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中国的电影制片厂里,八一电影制片厂是一家历史较长、好片如潮、影响巨大的电影制片厂。如今,它已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
回顾八一厂的建厂历史,许多人是值得大书特书一笔的,胡介民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八一厂筹备期间担任筹备处秘书长,建厂之后担任分管生产技术和行政、人事、财务、外事等方面工作的副厂长,可谓是八一厂的一位奠基者,同时也见证了八一厂从诞生到辉煌。
戎马生涯12年
胡介民原名胡锺洋,1917年5月28日出生于地处陕南的汉阴县。他从小天资聪慧,勤奋好学,1931年在县立高等小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相继考入省立兴安师范、省立安康中学高中部就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按照胡介民当时的条件,完全可以继续上大学深造,但他目睹民族危亡、山河破碎,便毅然决然地于当年走出校门,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参加革命,并于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到延安后,胡介民进入陕北公学;1938年又进入抗日军政大学,为第四期一大队二支队四中队学员,并担任班长;学习期满后,被分配到新四军河南确山竹沟留守处教导大队任副中队长,后又奉调到新四军游击支队(后改为新四军四师)。由于他是当时极为稀缺的“文化人”,曾相继担任支队政治部青年先锋队(即宣传队)队长、连政治指导员、支队政治部政治指导员、支队政治部宣传部文化娱乐科科长、师直属队俱乐部主任、县大队副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宣传教育股长和营政治教导员等职。
当时一位名叫王彦的新四军战士,在《难忘抗大岁月》一文中回忆自己随广西学生军到达皖北新四军根据地的情景时,曾这样写道:“我们到达六支队后休整了两天,支队领导专为我们召开了欢迎晚会,参加晚会的有司、政机关100多人,晚会开得十分热烈、活泼、欢畅。支队直属队俱乐部主任胡介民指挥唱歌,还搞啦啦队互相拉歌,高唱抗日救亡歌曲,会场一片欢腾。最后彭雪枫司令员兼政委讲话,热情洋溢地欢迎我们回新四军部队”——战争年代的胡介民就已显露出自己的文艺组织才能。
解放战争期间,胡介民继续南征北战,参加了震惊中外的泗县战役、宿北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曾任教导大队政治教导员和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以及师后勤处政治委员等职。1948年冬,在江苏泗阳大台口洪泽湖战斗中双脚因冻伤致成三等乙级伤残。
献身军影30年
解放后,胡介民先后担任南京警备司令部防空处政治委员、华东防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时过不到一年,便被调到一个与电影有关的新岗位,从此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建国初期,电影在我国远远没有普及。影片缺乏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乃是在绝大多数地区都没有电影放映队伍。为了发展电影放映事业,1950年中央在南京举办了电影放映训练班。由于学员中有400多名解放军学员,总政治部便选调胡介民担任训练班副主任。这个训练班对推动新中国的电影事业曾起到很大作用,一位来自青海省的学员后来在一篇回忆文章中作了这样的介绍——“南京电影放映人员训练班1950年6月至12月由文化部电影局在南京举办。全国大部分省市文化部门及部队、工会、中苏友好协会派出一千八百七十余人参加学习。白大方任主任,胡介民任副主任,郑伯璋任教务长,训练班师资由各专业单位及南京金陵大学电化教育系提供。结业后组建放映队六百个,从而使大陆电影放映队增加到七百个,为农村、工厂、部队电影放映工作奠定了基础”。
