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滚滚洪流,势如破竹,强势推进,优化课堂结构,探索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现在课改最为给力的高频率的响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精彩展示,使学生真正得到发展,全面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已成现在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 教学模式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要关注学生当前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学生是否有进步或是否有发展是衡量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标准。其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其核心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能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学到了什么。具体看是能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能否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能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能否鼓励学生的合作交流。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应使学生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进而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一、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
1.“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上课时“说的说,听的听”。因此,课堂气氛沉闷。有的教师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更换内容,总想迎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折射到教学中势必造成教学活动重心的偏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知半解,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
(2)有的教师备课缺乏“备学生”这一环节;缺乏对教材的精选与整合;缺乏对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有的教师忽视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密度要求不足,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导致“教”与“学”不合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活动,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学生缺乏对数学的体验、感受、思考和探究,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的智慧、天性受到扼杀,个性发展受到摧残,创新思维的形成成为泡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被动;许多同学依赖性很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总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也有同学不重视基础,学习不得法,练习、作业粗心、马虎,教师讲评了订正,结果到后来还是错,更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
(2)厌学情绪严重,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质。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的反差。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数学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而这一点在数学学习中却表现得严重不足。
(3)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个别学生还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对此,我认为是他们没有掌握数学的思维和方法,对数学没有兴趣和爱好。为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初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注重揭示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把学生带入一个问题的世界里。使他们总是在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中,主动地去掌握知识。在取得独自发现结论的喜悦鼓舞下,他们往往能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迫切地想知道该做什么、怎么样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
1.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练习,题目设计应注意难度梯度,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树立学习的信心。
2.应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作为师生间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活动,这种交流是以信任为基础,以情感为载体的。师生间关系融洽,就会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不但教师乐意“教”,学生也乐意“学”,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教师要放下架子,既做关心学生的朋友,又做学生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为此,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既“敬”你、又“怕”你,“敬”能达到爱屋及乌,“怕”能达到按要求完成你布置的学习任务。
3.应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效的情境、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有效的自主探索,让学生从中体验数学的“生活味道”、感受数学的“抽象之美”、享受学习的“成功乐趣”。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流程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知识——拓展运用——反思归纳。问题引领,学生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避免了学生自主学习漫无目的,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解决大部分问题,解决不了的再由小组合作解决,创设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的情境、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绝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训练,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在不同层次上有所提高,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形成包括探究、合作、对话为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课标所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行为,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特色和学校学生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的总目标,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高效课堂的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懈的努力,更需要我们一线的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 教学模式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要关注学生当前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学生是否有进步或是否有发展是衡量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标准。其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其核心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能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学到了什么。具体看是能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能否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能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能否鼓励学生的合作交流。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应使学生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进而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一、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
1.“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上课时“说的说,听的听”。因此,课堂气氛沉闷。有的教师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更换内容,总想迎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折射到教学中势必造成教学活动重心的偏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知半解,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
(2)有的教师备课缺乏“备学生”这一环节;缺乏对教材的精选与整合;缺乏对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有的教师忽视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密度要求不足,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导致“教”与“学”不合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活动,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学生缺乏对数学的体验、感受、思考和探究,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的智慧、天性受到扼杀,个性发展受到摧残,创新思维的形成成为泡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被动;许多同学依赖性很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总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也有同学不重视基础,学习不得法,练习、作业粗心、马虎,教师讲评了订正,结果到后来还是错,更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
(2)厌学情绪严重,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质。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的反差。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数学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而这一点在数学学习中却表现得严重不足。
(3)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个别学生还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对此,我认为是他们没有掌握数学的思维和方法,对数学没有兴趣和爱好。为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初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注重揭示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把学生带入一个问题的世界里。使他们总是在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中,主动地去掌握知识。在取得独自发现结论的喜悦鼓舞下,他们往往能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迫切地想知道该做什么、怎么样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
1.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练习,题目设计应注意难度梯度,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树立学习的信心。
2.应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作为师生间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活动,这种交流是以信任为基础,以情感为载体的。师生间关系融洽,就会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不但教师乐意“教”,学生也乐意“学”,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教师要放下架子,既做关心学生的朋友,又做学生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为此,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既“敬”你、又“怕”你,“敬”能达到爱屋及乌,“怕”能达到按要求完成你布置的学习任务。
3.应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效的情境、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有效的自主探索,让学生从中体验数学的“生活味道”、感受数学的“抽象之美”、享受学习的“成功乐趣”。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流程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知识——拓展运用——反思归纳。问题引领,学生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避免了学生自主学习漫无目的,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解决大部分问题,解决不了的再由小组合作解决,创设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的情境、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绝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训练,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在不同层次上有所提高,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形成包括探究、合作、对话为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课标所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行为,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特色和学校学生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的总目标,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高效课堂的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懈的努力,更需要我们一线的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