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开发性金融治理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创新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n81888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性金融的有效治理是为了在弥补市场失灵的同时克服或避免政府失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着重建设其治理模式,试图通过建立新的治理模式,改变传统的行政职能部门化的组织结构,在保证开发银行不背离其经营宗旨和原则的条件下,通过一套创新的、完善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开发银行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提高经营效率。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从开发性金融治理模式的一般分析入手,结合德国与日本开发性金融机构治理实践,提出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治理模式应是公司治理、金融治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分析了世界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三种类型,其中,中央公积金是一种很特殊的投资管理形式,它兼有前两种的某些特点,并对其本质特征做了定义;然后,对4个实行中央公积金制
摘要:虚拟企业是现代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的重要形式,但迄今为止,虚拟企业的产生动因未能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为此,文章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探讨了虚拟企业产生的动因,并进一步运用博弈论诠释了交易成本降低是虚拟企业产生的动因。  关键词:虚拟企业;交易成本理论;博弈论    一、 引言    虚拟企业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Lehigh大学于1991年在其《21世
产权是因资本出资而形成的一系列财产性权利,产权是与资本紧密相联的.产权范畴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日趋复杂和人们对经济生活认识深化的结果.随着法人制度的建立和公司
陪审制度的发展并不一帆风顺,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陪审制度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陪审形同虚设;不注重陪审人员素质;陪审意识淡薄;名为陪审实为'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