电影训练班结束后,胡介民被调到总政治部担任文化部电影处宣传发行科科长。时过不久,1951年3月,中央决定在军队建立电影制片厂,由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陈沂任筹备委员会主任,胡介民又被调任筹备处秘书长。如果说,胡介民与电影结缘是从仅限于技术层面的“电影放映”开始;那么,从此之后,便要与这个集编剧、导演、拍摄、剪辑和洗印等于一体,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电影制片”打交道了,这无疑对他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胡介民到任后,首先和筹备处人员根据上级要求,研究制定了“紧密结合军教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一面建设,一面生产。从小到大,稳步发展”的建厂方针;紧接着,便投入紧张的筹备工作。筹备阶段不仅要选厂址,盖房子,购置设备,还得进行业务建设,首先就是寻找电影专业人才。例如,当得悉我国外交战线的老前辈冀朝铸的弟弟冀志枫在美国学习过电影剪辑,当时刚从华东军大预科学习结业,准备去上海电影制片厂时,胡介民便亲自到冀朝铸门上,请求冀志枫改变主意,到筹建中的八一厂工作。
在多方引进电影专业人才的同时,胡介民还带领筹备处的10余人到北影厂学习,1952年又组团到原苏联和原捷克斯洛伐克的几家电影制片厂进行考察交流。著名电影艺术家田华在《我参与八一厂筹备》一文中曾回顾过这次难忘的考察:“1952年夏天,有一个军队电影代表团组建,由虞棘同志为团长,胡介民同志为秘书长,成员有沈西蒙、李长华和我,还有两位翻译。组建军队电影代表团目的有二:1.宣传中国军队电影;2.到捷克斯洛伐克军队电影厂参观、学习”;“后来军队代表团又到苏联的列宁格勒访问、座谈。我们参观了莫斯科电影厂,与电影学院的友人座谈,看他们演员从何来,到何处去”。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1952年8月1日,制片厂正式成立,厂名为“解放军电影制片厂”,1956年1月又更名为“八一电影制片厂”。胡介民从建厂之初担任副厂长,到1984年离休,30多年一直没有离开过八一厂——他几乎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军队电影事业。1955年,他被授予上校军衔,1963年晋升为大校,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荣誉勋章。
八一厂在建设过程中,还得到中央首长的关心和支持;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董必武副主席,以及陈毅外长等曾亲临八一厂视察指导。尤其是周总理,虽然日理万机,忙于政府事务,却一直记挂着这家新生的军队电影制片厂;为了让八一厂有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每逢与电影有关的政府外事活动,总让八一厂派员参加;久而久之,也就和胡介民熟识了。有一次,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完外宾后,特地跟应邀前来参加会见的胡介民握了握手,并诙谐地说:“你也是‘外宾’啊!”
高风亮节到晚年
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胡介民一直保持了清正廉洁、严于律已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与生活作风。“文革”中八一厂作为“重灾区”,胡介民首当其冲地受到冲击,被关进牛棚,遭受迫害,以致身患癌症;其家人也受到株连,妻子由于没有接受组织上要求与他“划清界限”并离婚的意见,而被所在部队降职降级,复员到地方当工人。尽管如此,胡介民仍然坚持正义,顽强生活,经受住了考验,赢得部队首长、战友和群众的广泛好评,被誉为“从书斋里面走出的优秀军人”。
离休后,胡介民一直坚持读书学习,关心国家大事,书桌上总是堆满了各种书籍报刊。他虽然是八一厂和军队电影事业奠基者中唯一健在的元老级人物,但从不居功自傲;谈及往事,总是把功劳记在当年和自己并肩战斗过的老首长和老战友身上。2002年建厂50周年时,《中外军事影视》杂志约请他写文章回忆自己参与八一厂建设的经历,他却以“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诞生——对几位奠基者的回忆”为题,以亲历者的身份,回顾了陈播、司徒慧敏、唐瑜、王苹和夏国瑛等几位奠基者的业绩和贡献,只将自己名列其中,做了简要的记述。
时过10年,今年八一厂又迎来了建厂60周年。胡介民此时想到的依然是为八一厂做出贡献的老首长和老战友,于是,他又以95岁高龄,与战友共同回忆撰写了一篇纪念老首长陈沂的文章,以“陈沂创办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日日夜夜”为题在《中外军事影视》杂志上发表,详细记述了时任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八一厂筹备委员会主任陈沂在建厂初期的丰功伟绩。
为纪念八一厂成立60周年,《中华儿女》杂志不久前曾刊登了一组文章。受此启发,作者本想采访胡介民本人,鉴于他近期住院治疗,不便打扰,便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了这篇文章,以此送上对他最诚挚的祝福。
