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提升职业学校社会服务工作水平,构建职业学校社会服务工作体系,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做好这项工作,事关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应通过实现“两个效益”、抓好“三个举措”、建立“四个机制”,全面提升职业学校社会服务工作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 职业学校;社会服务
培养人才、教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职业院校的三大功能。广义上讲,学校的一切活动均属于社会服务的范畴;狭义上讲,社会服务是指学校在完成教学研究任务之外,利用人才、知识和资源等优势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所有活动。
一、职业学校提升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提升社会服务工作,是职业学校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真正实现“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首要任务;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重点示范学校的重要指标;是应对招生压力、提升办学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近年来,从国务院、教育部到省、市各级教育部门对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涉及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文件,每一个都将提升社会服务工作能力作为重要内容,并且配套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职业学校全面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自觉承担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既是使命,又是责任。特别是在职业学校生源不足、办学竞争激烈、生存发展压力凸显的大环境下,能否抓住发展机遇,全面提升社会服务功能,提高办学效益,更是事关职业学校能否实现更好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
目前,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着社会服务功能定位模糊,缺乏科学顶层设计;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师资队伍的社会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社会服务的层次低、效益少;社会服务的硬件设施和相关体制机制保障跟进不足等问题,迫切需要认真研究和重点解决。
二、提升职业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的重点
(一)大力发展社会培训,积极助力区域经济“转调”和产业升级
将社会培训作为引领职业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的优先增长极,理顺管理体制,开拓培训领域,扩大培训规模。一是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搭建社会培训良好平台,在争取政府及行业扶持资金、政策等方面主动出击,营造良好的社会培训外部环境;二是积极拓展培训领域,开展各类高技能、新技术培训,包括政府引導类、行业主导类、社会需求类、企业服务类等项目;三是深入挖掘专业特色,培育有影响的社会培训品牌。
(二)积极发展技术服务,深度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更新
技术服务是社会服务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提升社会服务层次水平的关键环节。要引导职业学校深入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引导教师在科研和技术服务中向实用型、应用型转型。可以通过建立与企业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品研发、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等各种形式,搭建校企合作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行业一线技术革新、产品推广开发等方面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技术服务。
(三)跟进发展公共服务,积极参与区域内重大社会活动
近年来,职业学校在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对口支援、会展服务、文化服务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在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推进公益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应进一步挖掘职业学校的优势和潜力,在提升公共服务的层次和水平方面继续下功夫、做文章。
三、全面提升职业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的相关对策
(一)实现“两个效益”,确保职业学校社会服务实效
职业学校的社会服务工作,首先是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经济效益是目标和前提,特别是社会培训,不赚钱的不能干;而社会效益是使命和责任,特别是公共服务项目,很难实现经济效益,但是却是提升办学声誉、社会声誉的“软实力”,这样的项目也应大力支持,进一步做强、做优,以良好的社会效益带动提升经济效益。
(二)抓好“三个举措”,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社会服务能力
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职业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的整体水平。加快建设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对于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工作至关重要。一是尽快扶植教师社会服务骨干团队,培育培训社会服务工作带头人,带动提升师资队伍尽快由“单兵作战”转向“团队作战”;二是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双师”作用,尽快建立健全教师企业实践长效机制,提升教师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对现有师资的培训,全面提升社会服务工作水平,配套出台相关文件、政策,积极引导教师在科研和技术服务中向实用型、应用型转型。
(三)建立“四个机制”,保障职业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的科学合理运行
一是进一步理顺社会服务工作管理机制,明确职能部门间的管理职责,形成协调发展的合力。逐步建立健全培训和研发相关管理机构,积极引进企业资金和研发设备,加强与企业行业之间的沟通、联系、建成产、学、研一体的多功能技术服务平台;二是健全完善社会服务工作考核机制,完善考核标准,可将社会服务工作纳入到职业学校年度考核,树立明确的工作导向,营造人人重视社会服务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稳定的社会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开发和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社会服务项目,将职业学校建成社会服务的“创业园”和“孵化器”;四是逐步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工作激励机制,适当扩大职业学校社会服务分成收益的使用自主权。逐步探索研究社会服务工作量与教师教学工作量、教师专业职务晋升和岗位晋级等的挂钩办法,充分调动教师社会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关键词】 职业学校;社会服务
