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冷漠是一种“冷暴力” 崔 芹
一次关于家庭暴力的调查发现,除了身体的暴力,对老年人来说会遭遇不少精神上的“冷暴力”,其中包括晚辈长期对老人不予理睬,让老人做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事情;通过语言让老人痛苦、烦恼、愤怒等。
在生活条件逐渐富裕的今天,好多老人缺少的不是金钱和物质,他们缺少的是心灵的关怀,他们害怕孤独和寂寞,极需要和晚辈情感交流。可是有些年轻人总认为只要在物质上满足了老人,便是孝顺了,殊不知,老 年人更渴望交流,渴望情感的关怀。对老人冷漠,无视他们的存在,其实也是一种暴力,一种家庭“冷暴力”。
有些年轻人有着对父母强烈的依赖心理,认为,父母生了他们,就得一生为他们负责了。一旦所期望的没有很好地被满足,就一肚子怨气。
有些老年人出于对子女的宠爱,觉得子女的“冷暴力”是自己当初照顾不周的结果;或者在生活上或心理上依赖施虐者,害怕:丧失自己仅有的依靠;对子女的“冷暴力”忍气吞声。这一切更加纵容了某些子女对自己的精神伤害。
其实,作为子女要摆正心态,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多怀些感恩的心,就不会随便把:父母当作自己生活上的“出气筒”。就算父母有时无理,做得有点过分;子女也应该宽容对待。
而老年人自己也应该自我宽慰,避免内心失衡,学会和子女沟通,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希望和要求;同时检
视自己,是不是自己曾经伤害了子女的心,消除情感障碍。改善与子女的关系,使他们发自内心孝顺父母。
当然最重要的是,子女孝与不孝,并没有严格的界定和统一标准。因此,老人要根据子女的具体情况考 虑,不要和别人攀比。必要时候可以求助外力,借助于亲朋好友和法律的力量。
子女“色难”与“微笑服务”
安宏林
不久前,经过北京的安贞里公园,见园内有座孔子像,不由得想起孔子的弟子问“孝”的典故来,在《论语·问政》里有这样的故事——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这两段话都不费解,强调子女对父母孝顺,就是要对父母要和颜悦色,要尊敬。仅仅是有了事情替父母做,有了食物给父母吃喝,是不够的。
老年人在一起爱谈子女怎么孝敬自己,有的人说儿子给安装了空调;有的说女儿送来防滑脚垫。但是也有老年人觉得,儿女虽然在赡养父母,却有色难之相、不敬之语。
一个老友和老伴星期天坐公共汽车去儿子家看孙子,一进门,儿媳妇就怪声怪气地嚷道:“来的真是时候,我刚买了烤鸭。”不等二老坐定,儿媳妇把烤鸭重重地往饭桌上一放,说:“吃啊,吃啊,烤鸭也涨价了,68元一只。”可以想象,老两口这顿饭是如何吃下的。另一位七旬朋友请他的儿子到银行帮他办理一下退休金的事情。儿子说:“就你那俩小钱,还值得我去。”老人只得柱着拐杖自己去。这些事情就叫做“不敬”、“色难”,当然后者的儿子连“有事弟子服其劳”也不认了。
改掉“色难”,当真不容易!几千年前孔子哀叹过“色难”,说子孙对老人的脸色不容易好看。到了今天似乎还未见好转,很可能还会“色难”下去。
近年社会上提倡“微笑服务”,走进大酒店、大超市,扑面笑容真如百花盛开。然而在家里却很难看到这种风景。父母卧床养息,儿子下班进屋,父母说要喝杯水。儿子就倒了一杯水,一言不发,搁在桌上,那就是说“喝吧!”并不会如大酒店服务员慢声细语地说“您好,请喝茶”。但是儿子给小孩倒杯茶,亲尝冷热适度,然后,一脸笑:“乖乖,喝吧”。一点也不存在“色难”的问题。
由此可见“微笑服务”对家庭一样重要。但家中的微笑和社会上的微笑,从动机到效果可不是一回事啊。服务员对陌生顾客微笑是为了商业利益;儿女对父母微笑则无动机、无功利。
在孔夫子看来,脸色的好坏决定了孝的最高境界,辛苦或者殷勤,无论程度如何,都是作不得数的。孔老夫子的道德伦理系统虽然严格,但是如果现代的年轻人在困难面前心里少了少许仁爱的勇气,给长辈做了脸色便是等同于不孝了。
所以,“色难”与否,并不很重要。重在心诚,心诚则“色”自怡。
“老还小”与“小还老”
段存章
写这个题目,是因为我看到两个年轻老人(60多岁的子女)搀扶着一位老老人(80多岁)到医院看病想到的。
人老了,从社会人回到自然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返老还童,称之“老小孩”。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渐渐地衰退了,过日子出现“五怕一多心”:怕孤独、怕冷落、怕人嫌、怕忘事、怕生病,遇到稍不顺心的事易发“小孩脾气”。平日谈话、打电话、发言“收不住口”,别人听着有点烦,这大概就是“老还小”了!
