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质休水泥化学复合灌浆精细控制技术

来源 :水利水电快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k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果概况
  水利水电工程多位于高山峡谷,地质条件复杂,常遭遇不良地质体、微细裂隙发育等复杂岩体。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针对上述复杂地质体防渗加固补强处理的技术难题,以重大水利水电工程为背景,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开展了对高性能灌浆材料、水泥一化学复合灌浆精细控制技术和配套的化学灌浆设备的研究与应用。
  该技术成功解决了传统防渗加固技术在浸润渗透效果差、水下固化时间不可控、材料与设备不匹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灌浆材料和设备的链式研发,利用材料粘度、胶凝时间和灌浆压力等多参数联合调节,成功研发水泥一化学复合灌浆精细控制技术,实现了有压水和动水条件下低渗性(渗透系数低至10_8 cm/s量级)不良地质体和混凝土缺陷(微米级)的有效处理,形成完善了水利水电工程不良地质体和混凝土缺陷防渗加固处理的系统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埋深、长距离水工输水建筑物的抗渗稳定性,全面提高严苛条件下水工地下建筑物服役寿命。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和技术相比,该技术成功解决了复杂地质体防渗补强处理相关的重大技术难题,消除工程安全隐患,保障工程安全运行和工程效益发挥。目前,该项技术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被列入《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和《全国水利系统优秀产品招标重点推荐目录》,获得水利先进实用技术推广证书。经水利部国科司组织鉴定,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关成果获省部级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
  技术创新
  1.研发出适用于防渗堵漏补强的4H环氧树脂灌浆材料
  针对复杂岩体难以有效浸润、固结的难题,通过对环氧树脂材料主剂改性,固化剂中改性高分子胺替代小分子多元胺等分子结构调控手段,制备了环保性较好的活性稀释剂及固化剂体系,用以取代中等毒性的糠醛一丙酮稀释体系。材料具有高强度(抗压强度80MPa以上)、高浸润渗透性(初始粘度低至6mPa-s,与岩体接触角低至0°)、胶凝时间大范围精确可调(2h~106h)、水下固结性能好(湿粘接强度大于4MPa)和环保无毒(LD50>5000mg/kg)等性能。
  2.研发了适用于复杂地质体的水泥一化学复合灌浆精细控制技术,建立了复杂地质条件下不良地质体防渗补强处理的系统解决方案。
  针对复杂岩体、微细裂隙发育等特性,提出了“同孔复合”灌浆工艺,形成了“逐级快速升压”的材料粘度、胶凝时间和灌浆压力等多工艺参数联合调节的水泥一化学复合灌浆精细控制技术。
  3.研制了新型的化学灌浆泵及配套设备
  根据浆材特点及现场地质情况研发了可自动精确计量、高压动态流量控制、手自一体的新型化学灌浆泵以及与之配套的快速、均匀混合的静态真空混合器等设备,形成了成套灌浆工艺系统。
  推广应用
  成果在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江垭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南方电网抽水蓄能电站等多个重点水利水电工程得到成功应用,均获得良好效果,取得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保障了多个国家重点工程安全运行和工程效益发挥,研发了系列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形成了复杂水工岩体防渗补强系统解决方案,促进了行业科技进步,推动了学科发展;形成了行业标准,培养了博士和硕士15名以及一批工程技术人才。成果适用于西南地区复杂岩体的处理,同时也可推广应用到交通、矿山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峡工程断层破碎带处理
  江垭电站大坝7、8坝段坝基溶蚀带防渗处理补强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穿黄隧洞防渗加固
  丹江口大坝溢流坝边墩横缝漏水应急处置
  溪洛渡水电站坝基玄武岩层间层内错动带防渗补强
  向家坝水电站坝基砂岩挠曲核部破碎带防渗补强
  广东清远抽水蓄能电站水道系统花岗岩V类围岩防渗补强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岔管花岗岩围岩灌浆处理
  湛江国家石油储备地下洞库工程防渗加固
  乌东德水電站右岸灌浆平洞B类角砾岩和风化白云岩防渗补强
其他文献
亚马孙河流域是今后巴西水电开发的最前沿,然而,气候变化和森林砍伐对水循环的影响会改变河川径流,从而影响流域水电开发。对亚马孙河支流塔帕若斯( TapajOs)河流域最大的大坝群(已建和规划)网络受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该流域水电资源占巴西潜在水电开发总量的近50%。研究结果表明:受到气候变化和森林砍伐影响,流域水文条件发生变化,使电站实现最大日发电量的时期推后22-29 d,导致季节性供电与电力需求
