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躺在“黑色黄金”上的兴仁县,发生了“巨变”,不仅水源面临枯竭,不少山体也出现开裂的情况。
兴仁县以丰富的煤炭、黄金资源而闻名。在全县90%的广大地域内,蕴藏着的煤炭保有储量为21亿吨,远景储量超过45亿吨,被列为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但由于多年的开采过度,这里的山体已经出现了断裂和崩塌。
地表出现的“巨变”
作为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贵州省兴仁县是一个躺在“黑色黄金”上的地方。近几年,这里的地表也明显的出现了“巨变”,不仅水源面临枯竭,不少山体也出现开裂的情况。在危家寨组的一面山体裂变很明显,有半匹山坡已垮塌,断面形成了10多米高的落差,山体上最长的裂缝长达数百米,最深处达一两米,不少山体裂缝宽达数十厘米,行人和牛马不小心即可掉落进裂缝沟内。
“两年前,我们就发现老鹰山开始出现裂缝,一条裂缝长达数公里,并延伸到村庄,而现在是老鹰山山体已开始断裂崩塌,我们不知灾难会发展到何种情况。”鸡场坪村危家寨组村民汤邦一说。
随着山体崩塌,不少村民准备迁移,“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老鹰山下,已经有300多年了,老鹰山突然发生垮塌,这主要是煤矿开采所致。”该村村民尚光亮说,山上滚落下来的石头都滚到了村民的房屋后。“我家离危岩最近,前不久山体崩塌,我也是很担心,一旦危岩垮塌,我的房屋就会被埋了。”
孩子上学走险路
“我们村民十分的重视教育,每年村民们都会对道路进行整治、维修,方便学生上学。随着煤矿的开采,道路垮塌处太多,很多路段基本已经没有了路,我们以多次组织村民进行维修,但垮塌得越来越严重,已经无法修复。”一位村里的老师气愤地说。
“1975年,我们村民组为了生产运输方便,组织群众投工投劳,由本组修至猪场坝白岩脚的便民马路。随后的几年中,我们又多次组织群众投工投劳进行维修,先后投工投劳公路总造价在10万元以上。”中锣组的一村民说,2005年,振兴煤矿不与村委会和组里的干部群众协商,即强行将这段路占为该矿的运输线,致使该路损毁严重,群众的运输车辆难以通行,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虽然,镇政府领导曾多次告诫该煤矿,与村民的问题未协调好,不得从自行搬运材料,但该煤矿依然我行我素。
在山坡上的一段道路上,刘胜刚老师正在趁孩子放中午学的时间,挥动锄头修路。“煤矿的开采,导致学生上学的路道太难走了。”刘老师说。为此,学校为了减少孩子流失,每天,几名老师都会杠着锄头来上课,放学回家时,对自己“责任区”的学生上学道路进行整修。
据了解,当地山坡上的道路已开裂、垮塌,不少必经此路的学生都得手拉手、缓慢行走在山间的小路上。
官员忌谈煤矿业
煤炭工业是兴仁县的支柱产业,也是当地的第一大产业及财政支撑,此外,兴仁县也是贵州有名的产金大县,其黄金远景储量超过100吨。
兴仁县的煤矿之多,可以从当地一条新闻窥见一斑:兴仁县下山镇境内无烟煤矿区的茅坪、放马坪等多处发生煤炭自燃,已经燃烧了20年,估计已烧掉了优质煤近亿吨。
至于目前兴仁县有多少家煤矿?其中非法煤矿有多少家?已经关闭了多少家非法煤矿?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煤炭管理局也不清楚,更无法确认究竟有多少家非法煤矿。
虽然当地政府加大了对非法煤矿的整治和关闭、炸毁力度,但是,非法煤矿依旧难以遏制。公开的信息显示,2005年1至8月,贵州省兴仁县发生煤矿事故12起,死亡25人,其中无证非法煤矿发生的事故8起,死亡16人,特别是7月至9月初,该县已连续发生3起重大事故,死亡15人。
百姓利益无小事
过渡开采引发了种种险情,已引起各级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潘家庄镇党委书记陈朝洪称,大山垮塌淹没村民的土地,已经每亩按照420元钱一年的补助标准发放给村民;煤矿的开采,给村民饮水带来极大的不便,政府已经多次和煤矿协调,要求矿方为村民安装水管。(截稿前还未安装)
尽管有种种举措,但当地人民依然过着忧心忡忡的日子。
煤矿的开采,造成了村民的房屋开裂、下陷,饮水干枯,村民过着担心受怕的日子,生活用水都得到几公里外去挑……这样的事实,让我们想起一句话:“百姓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如天”。
事实上,山体开裂后政府有关领导来看后,到现在也没拿出解除的措施。潘家庄镇党委书记陈朝洪表示,村民房屋开裂、下陷是实,但政府真是无能为力。这样的回答让人无言以对,按照这位负责人的说法,兴仁县的环境问题恐怕不知道需要多少部门出文件、下措施才能得以整治。
在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和干部的口中,我们常能听到一句话,叫“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执政为民,”。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生动深刻的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具体落实。我们希望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能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