“小还老”,指的是子女要回报父母。乌鸦返哺,羊羔跪乳,人更应该孝敬老人。对父母而言,得到子女的爱是最幸福的。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父母想念子女就像流水一样,一直在流;而子女想念父母就像风吹树叶,风吹一下,就动一下,风不吹,就不动。”此话入木三分,生活中处处可见。父母对子女“爱河常流”,子女对父母似“风吹叶动”。这可能是因为子女年轻没感受到老人的“身”和“心”,加上工作忙、事务多,關心老人“风不吹,叶难动”。从古到今,白发人送走黑发人,父母一辈子“泪水洗面”,而子女送走父母,时间一长,就慢慢淡化了。所以说,一代又一代,老还小客观存在,“小还老”(自觉)确实难。正因为难,更应提倡“小还老”(孝敬父母)的社会风尚。
许多家庭里“上有老下有小”,一些老年人还肩负着“照顾好老的,管好小的”的担子,扮演着两种角色,既是“还老者”,又是“被还者”。自己已进入老年,仍要伺候好年迈的父母;同时,自己又需要子女的“小还老”,离不开子女的关心、照顾和呵护。在这样的家庭,自己先要做好“孝敬老人”的表率,一言一行伺候老人像照顾自己孙子一样。同时对子女的一些不周之处(不顺自己心的话和事)也能有颗理解之心,同情之心,关爱之心,顺其自然之心,心宽气顺,乐自来,这种教育金钱难买!
一次关于家庭暴力的调查发现,除了身体的暴力,对老年人来说会遭遇不少精神上的“冷暴力”,其中包括晚辈长期对老人不予理睬,让老人做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事情;通过语言让老人痛苦、烦恼、愤怒等。
在生活条件逐渐富裕的今天,好多老人缺少的不是金钱和物质,他们缺少的是心灵的关怀,他们害怕孤独和寂寞,极需要和晚辈情感交流。可是有些年轻人总认为只要在物质上满足了老人,便是孝顺了,殊不知,老 年人更渴望交流,渴望情感的关怀。对老人冷漠,无视他们的存在,其实也是一种暴力,一种家庭“冷暴力”。
有些年轻人有着对父母强烈的依赖心理,认为,父母生了他们,就得一生为他们负责了。一旦所期望的没有很好地被满足,就一肚子怨气。
有些老年人出于对子女的宠爱,觉得子女的“冷暴力”是自己当初照顾不周的结果;或者在生活上或心理上依赖施虐者,害怕:丧失自己仅有的依靠;对子女的“冷暴力”忍气吞声。这一切更加纵容了某些子女对自己的精神伤害。
其实,作为子女要摆正心态,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多怀些感恩的心,就不会随便把:父母当作自己生活上的“出气筒”。就算父母有时无理,做得有点过分;子女也应该宽容对待。
而老年人自己也应该自我宽慰,避免内心失衡,学会和子女沟通,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希望和要求;同时检
视自己,是不是自己曾经伤害了子女的心,消除情感障碍。改善与子女的关系,使他们发自内心孝顺父母。
当然最重要的是,子女孝与不孝,并没有严格的界定和统一标准。因此,老人要根据子女的具体情况考 虑,不要和别人攀比。必要时候可以求助外力,借助于亲朋好友和法律的力量。
子女“色难”与“微笑服务”
安宏林
不久前,经过北京的安贞里公园,见园内有座孔子像,不由得想起孔子的弟子问“孝”的典故来,在《论语·问政》里有这样的故事——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这两段话都不费解,强调子女对父母孝顺,就是要对父母要和颜悦色,要尊敬。仅仅是有了事情替父母做,有了食物给父母吃喝,是不够的。
老年人在一起爱谈子女怎么孝敬自己,有的人说儿子给安装了空调;有的说女儿送来防滑脚垫。但是也有老年人觉得,儿女虽然在赡养父母,却有色难之相、不敬之语。
