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不到16岁。虽经历了艰苦的武装拉练、修战备公路以及上山伐木,但真正压力大的事儿还是在炊事班。
“酱油”
比起插队,我们兵团知青吃饱不发愁。一般是中午馒头,早晚碴子饭或粥,但副食不行。这里无霜期短,伴随漫长的冰封大地,我们要吃半年的冬储土豆和大头菜(即圆白菜)。炊事班除了中午晚上炒一个菜,早饭大多数是土豆或大头菜汤,遇到没菜时,就盐水煮黄豆。无论是什么汤,一律出锅前点明油、酱油调调色。这200多人的大锅汤,调色少不了。
一日,我一人值班做早餐。凌晨,闷上大喳子饭就准备烧土豆汤了。土豆块是头天切好泡在水里的,我备上了油、盐再拿酱油桶:坏了,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雪,没酱油了!也就是说,早餐将是一锅透明的盐水煮土豆,可巧这几天有知青正与炊事班发生争执,这不是火上浇油嘛!
我知道绝对不能怪咱知青脾气大。冬天上山伐木累得够呛,晚上哪儿打了信号弹,还要紧急出动抓苏修特务;夏收季节凌晨2点出工,傍晚6点回来,吃完晚饭还要学习“一打三反”文件,一熬就到10点多钟了……大家不敢公开表示对这种“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不满,单调的伙食就成了人们发泄的出气筒,炊事班就是出气的对象。我们炊事班走马灯似地换人,不完全是因为太累,而是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我非常理解“炊事班等于半个指导员”之说,这也是我当时因为看到没有酱油而产生的恐慌所在。
情急之下,我就翻仓倒库。找遍所有的桶、盆、瓶一无所获,突然发现了一大碗剩下的、受潮的、结成硬块的白糖。白糖能变酱油吗?猛然记起一位老师傅过节时炖肉先炒糖色、然后加水变成酱色汤的情形,眼下只有铤而走险试一把了!
我拿刀小心地把糖捣碎,而后锅里放上油——为防止失败,就特意多放了些油——将糖放进锅里,打开鼓风机,用锅铲慢慢搅拌——糖在高温下逐渐融化、发黏的时候,突然倒进土豆块,翻炒,加水……锅开的时候,清水变成了酱色,啊,颜色比平时放酱油的汤还重!
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哪里是制造酱油,分明是制造平安呀!早饭时,大家平静地接受了这锅与往日相同又不同的土豆汤。
“造房”
团里召开首届党代会,自然是全团的大事。身为共青团员的我,有幸作为列席代表参加这个全团最高规格的会议。
听报告、参观加上彩旗、锣鼓、大米饭,把大家政治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分组讨论政委的报告时,连长要求我们讲完认识后提出贯彻措施。讲不讲是态度问题,目标能不能实现则是水平问题了,所以大家发言非常踊跃。我在想:改善伙食可不能瞎吹,食堂怎么能搞什么大跃进呢?可终于还是发言了:“食堂的房子,我们自己盖。”
众人皆惊。团里曾经要求连队食堂将煤、柴混烧的炉灶,改造成不烧柴又节煤的马蹄型回风灶,我们连队由于考虑到伙房条件差,决定在改造炉灶的同时改造厨房一一将食堂接出一块,加盖一间宿舍和一间库房。我们曾经在李师傅指导下,把两个锅灶扒掉又砌起来,既然能砌炉灶就也能用同样的办法盖房子!
我的想法虽然幼稚,却得到了连长的赞赏,团里的宣传干事也好似抓到了新闻。
可是这件事在我们炊事班内部却引起争议。指导我们改灶的李师傅坚决反对,他认为我们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光是建回风灶那抽力很大的烟囱就不是简单的技术!司务长则坚决支持。为此事,我们在晚饭后连续开了两天班务会,可能是尽快改善条件住新房的心情迫切,赞成盖房的意见逐渐占了上风。大概“冒进”的连长更为心里有数,电就在我们争论不休的时候,他已经安排好施工人员,还到团里请来了改灶专家!我们乐了,争来争去原来是个游戏呀!