兴仁县以丰富的煤炭、黄金资源而闻名。在全县90%的广大地域内,蕴藏着的煤炭保有储量为21亿吨,远景储量超过45亿吨,被列为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但由于多年的开采过度,这里的山体已经出现了断裂和崩塌。
地表出现的“巨变”
作为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贵州省兴仁县是一个躺在“黑色黄金”上的地方。近几年,这里的地表也明显的出现了“巨变”,不仅水源面临枯竭,不少山体也出现开裂的情况。在危家寨组的一面山体裂变很明显,有半匹山坡已垮塌,断面形成了10多米高的落差,山体上最长的裂缝长达数百米,最深处达一两米,不少山体裂缝宽达数十厘米,行人和牛马不小心即可掉落进裂缝沟内。
“两年前,我们就发现老鹰山开始出现裂缝,一条裂缝长达数公里,并延伸到村庄,而现在是老鹰山山体已开始断裂崩塌,我们不知灾难会发展到何种情况。”鸡场坪村危家寨组村民汤邦一说。
随着山体崩塌,不少村民准备迁移,“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老鹰山下,已经有300多年了,老鹰山突然发生垮塌,这主要是煤矿开采所致。”该村村民尚光亮说,山上滚落下来的石头都滚到了村民的房屋后。“我家离危岩最近,前不久山体崩塌,我也是很担心,一旦危岩垮塌,我的房屋就会被埋了。”
孩子上学走险路
“我们村民十分的重视教育,每年村民们都会对道路进行整治、维修,方便学生上学。随着煤矿的开采,道路垮塌处太多,很多路段基本已经没有了路,我们以多次组织村民进行维修,但垮塌得越来越严重,已经无法修复。”一位村里的老师气愤地说。
“1975年,我们村民组为了生产运输方便,组织群众投工投劳,由本组修至猪场坝白岩脚的便民马路。随后的几年中,我们又多次组织群众投工投劳进行维修,先后投工投劳公路总造价在10万元以上。”中锣组的一村民说,2005年,振兴煤矿不与村委会和组里的干部群众协商,即强行将这段路占为该矿的运输线,致使该路损毁严重,群众的运输车辆难以通行,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虽然,镇政府领导曾多次告诫该煤矿,与村民的问题未协调好,不得从自行搬运材料,但该煤矿依然我行我素。
在山坡上的一段道路上,刘胜刚老师正在趁孩子放中午学的时间,挥动锄头修路。“煤矿的开采,导致学生上学的路道太难走了。”刘老师说。为此,学校为了减少孩子流失,每天,几名老师都会杠着锄头来上课,放学回家时,对自己“责任区”的学生上学道路进行整修。
据了解,当地山坡上的道路已开裂、垮塌,不少必经此路的学生都得手拉手、缓慢行走在山间的小路上。
官员忌谈煤矿业
煤炭工业是兴仁县的支柱产业,也是当地的第一大产业及财政支撑,此外,兴仁县也是贵州有名的产金大县,其黄金远景储量超过100吨。
兴仁县的煤矿之多,可以从当地一条新闻窥见一斑:兴仁县下山镇境内无烟煤矿区的茅坪、放马坪等多处发生煤炭自燃,已经燃烧了20年,估计已烧掉了优质煤近亿吨。
至于目前兴仁县有多少家煤矿?其中非法煤矿有多少家?已经关闭了多少家非法煤矿?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煤炭管理局也不清楚,更无法确认究竟有多少家非法煤矿。
虽然当地政府加大了对非法煤矿的整治和关闭、炸毁力度,但是,非法煤矿依旧难以遏制。公开的信息显示,2005年1至8月,贵州省兴仁县发生煤矿事故12起,死亡25人,其中无证非法煤矿发生的事故8起,死亡16人,特别是7月至9月初,该县已连续发生3起重大事故,死亡15人。
百姓利益无小事
过渡开采引发了种种险情,已引起各级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潘家庄镇党委书记陈朝洪称,大山垮塌淹没村民的土地,已经每亩按照420元钱一年的补助标准发放给村民;煤矿的开采,给村民饮水带来极大的不便,政府已经多次和煤矿协调,要求矿方为村民安装水管。(截稿前还未安装)
尽管有种种举措,但当地人民依然过着忧心忡忡的日子。
煤矿的开采,造成了村民的房屋开裂、下陷,饮水干枯,村民过着担心受怕的日子,生活用水都得到几公里外去挑……这样的事实,让我们想起一句话:“百姓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如天”。
事实上,山体开裂后政府有关领导来看后,到现在也没拿出解除的措施。潘家庄镇党委书记陈朝洪表示,村民房屋开裂、下陷是实,但政府真是无能为力。这样的回答让人无言以对,按照这位负责人的说法,兴仁县的环境问题恐怕不知道需要多少部门出文件、下措施才能得以整治。
在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和干部的口中,我们常能听到一句话,叫“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执政为民,”。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生动深刻的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具体落实。我们希望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能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