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木偶艺术的多元化

来源 :当代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198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偶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通常有源于周、兴于汉、盛于唐之说。汉唐百戏中木偶就是其中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唐明皇李隆基曾作诗“刻木牵线做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即无事,忧似人生一梦中”来描述木偶。在唐朝,木偶艺术因倍受王公大臣、帝王将相的青睐而成为权贵们享用的宫廷艺术。安史之乱后,京城迁都四川,乐人解散。偶戏流传民间。木偶艺术历经时代的变迁。其顽强的生命力使其流传后世,且经久不衰。随着更多艺术表现形式及多媒体的出现,
其他文献
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jght以下简称VLBW)指得是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1].随着医学的发展,如何提高VLBW的生存质量及早期建立母子感情,逐渐成为研究
由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办.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陕西省秦腔艺术协会协办的“第三届陕西戏曲红梅大赛”。于2007年7月3日在西安拉开帷幕。来自全省近200名专业和非专业的参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