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教育品牌;战略;促进;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0-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A)—0004—02
加强领导,切实加大教育投入
一是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认真解决学校布局调整和学校建设、管理、经费投入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凡涉及教育和学校的事,县委县政府都要尽力做到在政策上倾斜、资金上优先、项目上照顾,保证教育优先发展。二是高度重视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配备教育部门和单位负责人时,我们坚持从有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经历、懂得教育规律的行家里手中选拔。在全县上下形成由教育家办教育的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和水平。三是全面落实教育经费。凡是上级下达的教育专项资金,县财政都及时地拨付给教育部门,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多年来,全县教育经费投入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今后要按照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支出结构,千方百计保证教育需求。四是学校建设统一规划,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取上级危房改造资金、国债项目资金,统筹安排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优化资源配置,全力促进均衡发展
继续调整中小学布局。民勤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财政穷县,教育资源十分有限,为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对学校布局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调整,基本形成了农村“1村1所初小,1乡(镇)1~3所高小或完小,1所独立初中”和城区“3所高中、2所初中、4所完全小学、1个职教中心”的办学格局。结合全县生源发展状况和城镇化建设、行政区划调整、移民搬迁规划,我们要适度扩大职业高中办学规模,合并个别初中学校,撤并部分村级初小(保留教学点),逐步形成1村1所初小,1乡1所高小或完小的农村小学办学格局,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加大帮扶薄弱学校力度。一是重点帮扶。落实资金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在项目建设上对薄弱学校倾斜。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要确定一定数量的薄弱学校进行重点帮扶。二是实行“对口”帮扶。城区学校与乡村薄弱学校结成帮扶对子,进行教育教学、教师培训、学校管理、基础设施等全方位帮扶。三是进行师资帮扶。我们从城区和城郊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全方位培训薄弱学校教师,帮助他们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广泛开展贫困学生救助工程。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注、关爱贫困学生的浓厚氛围,建立爱心助学的长效机制,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人人上得起学的目标,去年以来,民勤县委、县政府设立了“县长教育基金”,号召全县干部群众、企事业单位和民勤籍在外人士捐资助学,共献爱心。目前已筹措基金80多万元。“县长教育基金”每年发放两次,首批360名特困学生和15名特困教师受到“县长教育基金”的爱心资助,资助金额15万元。我们还不断完善助学管理机制,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有关政策,广泛开展“1+1”助学活动,切实保证贫困家庭学生能够有学可上、上得起学。
加大办学规模,做大做强职业教育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原则,不断完善以民勤职中为中心,以农业技术学校为分支,以各高等职业学校为依托的职业教育体系,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做大做强职业教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民勤县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新型实用型人才。一是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增强职业学校办学实力,继续扩大县职业学校办学规模。二是认真总结“校校”联合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积极探索“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与天津、山东、浙江、重庆、新疆等省区的职业学校建立联合办学关系,交流经验,提升办学水平和实力。三是加大农业高级技术人员培养和对广大农民的现代农业技能的培训,加大各類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四是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投资职业教育,逐步使职业教育走上社会化办学的路子。五是推进农村初中教育的综合改革,广泛开展“绿色证书”教育,提高农村初中毕业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努力打造教育品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一是创建精品学校。努力创建一批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设备一流、质量一流的示范性初中和一批窗口式高小、完小和初小,使之成为全县、全市乃至全省、全国有名的学校。充分发挥民勤一中等强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其实现更高层次的突破和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二是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打造教育品牌,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学识渊博、品德优良、意识超前、乐业奉献的教师队伍。要从建设和谐民勤的高度,营造一个用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机制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氛围。重视培养各级各类学校的骨干教学力量,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勇于探索、主动适应改革、具有强烈竞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要形成奖励、激励机制,重奖在教育教学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激励广大教师爱岗乐教,形成更加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
三是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人才。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扩大人才输出数量,提高输出质量,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40-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A)—0004—02
加强领导,切实加大教育投入
一是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认真解决学校布局调整和学校建设、管理、经费投入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凡涉及教育和学校的事,县委县政府都要尽力做到在政策上倾斜、资金上优先、项目上照顾,保证教育优先发展。二是高度重视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配备教育部门和单位负责人时,我们坚持从有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经历、懂得教育规律的行家里手中选拔。在全县上下形成由教育家办教育的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和水平。三是全面落实教育经费。凡是上级下达的教育专项资金,县财政都及时地拨付给教育部门,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多年来,全县教育经费投入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今后要按照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支出结构,千方百计保证教育需求。四是学校建设统一规划,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取上级危房改造资金、国债项目资金,统筹安排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优化资源配置,全力促进均衡发展
继续调整中小学布局。民勤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财政穷县,教育资源十分有限,为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对学校布局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调整,基本形成了农村“1村1所初小,1乡(镇)1~3所高小或完小,1所独立初中”和城区“3所高中、2所初中、4所完全小学、1个职教中心”的办学格局。结合全县生源发展状况和城镇化建设、行政区划调整、移民搬迁规划,我们要适度扩大职业高中办学规模,合并个别初中学校,撤并部分村级初小(保留教学点),逐步形成1村1所初小,1乡1所高小或完小的农村小学办学格局,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加大帮扶薄弱学校力度。一是重点帮扶。落实资金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在项目建设上对薄弱学校倾斜。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要确定一定数量的薄弱学校进行重点帮扶。二是实行“对口”帮扶。城区学校与乡村薄弱学校结成帮扶对子,进行教育教学、教师培训、学校管理、基础设施等全方位帮扶。三是进行师资帮扶。我们从城区和城郊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全方位培训薄弱学校教师,帮助他们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广泛开展贫困学生救助工程。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注、关爱贫困学生的浓厚氛围,建立爱心助学的长效机制,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人人上得起学的目标,去年以来,民勤县委、县政府设立了“县长教育基金”,号召全县干部群众、企事业单位和民勤籍在外人士捐资助学,共献爱心。目前已筹措基金80多万元。“县长教育基金”每年发放两次,首批360名特困学生和15名特困教师受到“县长教育基金”的爱心资助,资助金额15万元。我们还不断完善助学管理机制,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有关政策,广泛开展“1+1”助学活动,切实保证贫困家庭学生能够有学可上、上得起学。
加大办学规模,做大做强职业教育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原则,不断完善以民勤职中为中心,以农业技术学校为分支,以各高等职业学校为依托的职业教育体系,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做大做强职业教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民勤县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新型实用型人才。一是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增强职业学校办学实力,继续扩大县职业学校办学规模。二是认真总结“校校”联合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积极探索“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与天津、山东、浙江、重庆、新疆等省区的职业学校建立联合办学关系,交流经验,提升办学水平和实力。三是加大农业高级技术人员培养和对广大农民的现代农业技能的培训,加大各類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四是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投资职业教育,逐步使职业教育走上社会化办学的路子。五是推进农村初中教育的综合改革,广泛开展“绿色证书”教育,提高农村初中毕业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努力打造教育品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一是创建精品学校。努力创建一批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设备一流、质量一流的示范性初中和一批窗口式高小、完小和初小,使之成为全县、全市乃至全省、全国有名的学校。充分发挥民勤一中等强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其实现更高层次的突破和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二是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打造教育品牌,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学识渊博、品德优良、意识超前、乐业奉献的教师队伍。要从建设和谐民勤的高度,营造一个用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机制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氛围。重视培养各级各类学校的骨干教学力量,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勇于探索、主动适应改革、具有强烈竞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要形成奖励、激励机制,重奖在教育教学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激励广大教师爱岗乐教,形成更加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
三是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人才。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扩大人才输出数量,提高输出质量,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