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后习题作为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之一,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与“苏教版”教材相比,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题干表述的具体使教学目标指向更清晰,练习设计的层次性使思维训练更高效,联读任务的安排使阅读素养提升有路径。通过挖掘部编本教材课后习题的新特征,笔者提出课前定向、课中活动和课后拓展的相关策略,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教材展开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自2017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始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之后,新旧版本的比较就一直在继续。部编本语文教材虽然有较大改动,但还是在原有其他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课后习题作为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之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实现知能转化,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后习题还是教师确定教学重难点的重要依据,对语文教学目标的落实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笔者在这里将部编本教材和苏教版教材的课后习题进行比较,以便发现部编本教材课后习题的新特征,并提出相关使用策略,从而帮助师生更加有效地使用这套新教材。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特征
(一)题干表述的具体使教学目标指向更清晰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题干的表述上更加具体,使教学目标的指向更加明晰,这里以朗读素养的训练为例。朗读是常见的阅读教学方法之一,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一共有22篇课文,其中有11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朗读,朗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纵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除了少数课文习题中指出“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之外,在大部分课后习题中都没有對学生的朗读训练提出要求,而部编本教材不仅在表述上由单一走向多元,而且还对朗读进行指导性的提示。现将两套教材部分相同文章的课后习题进行比较,如表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部编本教材在题干的表述上更加具有指向性,强调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另外,部编本教材还对学生的朗读进行了指导,这也就提示教师朗读不是为了读而读,需要对学生进行朗读方面的训练,补充朗读的基本常识,例如重音、停顿、语调等方面,让学生真正能够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部编本教材课后习题表述的改变,让教学重难点更加突出,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文本,有针对性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二)练习设计的层次性使思维训练更高效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将苏教版的“探究练习”改为“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两个板块。这不仅是形式上的量变,也是内容上的质变。“思考探究”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主要围绕课文内容、作者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设置题干;“积累拓展”是在“思考探究”基础上,即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一方面强调学生对课文中好词好句的积累、赏析,另一方面强调拓展训练,安排了仿写、改写、续写、角色朗读、实践活动、比较阅读等任务。这两个板块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练习设置的层次性和渐进性,由课内到课外延伸拓展,由文本内容的把握到语言文字以及课外阅读的积累。这样的设置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由内而外、由浅入深,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技能,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渐进式思维以及探究思维的发展。
(三)联读任务的安排使阅读素养提升有路径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非常重视课外阅读,除了“名著导读”外,在将近40篇课文的课后习题中也安排了大量的联读任务。所谓联读,就是教师选取一篇课文作为例子进行课内精读,然后再根据选文或者选文延伸出来的议题选择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拓展阅读。通过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其他文章,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养成参读相关文章的阅读习惯。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学生离开社会仍然要阅读,所以课外阅读就是要培养学生日后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使用对策
(一)课前定向,做引导
1.教师利用课后习题进行备课,确定教学重难点
课后习题是语文教材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辅助工具。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课后习题的作用,认真研究课后习题,从而利用课后习题为自己的教学服务。部编本的课后习题在设置上具有层次感,由浅入深,围绕着“形
【关键词】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自2017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始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之后,新旧版本的比较就一直在继续。部编本语文教材虽然有较大改动,但还是在原有其他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课后习题作为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之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实现知能转化,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后习题还是教师确定教学重难点的重要依据,对语文教学目标的落实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笔者在这里将部编本教材和苏教版教材的课后习题进行比较,以便发现部编本教材课后习题的新特征,并提出相关使用策略,从而帮助师生更加有效地使用这套新教材。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特征
(一)题干表述的具体使教学目标指向更清晰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题干的表述上更加具体,使教学目标的指向更加明晰,这里以朗读素养的训练为例。朗读是常见的阅读教学方法之一,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一共有22篇课文,其中有11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朗读,朗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纵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除了少数课文习题中指出“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之外,在大部分课后习题中都没有對学生的朗读训练提出要求,而部编本教材不仅在表述上由单一走向多元,而且还对朗读进行指导性的提示。现将两套教材部分相同文章的课后习题进行比较,如表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部编本教材在题干的表述上更加具有指向性,强调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另外,部编本教材还对学生的朗读进行了指导,这也就提示教师朗读不是为了读而读,需要对学生进行朗读方面的训练,补充朗读的基本常识,例如重音、停顿、语调等方面,让学生真正能够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部编本教材课后习题表述的改变,让教学重难点更加突出,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文本,有针对性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二)练习设计的层次性使思维训练更高效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将苏教版的“探究练习”改为“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两个板块。这不仅是形式上的量变,也是内容上的质变。“思考探究”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主要围绕课文内容、作者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设置题干;“积累拓展”是在“思考探究”基础上,即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一方面强调学生对课文中好词好句的积累、赏析,另一方面强调拓展训练,安排了仿写、改写、续写、角色朗读、实践活动、比较阅读等任务。这两个板块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练习设置的层次性和渐进性,由课内到课外延伸拓展,由文本内容的把握到语言文字以及课外阅读的积累。这样的设置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由内而外、由浅入深,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技能,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渐进式思维以及探究思维的发展。
(三)联读任务的安排使阅读素养提升有路径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非常重视课外阅读,除了“名著导读”外,在将近40篇课文的课后习题中也安排了大量的联读任务。所谓联读,就是教师选取一篇课文作为例子进行课内精读,然后再根据选文或者选文延伸出来的议题选择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拓展阅读。通过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其他文章,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养成参读相关文章的阅读习惯。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学生离开社会仍然要阅读,所以课外阅读就是要培养学生日后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使用对策
(一)课前定向,做引导
1.教师利用课后习题进行备课,确定教学重难点
课后习题是语文教材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辅助工具。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课后习题的作用,认真研究课后习题,从而利用课后习题为自己的教学服务。部编本的课后习题在设置上具有层次感,由浅入深,围绕着“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