责任编辑 王海
回顾八一厂的建厂历史,许多人是值得大书特书一笔的,胡介民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八一厂筹备期间担任筹备处秘书长,建厂之后担任分管生产技术和行政、人事、财务、外事等方面工作的副厂长,可谓是八一厂的一位奠基者,同时也见证了八一厂从诞生到辉煌。
戎马生涯12年
胡介民原名胡锺洋,1917年5月28日出生于地处陕南的汉阴县。他从小天资聪慧,勤奋好学,1931年在县立高等小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相继考入省立兴安师范、省立安康中学高中部就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按照胡介民当时的条件,完全可以继续上大学深造,但他目睹民族危亡、山河破碎,便毅然决然地于当年走出校门,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参加革命,并于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到延安后,胡介民进入陕北公学;1938年又进入抗日军政大学,为第四期一大队二支队四中队学员,并担任班长;学习期满后,被分配到新四军河南确山竹沟留守处教导大队任副中队长,后又奉调到新四军游击支队(后改为新四军四师)。由于他是当时极为稀缺的“文化人”,曾相继担任支队政治部青年先锋队(即宣传队)队长、连政治指导员、支队政治部政治指导员、支队政治部宣传部文化娱乐科科长、师直属队俱乐部主任、县大队副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宣传教育股长和营政治教导员等职。
当时一位名叫王彦的新四军战士,在《难忘抗大岁月》一文中回忆自己随广西学生军到达皖北新四军根据地的情景时,曾这样写道:“我们到达六支队后休整了两天,支队领导专为我们召开了欢迎晚会,参加晚会的有司、政机关100多人,晚会开得十分热烈、活泼、欢畅。支队直属队俱乐部主任胡介民指挥唱歌,还搞啦啦队互相拉歌,高唱抗日救亡歌曲,会场一片欢腾。最后彭雪枫司令员兼政委讲话,热情洋溢地欢迎我们回新四军部队”——战争年代的胡介民就已显露出自己的文艺组织才能。
解放战争期间,胡介民继续南征北战,参加了震惊中外的泗县战役、宿北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曾任教导大队政治教导员和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以及师后勤处政治委员等职。1948年冬,在江苏泗阳大台口洪泽湖战斗中双脚因冻伤致成三等乙级伤残。
献身军影30年
解放后,胡介民先后担任南京警备司令部防空处政治委员、华东防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时过不到一年,便被调到一个与电影有关的新岗位,从此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建国初期,电影在我国远远没有普及。影片缺乏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乃是在绝大多数地区都没有电影放映队伍。为了发展电影放映事业,1950年中央在南京举办了电影放映训练班。由于学员中有400多名解放军学员,总政治部便选调胡介民担任训练班副主任。这个训练班对推动新中国的电影事业曾起到很大作用,一位来自青海省的学员后来在一篇回忆文章中作了这样的介绍——“南京电影放映人员训练班1950年6月至12月由文化部电影局在南京举办。全国大部分省市文化部门及部队、工会、中苏友好协会派出一千八百七十余人参加学习。白大方任主任,胡介民任副主任,郑伯璋任教务长,训练班师资由各专业单位及南京金陵大学电化教育系提供。结业后组建放映队六百个,从而使大陆电影放映队增加到七百个,为农村、工厂、部队电影放映工作奠定了基础”。
电影训练班结束后,胡介民被调到总政治部担任文化部电影处宣传发行科科长。时过不久,1951年3月,中央决定在军队建立电影制片厂,由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陈沂任筹备委员会主任,胡介民又被调任筹备处秘书长。如果说,胡介民与电影结缘是从仅限于技术层面的“电影放映”开始;那么,从此之后,便要与这个集编剧、导演、拍摄、剪辑和洗印等于一体,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电影制片”打交道了,这无疑对他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胡介民到任后,首先和筹备处人员根据上级要求,研究制定了“紧密结合军教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一面建设,一面生产。从小到大,稳步发展”的建厂方针;紧接着,便投入紧张的筹备工作。筹备阶段不仅要选厂址,盖房子,购置设备,还得进行业务建设,首先就是寻找电影专业人才。例如,当得悉我国外交战线的老前辈冀朝铸的弟弟冀志枫在美国学习过电影剪辑,当时刚从华东军大预科学习结业,准备去上海电影制片厂时,胡介民便亲自到冀朝铸门上,请求冀志枫改变主意,到筹建中的八一厂工作。
