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健全的人格和乐观向上的处世态度。
关键词:历史 教学 新课标 情感教育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7.163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中新课标三维目标教育中明确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要求,所以情感教育是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高中历史课有着显著德育性质,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是高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现状调查
(一)当前高中学生情感养成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中学生因其特定的年龄阶段,加之独生子女增多,在社会大趋势的影响下。不少学生性格叛逆、是非观念淡薄、抗挫折能力较弱。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集体观念淡薄,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缺少热情和耐心。这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感情脆弱,容易产生挫败感,有的还会出现一些极端行为。
(二)新课程操作过程中的情感教育现状
从2010年秋开始,甘肃省高中阶段开始实行新课改,到现在已近5年了。高中新课标中突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但在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发现,实际课堂教学还是过分重视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灌输,轻视甚至忽略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
二、历史课在学生情感教育中的地位及实际现状
(一)历史课德育功能显著
历史课程在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另外,根据新课改精神,高中历史无论是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都比较明显凸现出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二)目前历史课程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历史课堂教学中单调的知识灌输,长期不变的教学模式,使得很多学生缺乏理想和激情,很难获得情感上的愉悦。且传统教学中很多时候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导致教学目标中情感教育目标被人为地弱化,本来生动、有趣的历史教学活动变得呆板,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使得历史课缺乏师生之间心灵的共鸣和沟通,甚至出现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的现象。
三、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
(一)教师自身要不断转变观念,确立正确的新课程教育理念
新课程历史在教学理念方面特别强调教学目标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故历史教师在课堂实际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学生个性及差异性,不能一味地讲述书本知识,更要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
(二)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历史教师要以诚恳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建议和自由的表述等,尊重学生的意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不用同一个标准衡量全体学生,使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注,每个人的个性都能得到展现。
另外,教师可以选择师生感情的交汇点,达到师生共鸣。鉴于高中学生其特殊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水平和知识积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选取那些多数学生易于接受、易于理解、易于在他们心灵深处撼起感情浪花的史料。教师要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挖掘和利用丰富的历史情感教育素材,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设计准确把握情感教育的出发点,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历史课堂教学过程要做到知情交互
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与情感紧密交互的学习和体验过程。这个过程中,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了解和认知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体验与认知历史本身独有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同时,针对学科知识与能力的追求,教学中还要有丰富而又温馨的情感交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情感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教育实施的对策
(一)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进行有效的历史情感教学
新课改中特别提到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各种校内外课程资源的问题。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乡土文化和历史遗迹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爱国爱家乡的激情,使历史教学避免了生硬的说教和武断的灌输,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情感。
(二)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学生积极情感的产生依赖自身的需要和学习内容本身,教师在课堂上的培养也十分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诚挚的感情去影响学生,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具有更强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民主的教学氛围和学生交流,充分信任和尊重每一个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师生关系,吸引学生主动投入教学情景中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内心深处自觉增强学习动力,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三)课堂教学中,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努力做到寓教于乐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敢于创新和突破,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演示,进行任务型教学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探讨活动,激发学生潜在的激情和课堂讨论的积极参与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
(四)利用传统节日和纪念日进行相关教育,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在情感教育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传统的节日和纪念日进行专题教育活动,把课堂向外延伸,用更宽广的舞台结合多方面的力量进行情感教育。
五、结语
历史课堂中学生的情感教育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自身转变以前落伍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不断学习、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将教学过程视为认知、情感、意志统一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情感教育,启迪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养成健康积极的处世态度,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建勋.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现状及方法[J].科教文汇旬刊,2012(2):120-120.
[2]占文倩.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现状及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5.
[3]魏移山.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教育策略[J].文理导航旬刊,2015.
作者简介:
李国仁(1981- ),甘肃民勤人,单位:酒泉市实验中学,主要从事历史教育教学研究。
(责编 张亚欣)
关键词:历史 教学 新课标 情感教育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7.163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中新课标三维目标教育中明确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要求,所以情感教育是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高中历史课有着显著德育性质,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是高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现状调查
(一)当前高中学生情感养成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中学生因其特定的年龄阶段,加之独生子女增多,在社会大趋势的影响下。不少学生性格叛逆、是非观念淡薄、抗挫折能力较弱。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集体观念淡薄,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缺少热情和耐心。这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感情脆弱,容易产生挫败感,有的还会出现一些极端行为。
(二)新课程操作过程中的情感教育现状
从2010年秋开始,甘肃省高中阶段开始实行新课改,到现在已近5年了。高中新课标中突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但在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发现,实际课堂教学还是过分重视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灌输,轻视甚至忽略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
二、历史课在学生情感教育中的地位及实际现状
(一)历史课德育功能显著
历史课程在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另外,根据新课改精神,高中历史无论是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都比较明显凸现出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二)目前历史课程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历史课堂教学中单调的知识灌输,长期不变的教学模式,使得很多学生缺乏理想和激情,很难获得情感上的愉悦。且传统教学中很多时候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导致教学目标中情感教育目标被人为地弱化,本来生动、有趣的历史教学活动变得呆板,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使得历史课缺乏师生之间心灵的共鸣和沟通,甚至出现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的现象。
三、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
(一)教师自身要不断转变观念,确立正确的新课程教育理念
新课程历史在教学理念方面特别强调教学目标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故历史教师在课堂实际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学生个性及差异性,不能一味地讲述书本知识,更要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
(二)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历史教师要以诚恳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建议和自由的表述等,尊重学生的意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不用同一个标准衡量全体学生,使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注,每个人的个性都能得到展现。
另外,教师可以选择师生感情的交汇点,达到师生共鸣。鉴于高中学生其特殊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水平和知识积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选取那些多数学生易于接受、易于理解、易于在他们心灵深处撼起感情浪花的史料。教师要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挖掘和利用丰富的历史情感教育素材,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设计准确把握情感教育的出发点,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历史课堂教学过程要做到知情交互
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与情感紧密交互的学习和体验过程。这个过程中,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了解和认知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体验与认知历史本身独有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同时,针对学科知识与能力的追求,教学中还要有丰富而又温馨的情感交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情感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教育实施的对策
(一)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进行有效的历史情感教学
新课改中特别提到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各种校内外课程资源的问题。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乡土文化和历史遗迹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爱国爱家乡的激情,使历史教学避免了生硬的说教和武断的灌输,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情感。
(二)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学生积极情感的产生依赖自身的需要和学习内容本身,教师在课堂上的培养也十分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诚挚的感情去影响学生,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具有更强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民主的教学氛围和学生交流,充分信任和尊重每一个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师生关系,吸引学生主动投入教学情景中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内心深处自觉增强学习动力,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三)课堂教学中,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努力做到寓教于乐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敢于创新和突破,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演示,进行任务型教学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探讨活动,激发学生潜在的激情和课堂讨论的积极参与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
(四)利用传统节日和纪念日进行相关教育,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在情感教育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传统的节日和纪念日进行专题教育活动,把课堂向外延伸,用更宽广的舞台结合多方面的力量进行情感教育。
五、结语
历史课堂中学生的情感教育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自身转变以前落伍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不断学习、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将教学过程视为认知、情感、意志统一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情感教育,启迪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养成健康积极的处世态度,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建勋.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现状及方法[J].科教文汇旬刊,2012(2):120-120.
[2]占文倩.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现状及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5.
[3]魏移山.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教育策略[J].文理导航旬刊,2015.
作者简介:
李国仁(1981- ),甘肃民勤人,单位:酒泉市实验中学,主要从事历史教育教学研究。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