培养人才、教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职业院校的三大功能。广义上讲,学校的一切活动均属于社会服务的范畴;狭义上讲,社会服务是指学校在完成教学研究任务之外,利用人才、知识和资源等优势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所有活动。
一、职业学校提升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提升社会服务工作,是职业学校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真正实现“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首要任务;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重点示范学校的重要指标;是应对招生压力、提升办学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近年来,从国务院、教育部到省、市各级教育部门对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涉及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文件,每一个都将提升社会服务工作能力作为重要内容,并且配套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职业学校全面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自觉承担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既是使命,又是责任。特别是在职业学校生源不足、办学竞争激烈、生存发展压力凸显的大环境下,能否抓住发展机遇,全面提升社会服务功能,提高办学效益,更是事关职业学校能否实现更好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
目前,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着社会服务功能定位模糊,缺乏科学顶层设计;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师资队伍的社会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社会服务的层次低、效益少;社会服务的硬件设施和相关体制机制保障跟进不足等问题,迫切需要认真研究和重点解决。
二、提升职业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的重点
(一)大力发展社会培训,积极助力区域经济“转调”和产业升级
将社会培训作为引领职业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的优先增长极,理顺管理体制,开拓培训领域,扩大培训规模。一是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搭建社会培训良好平台,在争取政府及行业扶持资金、政策等方面主动出击,营造良好的社会培训外部环境;二是积极拓展培训领域,开展各类高技能、新技术培训,包括政府引導类、行业主导类、社会需求类、企业服务类等项目;三是深入挖掘专业特色,培育有影响的社会培训品牌。
(二)积极发展技术服务,深度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更新
技术服务是社会服务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提升社会服务层次水平的关键环节。要引导职业学校深入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引导教师在科研和技术服务中向实用型、应用型转型。可以通过建立与企业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品研发、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等各种形式,搭建校企合作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行业一线技术革新、产品推广开发等方面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技术服务。
(三)跟进发展公共服务,积极参与区域内重大社会活动
近年来,职业学校在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对口支援、会展服务、文化服务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在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推进公益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应进一步挖掘职业学校的优势和潜力,在提升公共服务的层次和水平方面继续下功夫、做文章。
三、全面提升职业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的相关对策
(一)实现“两个效益”,确保职业学校社会服务实效
职业学校的社会服务工作,首先是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经济效益是目标和前提,特别是社会培训,不赚钱的不能干;而社会效益是使命和责任,特别是公共服务项目,很难实现经济效益,但是却是提升办学声誉、社会声誉的“软实力”,这样的项目也应大力支持,进一步做强、做优,以良好的社会效益带动提升经济效益。
(二)抓好“三个举措”,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社会服务能力
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职业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的整体水平。加快建设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对于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工作至关重要。一是尽快扶植教师社会服务骨干团队,培育培训社会服务工作带头人,带动提升师资队伍尽快由“单兵作战”转向“团队作战”;二是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双师”作用,尽快建立健全教师企业实践长效机制,提升教师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对现有师资的培训,全面提升社会服务工作水平,配套出台相关文件、政策,积极引导教师在科研和技术服务中向实用型、应用型转型。
(三)建立“四个机制”,保障职业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的科学合理运行
一是进一步理顺社会服务工作管理机制,明确职能部门间的管理职责,形成协调发展的合力。逐步建立健全培训和研发相关管理机构,积极引进企业资金和研发设备,加强与企业行业之间的沟通、联系、建成产、学、研一体的多功能技术服务平台;二是健全完善社会服务工作考核机制,完善考核标准,可将社会服务工作纳入到职业学校年度考核,树立明确的工作导向,营造人人重视社会服务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稳定的社会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开发和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社会服务项目,将职业学校建成社会服务的“创业园”和“孵化器”;四是逐步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工作激励机制,适当扩大职业学校社会服务分成收益的使用自主权。逐步探索研究社会服务工作量与教师教学工作量、教师专业职务晋升和岗位晋级等的挂钩办法,充分调动教师社会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