在多方引进电影专业人才的同时,胡介民还带领筹备处的10余人到北影厂学习,1952年又组团到原苏联和原捷克斯洛伐克的几家电影制片厂进行考察交流。著名电影艺术家田华在《我参与八一厂筹备》一文中曾回顾过这次难忘的考察:“1952年夏天,有一个军队电影代表团组建,由虞棘同志为团长,胡介民同志为秘书长,成员有沈西蒙、李长华和我,还有两位翻译。组建军队电影代表团目的有二:1.宣传中国军队电影;2.到捷克斯洛伐克军队电影厂参观、学习”;“后来军队代表团又到苏联的列宁格勒访问、座谈。我们参观了莫斯科电影厂,与电影学院的友人座谈,看他们演员从何来,到何处去”。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1952年8月1日,制片厂正式成立,厂名为“解放军电影制片厂”,1956年1月又更名为“八一电影制片厂”。胡介民从建厂之初担任副厂长,到1984年离休,30多年一直没有离开过八一厂——他几乎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军队电影事业。1955年,他被授予上校军衔,1963年晋升为大校,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荣誉勋章。
八一厂在建设过程中,还得到中央首长的关心和支持;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董必武副主席,以及陈毅外长等曾亲临八一厂视察指导。尤其是周总理,虽然日理万机,忙于政府事务,却一直记挂着这家新生的军队电影制片厂;为了让八一厂有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每逢与电影有关的政府外事活动,总让八一厂派员参加;久而久之,也就和胡介民熟识了。有一次,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完外宾后,特地跟应邀前来参加会见的胡介民握了握手,并诙谐地说:“你也是‘外宾’啊!”
高风亮节到晚年
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胡介民一直保持了清正廉洁、严于律已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与生活作风。“文革”中八一厂作为“重灾区”,胡介民首当其冲地受到冲击,被关进牛棚,遭受迫害,以致身患癌症;其家人也受到株连,妻子由于没有接受组织上要求与他“划清界限”并离婚的意见,而被所在部队降职降级,复员到地方当工人。尽管如此,胡介民仍然坚持正义,顽强生活,经受住了考验,赢得部队首长、战友和群众的广泛好评,被誉为“从书斋里面走出的优秀军人”。
离休后,胡介民一直坚持读书学习,关心国家大事,书桌上总是堆满了各种书籍报刊。他虽然是八一厂和军队电影事业奠基者中唯一健在的元老级人物,但从不居功自傲;谈及往事,总是把功劳记在当年和自己并肩战斗过的老首长和老战友身上。2002年建厂50周年时,《中外军事影视》杂志约请他写文章回忆自己参与八一厂建设的经历,他却以“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诞生——对几位奠基者的回忆”为题,以亲历者的身份,回顾了陈播、司徒慧敏、唐瑜、王苹和夏国瑛等几位奠基者的业绩和贡献,只将自己名列其中,做了简要的记述。
时过10年,今年八一厂又迎来了建厂60周年。胡介民此时想到的依然是为八一厂做出贡献的老首长和老战友,于是,他又以95岁高龄,与战友共同回忆撰写了一篇纪念老首长陈沂的文章,以“陈沂创办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日日夜夜”为题在《中外军事影视》杂志上发表,详细记述了时任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八一厂筹备委员会主任陈沂在建厂初期的丰功伟绩。
为纪念八一厂成立60周年,《中华儿女》杂志不久前曾刊登了一组文章。受此启发,作者本想采访胡介民本人,鉴于他近期住院治疗,不便打扰,便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了这篇文章,以此送上对他最诚挚的祝福。
责任编辑 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