一个老友和老伴星期天坐公共汽车去儿子家看孙子,一进门,儿媳妇就怪声怪气地嚷道:“来的真是时候,我刚买了烤鸭。”不等二老坐定,儿媳妇把烤鸭重重地往饭桌上一放,说:“吃啊,吃啊,烤鸭也涨价了,68元一只。”可以想象,老两口这顿饭是如何吃下的。另一位七旬朋友请他的儿子到银行帮他办理一下退休金的事情。儿子说:“就你那俩小钱,还值得我去。”老人只得柱着拐杖自己去。这些事情就叫做“不敬”、“色难”,当然后者的儿子连“有事弟子服其劳”也不认了。
改掉“色难”,当真不容易!几千年前孔子哀叹过“色难”,说子孙对老人的脸色不容易好看。到了今天似乎还未见好转,很可能还会“色难”下去。
近年社会上提倡“微笑服务”,走进大酒店、大超市,扑面笑容真如百花盛开。然而在家里却很难看到这种风景。父母卧床养息,儿子下班进屋,父母说要喝杯水。儿子就倒了一杯水,一言不发,搁在桌上,那就是说“喝吧!”并不会如大酒店服务员慢声细语地说“您好,请喝茶”。但是儿子给小孩倒杯茶,亲尝冷热适度,然后,一脸笑:“乖乖,喝吧”。一点也不存在“色难”的问题。
由此可见“微笑服务”对家庭一样重要。但家中的微笑和社会上的微笑,从动机到效果可不是一回事啊。服务员对陌生顾客微笑是为了商业利益;儿女对父母微笑则无动机、无功利。
在孔夫子看来,脸色的好坏决定了孝的最高境界,辛苦或者殷勤,无论程度如何,都是作不得数的。孔老夫子的道德伦理系统虽然严格,但是如果现代的年轻人在困难面前心里少了少许仁爱的勇气,给长辈做了脸色便是等同于不孝了。
所以,“色难”与否,并不很重要。重在心诚,心诚则“色”自怡。
“老还小”与“小还老”
段存章
写这个题目,是因为我看到两个年轻老人(60多岁的子女)搀扶着一位老老人(80多岁)到医院看病想到的。
人老了,从社会人回到自然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返老还童,称之“老小孩”。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渐渐地衰退了,过日子出现“五怕一多心”:怕孤独、怕冷落、怕人嫌、怕忘事、怕生病,遇到稍不顺心的事易发“小孩脾气”。平日谈话、打电话、发言“收不住口”,别人听着有点烦,这大概就是“老还小”了!
“小还老”,指的是子女要回报父母。乌鸦返哺,羊羔跪乳,人更应该孝敬老人。对父母而言,得到子女的爱是最幸福的。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父母想念子女就像流水一样,一直在流;而子女想念父母就像风吹树叶,风吹一下,就动一下,风不吹,就不动。”此话入木三分,生活中处处可见。父母对子女“爱河常流”,子女对父母似“风吹叶动”。这可能是因为子女年轻没感受到老人的“身”和“心”,加上工作忙、事务多,關心老人“风不吹,叶难动”。从古到今,白发人送走黑发人,父母一辈子“泪水洗面”,而子女送走父母,时间一长,就慢慢淡化了。所以说,一代又一代,老还小客观存在,“小还老”(自觉)确实难。正因为难,更应提倡“小还老”(孝敬父母)的社会风尚。
许多家庭里“上有老下有小”,一些老年人还肩负着“照顾好老的,管好小的”的担子,扮演着两种角色,既是“还老者”,又是“被还者”。自己已进入老年,仍要伺候好年迈的父母;同时,自己又需要子女的“小还老”,离不开子女的关心、照顾和呵护。在这样的家庭,自己先要做好“孝敬老人”的表率,一言一行伺候老人像照顾自己孙子一样。同时对子女的一些不周之处(不顺自己心的话和事)也能有颗理解之心,同情之心,关爱之心,顺其自然之心,心宽气顺,乐自来,这种教育金钱难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