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换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国教育探索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sgh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转换法就是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在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但又是需要准确知道数据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从它导致的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它,或者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它。
  【关键词】转换法;物理教学;运用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个优秀的教者不是授给学生鱼,而是授给学生捕鱼的方法。给学生鱼他只能受益一顿或者一天,而渔却可以让学生受益一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更是这样。我们都知道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很多的重大发现都是科学家们在实验过程中偶然发现的。如奥斯特的“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 “电生磁”就是这样被人类发现;又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由一个苹果砸出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向逆时针的! 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他设计了一个碟形容器,里面灌满水,每当拔掉碟底的塞子,碟里的水也总是形成逆时针旋转的漩涡,这证明放洗澡水时漩涡朝左并非偶然,而是一种有规律的现象。著名的“谢皮罗现象”就这样问世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种机遇每个人都会遇到,但只有你抓住了,也才有了成为科学家的机会。所以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在教学生实验时,学生不仅仅会跟着老师做实验,重要的是会自主实验,更为重要的是掌握在实验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比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模型法”等等。有了这些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就为我们抓住机遇多增加了可能。现在就“转换法” 在初中物理学中的运用,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所谓转换法就是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在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但又是需要准确知道数据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从它导致的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它,或者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它。
  在初中物理力、声、热、电、光教学中使用转换法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力学中,最典型的就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当时物理学家托里拆利用玻璃管和水银槽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准确测出了大气压的值(当时大气压的值直接不好测量,托里拆利就用水银柱的高度来间接测量),但是当时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又看不见摸不着,不相信有大气压。作为当时马德堡市市长的奥托?冯?格里克和助手当众把这个黄铜的半球壳中间垫上橡皮圈;再把两个半球壳灌满水后合在一起;然后把水全部抽出,使球内形成真空;最后,把气嘴上的龙头拧紧封闭。这时,周围的大气把两个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人们才终于相信大气压的存在。奥托?冯?格里克正是利用了转换法达到了这种震撼的效果。他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压用抽成真空的两个半球要用16匹马才能拉开,形象的展示在人民的面前。在教授给学生“运动或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时,用眼睛看是看不出来的,不具有直观性,学生就不怎么理解,怎么办?我们就把能量转换成功(所以说能量的多少可以用功来度量)来认识,如:举得越高的锤头能让钉子钉得越深,就说明锤头做功的本领大,它的能量就越多。我们说风是由空气的流动形成的,但是空气不可见,可以从舞动的树叶中得知。在力学中还有许多利用转换法的例子就不一一例举了。
  在声学中,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时,看不见音叉发生了什么,但是把发声的音叉靠近泡沫小球,小球就会被弹开,通过泡沫小球的反应,就证明了音叉在振动,还有在发声的鼓面上放纸屑,也可以很直观的证明声音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这样通过转换法就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物体的振动,用直观可见的现象展现了出来。
  在热学中,很多学生都知道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氣,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通过转化成一些现象就可以很清楚的感知到。如:雾的出现,雾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烧开水时的白烟,也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还有吃冰棒时冰棒周围的白气等等。这些现象都是空气中存在大量水蒸气的有力证明。
  在电磁学中,我们知道电流有三大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可是电流无色无味,我们根本看不到。然而我们知道,当电流通过电灯时,灯泡会发热发光;电流通过电烤炉时,电烤炉会发热;当电流通过时电热毯会热乎等等。通过这些电流的热效应现象,就证明了电流确确实实就在我们的身边。蓄电池给它通上电后,它就蓄积了能量,给盐溶液通电后就发生电解,还有工业中的电镀等等,这些电流的化学效应也足以证明电流的存在。著名的奥斯特实验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电流的强弱影响着电磁铁磁性的大小,发电机和变压器周围存在很强的磁场。电流的三大效应恰好是电流存在的最好的诠释。同样,我们知道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确实存在于磁体周围。小磁针放在其他物体周围没有反应,但是放在磁体周围就发生偏转,而且成一定的规律排列,磁场就转换成小磁针的有序排列表现出来。探究电磁体磁性的强弱,可以转换成吸引铁钉的数目直观体现出来,磁性越强吸引铁钉的数目就越多。电磁学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转换法的应用非常广泛而有效。
  在光学中,在讲授光沿直线传播时,为了直观形象的展示光的直线传播时也大量采用了转换法,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形成。我们说月亮不是光源,这个不能让每个学生亲眼看到,但是月食的形成正好是月亮不是光源的最好证明。
  综上所述,转换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乃至其他学科中的运用甚至在生活中都是非常广泛有效的。它能把抽象的不易被人们直接感知的现象形象地展示在人们的眼前,让学生能切实感知到物理现象的可抓住,可发现性。物理学的平易近人,物理原来并不是那么神秘,它可被人发现,可被人理解,可被人掌握,可被人运用。