不久,新厨房盖好了,红墙红瓦、烟囱高耸,成为当时连里最好的建筑。多少年后我再次回连队,一眼就看到了食堂最高的烟囱,只是昔日食堂变成了豆腐房。触景思昔,如果当初真是“自力更生”地造房,那么世上就多了一个豆腐渣工程了……
“都来”
我还喂过猪,是食堂的猪,且在做饭的同时兼顾饲养。
刚去兵团的几年,连队平时吃不到肉。猪号养的猪是要上缴的,逢年过节要经团里批准才能杀。当时对职工个人养猪限制也很严,动不动就要割他们的“资本主义尾巴”,我们每年从春节后到劳动节真是“三月不尝肉滋味”。而食堂养猪就没那么多的限制,也便于处理泔水。泔水其实就是刷锅水、烂菜叶、糊锅底,泔水加上豆饼和麸子煮煮,便是猪食。我们为了减少饲料负担,春夏秋还得把猪放出圈,让其自谋食物。
初次喂猪,老沈叔告诉我到了喂食的钟点儿时,就喊:“喽……喽……”他做着示范,果然,猪听到叫声立即奔跑过来进食,于是我也扯着嗓子,大声地“喽喽”起来。
在单调的生活里,有一群可以让你召之即来的生灵真是一种乐趣。慢慢地,我琢磨着“喽喽”只是个发音简单的信号,是饲养人员让猪把固定的声音与食物联系在了一起,如果改变一下信号呢?于是,我选用“都来”作为试验信号。开始猪不理会,我就把“喽喽”与“都来”两种信号交替使用,逐渐增加新信号的次数和强度。时间长了,猪果然适应了,每当听到我叫“都来”,它们不论在什么地方、进行什么活动,都是先停下来侧着头、竖着耳朵听,当我叫到第二声,就调头向我奔来,几头猪拱着猪槽,一边哼哼叫一边吧哒着嘴,连汤带菜,吃得真香!
后来,我的小学同学刘颖调到炊事班接替我喂猪。这位民乐《喜洋洋》作曲家的女儿喂猪更是尽心,小猪病了,急得她拿出家里寄的奶粉救急,以后全连最开心的杀猪日,自然也成了刘颖最痛心的流泪时……渐渐地随着刘颖训猪的音乐化,我的“都来”信号也自然逐渐地消亡了……
(李建新,本文作者,于1969年1 5岁时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2年底应征参军,1989年转业到国家人事那供职。2001-2004年援藏,担任西藏自治区人事厅副厅长。现任人事部军官转业安置司副司长。)
“酱油”
比起插队,我们兵团知青吃饱不发愁。一般是中午馒头,早晚碴子饭或粥,但副食不行。这里无霜期短,伴随漫长的冰封大地,我们要吃半年的冬储土豆和大头菜(即圆白菜)。炊事班除了中午晚上炒一个菜,早饭大多数是土豆或大头菜汤,遇到没菜时,就盐水煮黄豆。无论是什么汤,一律出锅前点明油、酱油调调色。这200多人的大锅汤,调色少不了。
一日,我一人值班做早餐。凌晨,闷上大喳子饭就准备烧土豆汤了。土豆块是头天切好泡在水里的,我备上了油、盐再拿酱油桶:坏了,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雪,没酱油了!也就是说,早餐将是一锅透明的盐水煮土豆,可巧这几天有知青正与炊事班发生争执,这不是火上浇油嘛!
我知道绝对不能怪咱知青脾气大。冬天上山伐木累得够呛,晚上哪儿打了信号弹,还要紧急出动抓苏修特务;夏收季节凌晨2点出工,傍晚6点回来,吃完晚饭还要学习“一打三反”文件,一熬就到10点多钟了……大家不敢公开表示对这种“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不满,单调的伙食就成了人们发泄的出气筒,炊事班就是出气的对象。我们炊事班走马灯似地换人,不完全是因为太累,而是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我非常理解“炊事班等于半个指导员”之说,这也是我当时因为看到没有酱油而产生的恐慌所在。
情急之下,我就翻仓倒库。找遍所有的桶、盆、瓶一无所获,突然发现了一大碗剩下的、受潮的、结成硬块的白糖。白糖能变酱油吗?猛然记起一位老师傅过节时炖肉先炒糖色、然后加水变成酱色汤的情形,眼下只有铤而走险试一把了!
我拿刀小心地把糖捣碎,而后锅里放上油——为防止失败,就特意多放了些油——将糖放进锅里,打开鼓风机,用锅铲慢慢搅拌——糖在高温下逐渐融化、发黏的时候,突然倒进土豆块,翻炒,加水……锅开的时候,清水变成了酱色,啊,颜色比平时放酱油的汤还重!
