份转变[J]. 美术大观,2016,(06):68-69.
[2]周宇. 观西方现当代艺术杂感[J]. 现代装饰(理论),2015,(03):236.
[3]左奇志. 从“解惑”到“找惑”——对《西方现当代艺术思潮》及艺术史课程的思考[J].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4,(02):70-72.
[4]李云集. 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困境及其再思考[J]. 求索,2013,(02):130-132.
关键词: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困境;日常生活双重性
西方后现代艺术是对传统艺术的反叛,其中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是“生活艺术化”以及“艺术生活化”,但在艺术哲学生活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生活的双重性问题被忽视。这种情况之下,如何更好的界定现代艺术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重新为现当代哲学在生活中定位,已经成为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发展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西方現当代艺术哲学的困境
西方传统哲学的基础是形而上学的实体论哲学,它的基本特点就是为日常生活设定一种固定的终极价值观念,将经验世界与超验世界、现象世界与本体世界分离,这种思想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美以及人的真正自由,它们只可能存在着和超现实及超经验的本体世界之中。这种实体论哲学在把握及认识日常生活本体时主要依靠哲学逻辑理性方式,它将艺术审美与日常生活剥离开来,按照逻辑理性方式将日常生活概念化、抽象化、理性化处理,遗弃了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的感性思维。也就是说,实体论哲学将人推向了不可预知的日常生活,而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则是将日常生活重新拉回到人生活之中。虽然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非常重视发现日常生活,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着相反的研究倾向,有部分艺术家对日常生活持批判态度,而导致这两种截然不同观点的重要原因在于日常生活本身的双重性质。
日常生活的双重性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日常生活中蕴含了人们的本真体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日常生活也存在着刻板性、平庸性、非创造性、萎缩性。正是由于显示生活的双重性,将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带入了困境,生活的本真意义可能会被遮蔽。美国美学家莫里斯·韦兹将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学思想移植到了艺术哲学领域之中,有效的推动的20世纪中期西方艺术哲学领域反本质主义思潮。他认为艺术不可定义,艺术观念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这一观点成为当前西方学者思考艺术观念的重要的理论背景。这也是由于日常生活的结构图式可能会扼杀人们的创新性,可能会抵制艺术家获得灵感。日常生活具有刻板性、平庸性、保守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会压制人们的好奇心,使人满足于俗套的生活,不愿意为追求真我而冒险。加上近年来科学技术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具呈现出智能化特征,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开始依赖于工具理性支配,不愿意主动去感受不同的生活体验,人们开始陷入机械化、技术化、制度化,丧失了能动性、独立性,无处不在的规章制度成为了约束人们的牢笼,人们的自由创造性被消磨。基于这些特征的存在,西方的学者们开始反思传统哲学带来的消极影响,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开始反抗传统哲学统治下的日常生活体验方式,这位批判日常生活的当代艺术哲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想要正确的处理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审美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要正视日常生活的双重性质,人们不能剥离于生活之外谈本真意义,必须要承认自己始终处于生活世界之中,然后谈美的救赎。同时,也要能够以崭新的眼光审视生活世界,不要被日常生活的刻板、平庸等特征约束,要始终把握生活世界的本真意义。
二、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再思考
伴随着价值领域分化以及社会的分化,艺术与审美逐渐获得了现代意义,西方后现当代艺术的重要哲学命题之一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西方后现当代艺术哲学将艺术审美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描述为一个双向的过程,也就是“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下文就这两点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概述。
(一)生活艺术化
生活艺术化就是将艺术哲学的审美原则引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从而填充日常生活世界的保守、平庸、琐碎,使得艺术品质充分的填充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现代人面临的主要生存危机就是过度追求物质世界,逐渐的放弃了能够真正获得自由的日常生活世界的机会。想要克服这种危机,就必须要重新对日常生活进行定位,要以艺术哲学的审美要求发现生活。人类艺术的发展特色彰显了民族“真善美”审美标准,随着人们对日常生活关注度的提高,审美逐渐开始引入生活之中,艺术家们要能够开始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的实际经验与艺术审美经验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融入更多艺术哲学,促进生活艺术化。
(二)艺术生活化
艺术生活化则是在实际的艺术发展过程中积极地反思传统艺术,要勇于将传统艺术为生活设定的终极价值观念摒弃,将审美与现实世界深入的结合,将审美触角融入到现实世界之中,从生活中获取艺术的灵感。例如,尤金·奥尼尔是美国表现主义代表作家,他在后期戏剧中创造的白日梦主题深刻洞察了人类精神类型,他的后期戏剧作品深刻的揭示了西方社会在追求现代性过程中遭遇的各种精神痛苦,就如何表达这种痛苦进行了探讨分析,为美国现代戏剧史添上了绚丽的一章。从他的后期作品中,可以明确的窥探到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生活境界之美与艺术哲学之美密不可分。
艺术生活化的重要任务就是将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活动以及人们经历的苦难之间的连续性与艺术品的精致及表现形式统一起来,艺术只有扎根于现实,才能够不断的延续下去,才能够获得真知。从这个层面上而言,艺术只有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够保持它本真的原料。理查德.舒斯特曼对约翰.杜威的艺术哲学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他认同约翰杜威的“艺术来源于日常生活”的观点,认为日常生活是艺术的某种终极反应。艺术审美是对生活经验有关要素的完美整合,谈论艺术审美时如果舍弃生活经验,属于本末倒置,促进艺术生活化是未来西方后现代艺术哲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西方后現代艺术哲学反对经营艺术观,致力于将审美与艺术带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试图消弭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边界,这种让艺术走向民众日常生活的观念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着审美的名义传播商业文化,艺术哲学的发展因而走入另一个误区,艺术被降格成为生活的现成品,这对于艺术哲学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视域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艺术哲学要能够把握好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艺术应走向大众生活,但不能丧失艺术的审美特性。艺术哲学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促进人生活境界的提升以及个体生命自由的实现,使人变得更加高尚,这才是人类及艺术哲学理想的本质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海艳. “艺术品”与“超艺术品”——谈西方现当代艺术背景中展览的身份转变[J]. 美术大观,2016,(06):68-69.
[2]周宇. 观西方现当代艺术杂感[J]. 现代装饰(理论),2015,(03):236.
[3]左奇志. 从“解惑”到“找惑”——对《西方现当代艺术思潮》及艺术史课程的思考[J].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4,(02):70-72.
[4]李云集. 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困境及其再思考[J]. 求索,2013,(02):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