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种说话之道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写过一则故事,说一家人得了男孩,满月时抱出来给客人看。客人甲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客人乙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客人丙说:“这孩子将来要死的”。
  结果自不必说,那家人对甲乙千恩万谢,然后合力将丙痛打一顿、赶将出去。鲁迅感叹,许诺升官发财者是在谎人,却得到好报。说必死的是在说实话,但遭遇痛打。
  难道全世界只剩这一句实话?就没有诚实且讨喜的第四种说话之道吗?
  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心理学者谢莉·加贝尔(Shelly Gable)表示,当然有!那种方法叫作ACR说话法。
  先找好纸笔,做个小测试。
  加贝尔曾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期刊》上发表论文,将可能的回应方式总结为四大类。
  一般熟人之间常见“被动暖心回应”,简短一两句恭贺,虽然不伤人,但容易令人觉得不够真诚。
  亲近的人之间常见“主动冷水回应”,回应者本着“戒骄戒躁为你好”的主旨,借用“每朵乌云都有金边,每朵白云都有阴影”的辩证思维,指出好消息之下潜藏的种种隐患。
  尽管“主动冷水回应”总能成功地让报喜者意兴阑珊,但还不是最伤人的一种,最糟糕的是“被动冷水回应”,回应者往往对报喜者的好消息无动于衷,只关注自己或者毫无反应。
  4类回应中,有且仅有一类回应是“正确的回应方式”——“主动暖心回应(actively constructively respond)”,简称ACR。首先发自内心地为对方高兴,其次要主动追问更多细节。
  ACR话术有多重要?加贝尔发现,通过观察一对伴侣对对方的说话方式,就能预测他们在4年内会否分手,正确率超过83%。关键点并非“伴侣受挫时,你如何安慰”,恰恰是“在你的伴侣心花怒放时,你如何应对”。
  大部分人都懂得如何“共患难”,却不知如何“同富贵”。当伴侣消沉落寞,我们自然而然就知晓,此时应当温暖陪伴、安慰打气;然而,没人教过我们该如何“应对”伴侣的好消息,伴侣兴高采烈时又该怎么说。外面虚情假意的恭贺已经够多,不缺我一个锦上添花?正因为我是自己人,所以更要诚实指出福兮祸所伏?不不不!请速速丢掉你那些即将出口的“但是然而不过呢”,以及“就算即使别忘了”。倘若当下是欢庆时刻,请暂且收起你的顾虑警惕,过一阵再展现先见之明也不迟。
  加贝尔曾不止一次见证,伴侣中的一方对好消息给出ACR回应,迅速让对方的情绪更加高涨,而对方的好情绪又反过来提升传染了自己的情绪,加贝尔称之为“情绪的提升螺旋”。反之,一个兴冲冲带回好消息却遭遇当头冷水的人情绪会迅速低落,两人互相影响,情绪都变得更加恶劣,就会变成“情绪的下降螺旋”。参加满月宴时,不妨说句“瞧这孩子被照顾得多好!你们是怎么喂的?”既不说谎,亦不挨打,不是皆大欢喜吗?
  
其他文献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得到迅速发展,并呈现出由一极向多极发展的特点.世界级城市群的形成,一般先以1-2个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影响若干副中心城
期刊
谭献民,1955年12月出生于湖南长沙,1982年1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并先后获得法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学位。1993年8月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8月晋升为教授
期刊
抗战时期,国民党害怕共产党发展壮大,对其新闻宣传多方限制.特别是1939年秋至1944年初,国民党政府军事上封锁陕甘宁边区,同时又极力阻挠西方记者访问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
鹤壁天元集团是全国轻工行业的知名企业,拥有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以及国内先进的气雾剂、日化产品自动生产线。该集团年生产能力 Hebi Tianyuan Group is a well-known nati
作者简介:曾金莲(1988-),女,汉,福建龙岩人,学生,在读硕士,南京财经大学经贸学院国际贸易学,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摘要: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组织形式,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并且在许多国家里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本文从网络角度来分析产业集群的发展,构建了产业集群的网络分析框架,进而深化了对产业集群的认识。本文首先根据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性质, 分析了集群网络的竞争优势。同
2005年11月10日至12日,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2005年年会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会议由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和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常
1955年9月被授予解放军上将军衔的陈奇涵,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是首次授衔开国上将中年龄最大的中共党员,因投身革命较早,和毛泽东等党的不少领袖都有交往。在早期的革命斗争中,他同朱德元帅更是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尽管新中国成立后政治风云变幻,他们的友情一直没有间断。  军官教育团里结深情  陈奇涵,1897年8月生,江西興国人。1919年6月入云南讲武堂韶关分校学习,后历任滇军排长、连长、代营长,黄埔军
期刊
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来看,马克思对个体与共同体关系问题进行了探索,这一探索同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创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