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大西北苍凉的守望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y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上世纪70年代生,媒体从业者,策划人。银川市诗歌学会会长,著有诗集《里尔克的公园》、《银川史记》,人文随笔集《秘境之旅》等,即将出版音乐随笔集《黑胶时代》。现居宁夏银川。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比山海关还要早建9年。这里地势险要,南面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面是连绵起伏的黑山,两山之间只有15公里,是河西走廊西端最狭窄的地方,被称作“河西第一隘口”。但就是这样一座固若金汤的雄关,在建成100余年后,明王朝竟将关城外以西的居民悉数内迁,将大片土地抛弃,它由此成为闭关锁国之城垣。
  到了河西走廊,不能不去嘉峪关。一路上,那些蜿蜒起伏的长城沉甸甸的,在西北大地那肃杀的秋天里或隐或现。也许,只有在此刻,你才会意识到“沧桑”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我到达嘉峪关那天,却是干旱的当地难得的雨天,绵绵的雨丝悄然洗刷着高大的城墙,而远处的湖面,显出一些颇似江南水乡的绿意来。天穹低低的压着,那些箭楼无声地耸立着,带给我更多的追索意味,并迅速蔓延开去。
  在淅沥的雨中远望嘉峪关,它有如一座巨大的城。此时天空是阴暗的,但它和东西两侧的长城,从大地上突起,在雾气里延亘至天际。于是,一种凝重就这样上升了,我们只能这样说:瞧,这,就是历史。
  作为明代万里长城的西起点,嘉峪关是其沿线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壮观的古代军事城堡,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也是历代王朝戍边设防的重地,更是古代丝绸之路及东西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
  嘉峪关比山海关早建9年
  在匈奴语中,“嘉峪”意为“美好的峡谷”。而嘉峪关则因嘉峪山而得名——嘉峪山,以山凭险,汉代设“玉石障”,五代有“天门关”,元代更名“嘉峪山”,取“林泉秀美,涧壑寂寥”之意。但这样的记载也只能出现在史书里了:“走出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向上看,天是灰蒙蒙的天;向下看,全是戈壁滩。”这首民谣如此形容当年嘉峪关的荒凉情景。
  嘉峪关在先秦为西羌地,秦为乌孙地,西汉初为匈奴昆邪王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击破匈奴右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从此,嘉峪关一带属酒泉辖地。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比“天下第一关”山海关还要早建9年。这里地势险要,南面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面是连绵起伏的黑山,两山之间只有15公里,是河西走廊西端最狭窄的地方,被称作“河西第一隘口”。据史料记载,明代以前,这里一直是“有关无城”。
  明王朝建立后,为了加强河西的军事防御,征虏大将军冯胜收复河西后,便在此选址建关,以控制西去的交通要道。不过这嘉峪关的修建,从建关到成为坚固的防御工程,前后竟经历了160多年: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嘉峪关首筑土城,明弘冶八年(公元1495年),肃州兵备道李端澄主持修建关楼,前后相距120多年。11年后,也就是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8月至次年2月,李端澄才修建了内城,以及官厅、仓库等附属建筑物。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尚书翟銮视察河西,认为这里必须加强防务,于是在关城上增修敌楼、角楼等,并在关南关北修筑两翼长城和烽火台。至此,一座规模浩大,建筑宏伟的古雄关挺立在戈壁岩岗之上。
  远望嘉峪关,它像一队威武雄壮的战士,屹立在两山之间、伸出双臂,牢牢地扼守着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
  征夫的血泪,存在与湮灭
  随着雨水的敲打,我们走进嘉峪关,沿着城墙感受这座雄关的独特魅力。
  雨下得越来越猛烈了,相机的取景框和远处的箭楼模糊了,脚下泥泞,沙砾被雨水冲刷得亮晶晶的。四周寂静,高大的城墙,古色古香的门楼建筑,灰暗的天空以及这个秋天的嘉峪关,使我们一时忘记了这里曾有长达600多年的金戈铁马、硝烟四起的苍茫历史。
  嘉峪关城以内城为主,是关城的核心和主要工程。内城只设东西两门,东为“光华门”,意为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为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关城墙上建有东、中、西3座城楼,巍然对峙,气势壮观。登关楼远眺,长城似游龙浮于戈壁瀚海,若断若续,忽隐忽现,塞上风光尽收眼底。关城内则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版楼、戏楼等。整座关城建筑布局精巧,气势雄浑,与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
  嘉峪关城在修建过程中,演绎出许多民间故事,对这些,我却没太多的兴趣。这些看似饶有趣味的故事,不知遮掩了多少工匠、民夫的血泪,在西北大地上游历,巨大的城堡,高耸的古塔,还有那些恢弘的长城,确实令人着迷和赞叹,却很少有人会提及那些伟大工程的建造者——那些无名者并非不想把自己的英名流传于后世,可是谁又敢于冒着杀头甚至灭族的危险,在那一块块砖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呢?对于这些湮没在历史中的人物,我们的忽视已经成为正常。就像那些在雨水冲刷下,用黄土夯筑,渐渐失却了宏伟气势的城墙,又有谁会关注它们的存在与湮灭呢?有趣的却是今人在城墙上刻下的“某某到此一游”或“某某爱谁谁”等暧昧字迹,会让人突然想起那些浅薄的电影台词。
  孤城岁月:被毁弃的嘉峪关
  “关”的反义词是“开”,因此,嘉峪关自建以来,便战事不断。明正德年间(公元1515-1522年),吐鲁番满速尔兵数犯河西。当时嘉峪关只是座孤城,以致满速尔兵两破关城,并屡掠附近民众、牛羊。直到公元1539年,嘉峪关建成为一座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后,关城锁钥边陲,才真正成为固若金汤的“天下第一雄关”。
  但就是这样一座固若金汤的“天下第一雄关”,在耗费几百年时间,不知用去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之后,却逐渐成了一座孤城,军事设施残破不堪,驻守军队薄弱,失去了军事价值。这是因为地理重心的偏移,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嘉峪关的衰落使我困惑,仅靠城高墙厚,就能挡敌于墙外?