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哪里是制造酱油,分明是制造平安呀!早饭时,大家平静地接受了这锅与往日相同又不同的土豆汤。
“造房”
团里召开首届党代会,自然是全团的大事。身为共青团员的我,有幸作为列席代表参加这个全团最高规格的会议。
听报告、参观加上彩旗、锣鼓、大米饭,把大家政治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分组讨论政委的报告时,连长要求我们讲完认识后提出贯彻措施。讲不讲是态度问题,目标能不能实现则是水平问题了,所以大家发言非常踊跃。我在想:改善伙食可不能瞎吹,食堂怎么能搞什么大跃进呢?可终于还是发言了:“食堂的房子,我们自己盖。”
众人皆惊。团里曾经要求连队食堂将煤、柴混烧的炉灶,改造成不烧柴又节煤的马蹄型回风灶,我们连队由于考虑到伙房条件差,决定在改造炉灶的同时改造厨房一一将食堂接出一块,加盖一间宿舍和一间库房。我们曾经在李师傅指导下,把两个锅灶扒掉又砌起来,既然能砌炉灶就也能用同样的办法盖房子!
我的想法虽然幼稚,却得到了连长的赞赏,团里的宣传干事也好似抓到了新闻。
可是这件事在我们炊事班内部却引起争议。指导我们改灶的李师傅坚决反对,他认为我们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光是建回风灶那抽力很大的烟囱就不是简单的技术!司务长则坚决支持。为此事,我们在晚饭后连续开了两天班务会,可能是尽快改善条件住新房的心情迫切,赞成盖房的意见逐渐占了上风。大概“冒进”的连长更为心里有数,电就在我们争论不休的时候,他已经安排好施工人员,还到团里请来了改灶专家!我们乐了,争来争去原来是个游戏呀!
不久,新厨房盖好了,红墙红瓦、烟囱高耸,成为当时连里最好的建筑。多少年后我再次回连队,一眼就看到了食堂最高的烟囱,只是昔日食堂变成了豆腐房。触景思昔,如果当初真是“自力更生”地造房,那么世上就多了一个豆腐渣工程了……
“都来”
我还喂过猪,是食堂的猪,且在做饭的同时兼顾饲养。
刚去兵团的几年,连队平时吃不到肉。猪号养的猪是要上缴的,逢年过节要经团里批准才能杀。当时对职工个人养猪限制也很严,动不动就要割他们的“资本主义尾巴”,我们每年从春节后到劳动节真是“三月不尝肉滋味”。而食堂养猪就没那么多的限制,也便于处理泔水。泔水其实就是刷锅水、烂菜叶、糊锅底,泔水加上豆饼和麸子煮煮,便是猪食。我们为了减少饲料负担,春夏秋还得把猪放出圈,让其自谋食物。
初次喂猪,老沈叔告诉我到了喂食的钟点儿时,就喊:“喽……喽……”他做着示范,果然,猪听到叫声立即奔跑过来进食,于是我也扯着嗓子,大声地“喽喽”起来。
在单调的生活里,有一群可以让你召之即来的生灵真是一种乐趣。慢慢地,我琢磨着“喽喽”只是个发音简单的信号,是饲养人员让猪把固定的声音与食物联系在了一起,如果改变一下信号呢?于是,我选用“都来”作为试验信号。开始猪不理会,我就把“喽喽”与“都来”两种信号交替使用,逐渐增加新信号的次数和强度。时间长了,猪果然适应了,每当听到我叫“都来”,它们不论在什么地方、进行什么活动,都是先停下来侧着头、竖着耳朵听,当我叫到第二声,就调头向我奔来,几头猪拱着猪槽,一边哼哼叫一边吧哒着嘴,连汤带菜,吃得真香!
后来,我的小学同学刘颖调到炊事班接替我喂猪。这位民乐《喜洋洋》作曲家的女儿喂猪更是尽心,小猪病了,急得她拿出家里寄的奶粉救急,以后全连最开心的杀猪日,自然也成了刘颖最痛心的流泪时……渐渐地随着刘颖训猪的音乐化,我的“都来”信号也自然逐渐地消亡了……
(李建新,本文作者,于1969年1 5岁时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2年底应征参军,1989年转业到国家人事那供职。2001-2004年援藏,担任西藏自治区人事厅副厅长。现任人事部军官转业安置司副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