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下心脏矫治术中地氟醚-NO对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肺的保护作用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eW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心脏矫治术中吸入地氟醚-NO对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肺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CON组)、地氟醚组(DES组)、NO组(NO组)及地氟醚+NO组(DES+NO组).DES组在肺动脉导管置入后吸入地氟醚1~1.3 MAC直至转流前(约40 min),NO组在相同时段吸入10~20 ppm NO,DES+NO组在相同时段吸入地氟醚与10~20 ppm NO.在开胸后5min(T0)、转流前5min(T1)、转流开始后5min(T2)以及手术结束时(T3)各时点分别记录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压(PAP)、气道峰压(Ppeak)和呼吸系统总顺应性(Crs),在T0、T3时点分别抽取动脉血测定高铁血红蛋白(MetHb)、血浆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sICAM-1)和丙二醛(MDA)浓度以及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结果与T0相比,T1~3时NO组和DES+NO组PAP降低;T3时CON组Ppeak升高,Crs及PaO2降低(P<0.01),DES组PaO2降低但Ppeak、Cr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O组和DES+NO组Ppeak、Crs和Pa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ON组相比,T3时NO组和DES+NO组Ppeak降低,Crs及PaO2增高(P<0.05).与T0相比,T3时CON组sICAM-1、XOD和MDA水平均升高;T3时DES组、NO组和DES+NO组上述指标均低于CON组.结论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矫治术中,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转流前吸入地氟醚与NO,不仅可降低肺动脉压,还可通过抑制全身炎性反应及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肺损伤。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