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文章针对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目标要求,从调节专业机构设置、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四方面提出了促进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地方高校;工商管理;学科建设;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一般地方高校要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把培养“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这为地方高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整体水平高的应用型工商管理学科体系指明了方向。因而,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必须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重点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产学研紧密结合,着力培养具备管理学、会计学、经济学、法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精通现代工商企业管理方法和技巧,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持续发展能力,能在工商企业等经济组织中从事经营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1.调整专业结构设置,构建基础相关的专业群
对接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和支柱产业(行业),形成与产业(行业)深度融合的专业体系,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应深入开展区域产业(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和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调研,以此作为建立健全适应产业优化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基础,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要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以1~2个专业教学水平较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强、与产业对接紧密的核心专业为龙头,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构建能与地方产业(行业)链对接的专业群。
2.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工商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应本着突出应用、服务产业的原则,探索联合培养、订单培养等多样化的形式,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及产业链的岗位需要。因而培养方案可按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总体要求,把以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等课程构成的“基础模块”和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分析等课程构成的“专业模块”连接起来,系统构建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尤其是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学生人文素质、职业能力的整体提升。
3.改善实训教学条件,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工商管理校内实训主要以课内实训和模拟企业实训为主,课内实训包括丰富的案例教学、学生分组演讲等形式,模拟企业实训则主要依托相关虚拟模拟平台。因此,要整合校内实践教学资源,按照“理实一体”原则,配备ERP实验室、项目仿真教室、案例讨论教室等,运用供应链管理沙盘、商战沙盘、客户关系管理、会计信息化教考系统、ERP实训软件等软件,升级完善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平台,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同时,要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完善校企联盟式的联合培养机制,既能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得到實践训练,又能为教师挂职锻炼、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提供有效的保障。
4.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一支能满足教学需要、相对稳定、资源共享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工商管理学科建设有效进行的根本依托。在这一群体中,学科带头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学科带头人熟悉产业(行业)发展趋势、能驾驭专业群建设、具有较强综合协调能力和行业影响力,就能把握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引领普通教师一起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带动专业教师队伍水平整体提升。此外,还要注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校企共建教师队伍机制,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以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相对稳定、动态更新的兼职教师队,使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逐步达到50%以上。
[1]何 波,罗晓甜.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学科建设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2).
[2]刘健桂.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研究[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4(11).
关键词:地方高校;工商管理;学科建设;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目标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一般地方高校要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把培养“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这为地方高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整体水平高的应用型工商管理学科体系指明了方向。因而,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必须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重点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产学研紧密结合,着力培养具备管理学、会计学、经济学、法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精通现代工商企业管理方法和技巧,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持续发展能力,能在工商企业等经济组织中从事经营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加强地方高校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的举措
1.调整专业结构设置,构建基础相关的专业群
对接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和支柱产业(行业),形成与产业(行业)深度融合的专业体系,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应深入开展区域产业(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和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调研,以此作为建立健全适应产业优化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基础,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要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以1~2个专业教学水平较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强、与产业对接紧密的核心专业为龙头,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构建能与地方产业(行业)链对接的专业群。
2.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工商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应本着突出应用、服务产业的原则,探索联合培养、订单培养等多样化的形式,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及产业链的岗位需要。因而培养方案可按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总体要求,把以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等课程构成的“基础模块”和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分析等课程构成的“专业模块”连接起来,系统构建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尤其是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学生人文素质、职业能力的整体提升。
3.改善实训教学条件,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工商管理校内实训主要以课内实训和模拟企业实训为主,课内实训包括丰富的案例教学、学生分组演讲等形式,模拟企业实训则主要依托相关虚拟模拟平台。因此,要整合校内实践教学资源,按照“理实一体”原则,配备ERP实验室、项目仿真教室、案例讨论教室等,运用供应链管理沙盘、商战沙盘、客户关系管理、会计信息化教考系统、ERP实训软件等软件,升级完善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平台,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同时,要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完善校企联盟式的联合培养机制,既能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得到實践训练,又能为教师挂职锻炼、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提供有效的保障。
4.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一支能满足教学需要、相对稳定、资源共享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工商管理学科建设有效进行的根本依托。在这一群体中,学科带头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学科带头人熟悉产业(行业)发展趋势、能驾驭专业群建设、具有较强综合协调能力和行业影响力,就能把握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引领普通教师一起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带动专业教师队伍水平整体提升。此外,还要注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校企共建教师队伍机制,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以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相对稳定、动态更新的兼职教师队,使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逐步达到50%以上。
参考文献:
[1]何 波,罗晓甜.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学科建设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2).
[2]刘健桂.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研究[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