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倡导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得来的知识理解才会更深刻,掌握才会更牢固。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尤为重要。教师应充分利用各项有利因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能独立探究且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质疑,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教学“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小芳一家打算今年暑假去福州左海公园玩。从七月一日起,小芳的妈妈每4天最后一天休息,爸爸每6天最后一天休息,他们打算等爸爸妈妈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玩。(出示:七月份的日历)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其中最早的一天是什么时候?
学生分别找出小芳妈妈和爸爸的休息日,然后再把两人的休息日合起来对照一下,就可以很快找出小芳爸爸和妈妈共同的休息日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逐步完成以下板书:
妈妈的休息日:4、8、12、16、20、24、28
爸爸的休息日:6、12、18、24、30
他们共同的休息日:12、24
其中最早的一天:12
接着我再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妈妈和爸爸的休息日分别是31以内4和6的倍数,他们共同的休息日就是31以内4和6的公倍数,其中最早的一天就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结点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2鼓励大胆猜想,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数学家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凭借数学的直觉,提出各种猜想,进行实践尝试,从而揭示知识规律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适度地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尝试验证,发现知识规律,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数学想象,激起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和积极的思维,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例如:在教学“圆面积的应用”时,我给学生出示一道题“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所围成的图形面积哪一个大?”我先让学生大胆猜想。有的说正方形的面积大,有的说圆的面积大,有的说一样大。然后请他们各自想办法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学生经过一番讨论,举例验证,最后形成共识——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圆的面积比较大。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不仅智慧能力得到发展,而且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经常让学生去猜想,然后通过举例验证,这样,学生不但自行获取了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
3动手实践操作,体验自主探索乐趣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指出: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尽量多些。教学的效果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操作和实践获取知识才是最佳的。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带有启发性、探索性、开放性问题,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操作,通过观察、分析,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引导,促进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验自主探索乐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完成教材中“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梯形面积”后,我减少条件,只给学生一个梯形,提问:“如果我们手中只有一个梯形,你们能不能自己动脑、动手想出别的方法来推导它的公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得出:剪、拼、分割而成的图形也可以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生1:作对角线,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如下图⑴:
生2:从上底的一个顶点作另一条腰的平行线,把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如上图⑵。
生3:从上底的两个顶点作下底的垂线,把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如上图⑶。
学生想出了好多种方法,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上述“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中,我利用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知识的时空,由于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了探究,经历了前人发现知识的简缩的思维过程,因此不但获得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同时其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4鼓励合作交流,激励学生共同探究
所谓合作交流,是指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使学生在相互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揭示知识规律或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途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数学交流和人际交往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测量几种圆形物体的周长和直径,通过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合作研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使学生在测量、讨论中得到圆周长的计算方法是: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这次教学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又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创造和探究的潜能,教师将知识的原始发现过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式探究新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方法,教师再“因势利导”就更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特点了。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放手探究的时空,让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不断深化课堂教学创新,多给学生机会,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不断积极自主探究、乐于发现问题、乐于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学生乐于学习。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尤为重要。教师应充分利用各项有利因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能独立探究且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质疑,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教学“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小芳一家打算今年暑假去福州左海公园玩。从七月一日起,小芳的妈妈每4天最后一天休息,爸爸每6天最后一天休息,他们打算等爸爸妈妈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玩。(出示:七月份的日历)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其中最早的一天是什么时候?
学生分别找出小芳妈妈和爸爸的休息日,然后再把两人的休息日合起来对照一下,就可以很快找出小芳爸爸和妈妈共同的休息日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逐步完成以下板书:
妈妈的休息日:4、8、12、16、20、24、28
爸爸的休息日:6、12、18、24、30
他们共同的休息日:12、24
其中最早的一天:12
接着我再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妈妈和爸爸的休息日分别是31以内4和6的倍数,他们共同的休息日就是31以内4和6的公倍数,其中最早的一天就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结点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2鼓励大胆猜想,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数学家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凭借数学的直觉,提出各种猜想,进行实践尝试,从而揭示知识规律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适度地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尝试验证,发现知识规律,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数学想象,激起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和积极的思维,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例如:在教学“圆面积的应用”时,我给学生出示一道题“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所围成的图形面积哪一个大?”我先让学生大胆猜想。有的说正方形的面积大,有的说圆的面积大,有的说一样大。然后请他们各自想办法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学生经过一番讨论,举例验证,最后形成共识——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圆的面积比较大。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不仅智慧能力得到发展,而且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经常让学生去猜想,然后通过举例验证,这样,学生不但自行获取了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
3动手实践操作,体验自主探索乐趣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指出: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尽量多些。教学的效果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操作和实践获取知识才是最佳的。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带有启发性、探索性、开放性问题,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操作,通过观察、分析,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引导,促进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验自主探索乐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完成教材中“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梯形面积”后,我减少条件,只给学生一个梯形,提问:“如果我们手中只有一个梯形,你们能不能自己动脑、动手想出别的方法来推导它的公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得出:剪、拼、分割而成的图形也可以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生1:作对角线,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如下图⑴:
生2:从上底的一个顶点作另一条腰的平行线,把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如上图⑵。
生3:从上底的两个顶点作下底的垂线,把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如上图⑶。
学生想出了好多种方法,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上述“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中,我利用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知识的时空,由于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了探究,经历了前人发现知识的简缩的思维过程,因此不但获得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同时其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4鼓励合作交流,激励学生共同探究
所谓合作交流,是指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使学生在相互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揭示知识规律或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途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数学交流和人际交往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测量几种圆形物体的周长和直径,通过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合作研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使学生在测量、讨论中得到圆周长的计算方法是: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这次教学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又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创造和探究的潜能,教师将知识的原始发现过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式探究新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方法,教师再“因势利导”就更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特点了。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放手探究的时空,让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不断深化课堂教学创新,多给学生机会,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不断积极自主探究、乐于发现问题、乐于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学生乐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