期刊
河流改道是沖积平原河流地形地貌发生的一种剧变。河流改道难以被直接观察,但改道可能引发大洪水,而且,从地质年代尺度上看,河流改道会产生绝大多数的河床演变、河流地貌学记录和证据。河流改道的形式包括河流重走古河道形成新的河道以及新的汊道发育。为了对河流改道进行量化研究,对与河流改道相关的现代冲积平原扰动变化进行观测。对安第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新几内亚地区63次河流改道研究表明:河流改道的形式与河道地形
期刊
2020年3月,安哥拉能源水利部部长若奥·巴普蒂斯塔·博尔热斯(Joao Baptista Borges)宣布,安哥拉政府与纳米比亚政府共同签署了一份双边协议,计划在流经两国边界的库内纳( Cunene)河上建设贝恩斯( Bavnes)水电站。该协议的签署将有助于尽快按既定时间表启动公开招标程序,选定项目承建方。电站将为两国带来巨大效益,因此需严格遵守协议中的项目进度节点,以确保工程按时交付。  
期刊
雪山積雪是巨大的天然水库,对积雪融化的研究可以预测季节性径流变化,为可能发生的水文干旱起到预警作用。然而,由于未来降雨中降雪的占比降低,通过上述方式预测干旱将愈加困难。利用28个气象模型进行降维水文模拟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西部历史上主要受积雪融化影响的地区,在21世纪中期( 2036-2065年),通过积雪预测季节性干旱能力降低的区域占69%;到21世纪末(2070-2099年),这一比例将增
期刊
21世纪北美西南部(SWNA) 的严重持续干旱引发了对其与中世纪大干旱的对比讨论,并引起人类活动对气候娈化影响作用的思考。利用水文模型和新的1200 a树木年轮重建的夏季土壤含水率表明,2000-2018年北美西南部大干旱是白公元800年以來第二干旱的19 a,仅次于1500年代末的大干旱。2000-2018年的土壤含水率表现出大干旱的轨迹特征,且受到自然因素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气候变化的叠加影响。
期刊
策划编辑 唐湘茜 张骏 刘伟 邓晶  成果概况  “水旱灾害防御决策支持系统”由长江信达软件技术(武汉)有限责任公司研发。该系统围绕防汛过程中的业务设计、模型计算、交互展现等关注点,将二三维GIS、水利模型与防汛业务相融合,打造成一套集防洪形势分析、水情预报、洪水推演、防洪调度、洪水风险分析、洪灾应急响应等功能于一体的应用系统,为防汛减灾提供专业、快速、准确的决策支持,促进态势监控、辅助决策和指挥
期刊
策划编辑 唐湘茜 万艳雷 陈浩  成果概况  引调水工程水污染应急处置技术及决策支持系统由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该系统通过全面分析总结国内外饮用水源地发生的突发水污染事件案例,构建了水污染应急处置技术库和应急处置技术筛选指标体系及模型,以水质模型、预警技术以及GIS技术为支撑,建立了基于B/S和C/S混合构架可视化系统平台,并配备轻度污染流动水体应急处置装备,实现了集水质安全信
期刊
摘要:牛栏江一滇池补水工程的投运对于治理滇池水污染、改善滇池水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补水效益明显,而其水源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是发挥补水效益的关键。全面调查了工程投运以来牛栏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现状,指出了工程所面临的工业、农业、生活污染等对取水水源水质的影响,并相应提出了划定水源保护区、建立完善区际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水利监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力度等治理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水质状况
期刊
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水务部门( WaterN-SW)委托,澳大利亞雪山工程公司(SMEC)将与EMM工程咨询公司合作,共同推进顿格万(Dun-gowan)大坝和摩尔河(Mole River)大坝工程建设。作为新南威尔士洲重点基础设施工程,这两座大坝将在加强水资源安全保障、防洪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WaterNSW一直积极推进大坝建设进程。  顿格万大坝工程项目包括现有坝体加高加宽,以增强皮尔谷
期刊
摘要: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和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必要途径。以彭阳县智慧人饮工程为例,概述了该县供水现状及问题,探讨了基于“互联网+”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管服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改革方案实施后,该县实现了“互联网+人饮”供水管理服务模式从水源到用户全覆盖,达到城乡饮水“同源、同质、同网”,实现了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该工程促进了彭阳县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