  历史上修建长城最为突出的两个王朝,就是汉朝和明朝。汉朝是因强盛而修长城,拓展疆土;而明朝却是因国力衰弱,修长城冀其护御。明王朝270年的统治期内,从未停止过修筑长城和经营长城的防御体系,其工程之大,在中国历代王朝中首屈一指,其防御工程技术,也远远超过了以前历代所筑的长城,建筑结构更加完善、坚固。
  而在嘉峪关修成100余年后,从明正德年间至嘉靖年间(公元1539年),明王朝将关城外以西的居民悉数内迁,将大片土地抛弃。巍峨雄关嘉峪关,竟成为闭关锁国之城垣,留下长城的一段伤心惨痛的历史。
  不过话说回来,明的亡国,根源在于自毁另一核心“长城”——党锢政祸殃及无辜良民,朝廷滥杀忠臣良将,专制的残暴,比起前朝历代可谓过犹不及。翻检史书,我才知道,选址建嘉峪关的征虏大将军冯胜后来竟被朱元璋赐酒毒死,后来的历任官员也都不同程度被朝廷罢官或贬官流放。“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刻写在嘉峪关关帝庙前戏台上的这幅对联,真是入木三分!
  走到城门楼下,嘉峪关巍峨的城楼与城墙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更远处,是戈壁和荒滩,雨下得更大了,风使劲地吹着,却仍有把自己捂得很严实的妇女和中年男人,拉着骆驼向不多的游客大声招揽生意。沙场的厮杀呐喊早已沉寂于历史,几千年漫漫的历史长河一下定格于眼前的生存现实,瞩望默默矗立的嘉峪关,我不由得想起王之涣的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其他文献
患者女,46岁.头痛、头昏伴心慌3年,外院CT发现右侧肾上腺占位2个月,病灶位于右侧腹膜后,混杂密度,轻度不均匀强化,考虑来源于右肾上腺.MRI示:病灶可能来源于肾上腺,腺瘤可能.
基层作业队的党建工作是我国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基础,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在我国党组织建设中起着重要的领导和组织作用,基层作业队的党组织建设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我国党
高校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高校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使用或者是以某种形式投资来获取收益的各种资产,高校国有资产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或者其它社会团体的
通过实施全面艺术的普及活动,能够让人们获得更多的文化享受.通过开展文化普及活动,能让群众汲取丰富的文化知识,提升社会文化发展的高度.经过网络调查发现,基层群众对文化的
围绕提升中层干部的履职尽责本领这一课题,笔者对当前中层干部的履职尽责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从如何明确定位、提升能力、完善机制等方面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论证研究.rn一
期刊
一、激发兴趣,饱满情绪——精神之旅的前奏rn小学生阅读的心理期待是有所选择的,那些生动、形象、曲折的情节会永远吸引着他们.而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
工程造价是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经营利润的重要因素,而经营利润决定着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施工企业的经营的需求,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
校企合作下现代学徒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深化工学结合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为例,从校企合作途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组织与管理、建立健
在水泥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可以体现出良好的性能,所以外加剂在水泥混凝土中被广泛采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水泥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的分类及性能与一些常易出现的问
紧追权是国际法规定的旨在维护沿海国的海洋权益的一项海洋执法权,是指沿海国家的海上执法部门,当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外国的船舶,在本国海域(具有管辖权的水域)中,违反了本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