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 执者 达者——兼论古典诗文中“渔父”意象的形成

来源 :社科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g198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深受《楚辞》影响,他对《楚辞》的接受是全方位的。文章以柳宗元《设渔者对智伯问》、《江雪》、《渔翁》三篇诗文中的渔父形象为研究对象,分析论证柳宗元接受《楚辞》的表现。同时,借对"渔父"这一文学意象产生和形成过程的探讨,总结归纳出中国古代文学意象的形成呈链式结构,不同时代关键作家的作用恰似构成链条的各个环节。
其他文献
网络著作侵权案件中,收集保全证据是诉讼的关键所在。网络证据与传统的证据相比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性,网络证据的这些特性为网络证据的保全公证提供了条件。在刑事诉讼领域尽
以老龄化社会背景作为切入点,站在老龄群体需求的立场分析考量,最大限度地完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本文通过分析老龄人对公共交通系统设施的满意度,结合老龄人群生理、心理等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而对恶化的水资源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迫切的需要一种
“渔父”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渔父”文化主要基因源于道家《庄子》一书。“渔父”作为文化符码,包涵多重文化意义,而其要义是对心灵的关怀与探索。“
肖邦是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降E大调夜曲OP9 NO2是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风格相结合的重要代表作品。肖邦给予了《降E大调夜曲》优美的内涵和外在的光芒,整体风格上清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