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值分析的高台县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

来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jin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选取1997—2012年的数据,对高台县农田生态系统投入产出结构和能值指标进行了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高台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台县农田生态系统能值投入呈现整体增加、局部时间段减小态势,1998年能值投入值最小,为325×1018sej,2012年投入值最大,为496.89×1018sej,主要原因是工业辅助能的增加最明显,从1997年的180.98×1018sej增加到2012年285.14×1018sej。总的能值产出波动较大,2002年最小,为240.37×1018sej,2012年最大,为473.37×1018sej。环境负载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97年1.11上升到2001年1.54,再降至2012年的1.39。2002年可持续指数为0.53,远低于2001全国平均水平(1.23)。总的来说,高台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的综合水平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16年来研究区综合水平差异大,1997—1999年生态系统综合水平较高,2000—2006年环境恶化,2007—2009年生态环境有所改善,2010—2012年高台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恶化。因此,高台县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该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合理开采利用水资源,保护耕地,积极引进先进机械、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高台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在冀西北春玉米种植区,对不同施氮量和耕作方式春玉米产量和土体硝态氮累积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和常规耕作相比,免耕对春玉米产量无明显影响,通过建立的施氮量和春玉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采集丰雨年旱作农业区不同耕作措施春小麦-豌豆地排放气体并计算通量,研究耕作措施、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春小麦-豌豆地N2O和CH4排放的影响,其中,耕
利用陕西主要棉区大荔县1960—2009年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资料和陕西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2001—2009年棉花物候期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分析
通过测定陕西杨凌区不同灌水条件下冬小麦的土壤水分变化,研究了浅层土壤水分与深层土壤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呈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变化趋势。在自然降水或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的变化程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剧烈—缓和—剧烈—缓和的趋势。表层20、30、40、50 cm各土层含水量分别与0~150 cm各土层含水量的相关性较好,并且土层相邻越近,其相关性越好,说明由表层土壤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