  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物理知识,更要教给学生研究物理的方法,“授之以渔”,让学生终生受益无穷。《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他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我们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探究习惯与能力,要培养学生在实验中的一种对物理的敏感,一种对物理敏锐的嗅觉,这样才能尽量与一些发现不是擦肩而过,而是紧紧咬住。怎么才能让学生养成自觉地用物理方法如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等等去探究物理现象呢?我有下面一些初浅的认识:
  一是心理学认为,学生有求动、求知、求趣、求异和求新等等心理特点,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连,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就在于创设与平常人们认知相反或者出乎意料的情景,刺激学生探求物理真像的好奇心和兴趣。而且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是,让学生始终保持这种兴趣,甚至养成一种习惯。
  二是引导学生思考。冷静理性思考,而且还要让这种思考更加深刻,怎样才能更有效利用物理方法揪出藏在现象背后的真像。
  三是让学生养成探究物理现象的习惯。勤于动手,主动探究,善于探究。
  四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对一些细节,要用心观察,对于老师没有讲到过的实验现象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要敏感。
  有效地利用转换法等研究物理的方法,可以让你更加轻松的事半功倍地驰骋在物理的海洋里,去探索更多的奥秘,去探寻真像的点点滴滴。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将本次教育改革定位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高度,充分关注了每一位学生,重提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就要求在教师角色、教学方式、教材处理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改变,才有利于創新性人才的培养,能够充分的实现素质教育这一目标。具体来讲,较以往的高中地理,地理新课程在以下几个方面有重大的突破:一、关于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理念;二、关于高中地理新教材;三、关于教学形式;四
期刊
【摘要】学校课堂教学,是实施探索教育的主渠道。教师更新观念,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意识的教学情境,质疑问难,以趣设疑,积极鼓励学生提问,同时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我们就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精神;培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
期刊
【摘要】小学科学教学,特别是边远农村小学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并非易事,在教学理念上要冲破“应试教育”照本宣科的方式,向素质教育转轨,创造有利实验环境,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创新的良好素质。结合农村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探究能力;培养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而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
期刊
【摘要】科学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轮轴的秘密就是让学生了解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在教学中,我做了积极的尝试,认真地准备实验的相关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改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引领;探寻;轮轴  《轮轴的秘密》是六年级科学课上册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中的第四课。教材首先通过回忆使用水龙头的经历开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观察水龙头的构
期刊
【摘要】在强烈倡导人文教育的大背景下,处于新课改前沿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唤醒学生的人文需要和人文追求、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将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伴随语文教育活动的始终。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性课堂  在强烈倡导人文教育的大背景下,处于新课改前沿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唤醒学生的人文需要和人文追求、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
期刊
【摘要】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化学教学;精讲多练;激发兴趣;质量提高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初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
期刊
【摘要】本文为“信息技术(必修课本)第三章第四节”教案设计。具体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背景分析;教学过程;教师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课题:下载信息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必修课本)第三章第四节  课时:1课时(40分钟)  1.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1)让学生掌握从网上下载图片,下载网页,下载文件,保存文字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在Intern
期刊
【摘要】模型方法是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它不仅可以应用于形成正确的理论,也有助于对各种具体现象、具体问题的研究。中学物理教材所叙述的许多物理现象,都是用模型来说明的。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对学生构造理想实验模型的能力训练,培养学生想象力和逻辑理论思维能力。  【关键词】物理模型 中学物理教学 抽象思维  1.物理模型及其分类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由于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贯穿整个小学数学的主线,是学生学习很多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之一。因此,计算能力的培养应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一、培养学生计算兴趣;二、培养学生口算能力;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四、培养估算能力。希望与大家共享。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体会  在
期刊
【摘要】本文从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性入手,根据自身的经历提出了几点建议,即阐述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方法以及思想方法、精选习题、利用教法、利用反思来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的关系,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达到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解题能力;兴趣;方法;反思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各种理论,无不是数学问题解决的结果,正如美国数学家哈尔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