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解决我国土壤沙化严重以及大量污泥处理处置的问题,研究了不同种类与比例的无害化污泥对沙性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土壤黏聚力的影响.通过将堆肥污泥(CSS)、干化污泥(DSS)、炭化污泥(BSS)分别以质量分数为5%、10%、15%、20%、25%和30%的添加量与沙性土复配,并测定土壤的pH值、电导率、有机质、水稳性大团聚体和抗剪强度,来探究3种无害化污泥对沙性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土壤黏聚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害化污泥的颗粒粒径分布和保水性为改善沙性土的结构与持水性能提供了有利条件,即随污泥添加量增加,土壤pH值降
【机 构】
: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35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我国土壤沙化严重以及大量污泥处理处置的问题,研究了不同种类与比例的无害化污泥对沙性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土壤黏聚力的影响.通过将堆肥污泥(CSS)、干化污泥(DSS)、炭化污泥(BSS)分别以质量分数为5%、10%、15%、20%、25%和30%的添加量与沙性土复配,并测定土壤的pH值、电导率、有机质、水稳性大团聚体和抗剪强度,来探究3种无害化污泥对沙性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土壤黏聚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害化污泥的颗粒粒径分布和保水性为改善沙性土的结构与持水性能提供了有利条件,即随污泥添加量增加,土壤pH值降低,电导率、有机质增加;添加污泥使得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增加,水稳性来自于稳固的颗粒大小和污泥的团聚作用;添加污泥使得土样黏聚力增加,污泥添加质量分数为30%时,CSS复配土黏聚力为10.97 kPa,改良效果最佳.综上,添加无害化污泥能有效改善沙性土的团聚体稳定性与黏聚力,其中CSS复配土最接近种植土的水平,改良效果显著.无害化污泥的投加比例要根据目标土壤的需求来进行优化,其有效性和对土壤可能造成的其他影响需要通过长期试验来进一步探究.
其他文献
为综合利用多种废弃物混合发酵产沼气及解决沼渣中重金属污染问题,选用猪粪为主料,麦秸、蓝藻、磷矿粉作为辅料,厌氧污泥为微生物接种源,将多种废弃物组合发酵.通过分析不同原料组合的产气效果及对沼渣重金属的钝化效果来探究最佳产气和钝化重金属的原料组合.结果表明:各配比试验中“猪粪+污泥+麦秸”组合(ZJ)产气效果最佳,总产气量是“猪粪+污泥+蓝藻”组合(ZL)的4.8倍,日产气量较ZL组提前3 d达到极值;磷矿粉对各组沼渣中的重金属均有钝化作用,“猪粪+污泥+麦秸+磷矿粉”(ZJ1)组合对沼渣中重金属Cu、Zn钝
为了解车-车碰撞事故中驾乘人员损伤差异影响因素,首先运用PC-Crash软件再现一例真实交通事故,通过分析面包车驾驶员的运动学及损伤响应,验证了其仿真车内乘员损伤的有效性,然后设计了包含6组车速、12个碰撞位置的72次试验,并通过仿真获得人体损伤数据,利用作图法分析所得数据.结果表明:当且仅当车速大于等于50 km/h时,驾乘人员头、胸、腿等部位的损伤才会出现明显差异,且差异程度随碰撞车速增加而增大;当车速大于50 km/h且碰撞位置在被撞车辆左侧或右侧前方时,驾乘人员各部位损伤差异最明显,其中又以腿部损
近几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国各地区都在构建党建引领物业管理体系和完善社区治理框架,为不断切实提升属地物业服务水平和积极推进建设和谐宜居社区做出努力.
页岩气是常规油气资源最现实的接替资源之一,但采用水力压裂(HF)技术的开采方法不仅水量耗费大,还会产生含复杂有机物的高盐度返排/产出水(FPW).这可能诱发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体和生态健康损害等风险.因此优化FPW的处理方法对于缓解和消除页岩气开采的生态环境风险极为重要.通过系统综述相关文献资料,主要从功效方面对FPW处理技术进行评估.以水资源利用最大化为目标,提出了处理后内部HF回用-外部回用-深井回注的FPW管理模式,并结合FPW的污染特征和不同处理目标以及多个国内外典型实例对相应管理模式下的处理
废旧弹药不仅会产生危害,还会占用库存,必须及时妥善处理.首先分析了熔融分离技术、溶剂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密度分级技术、超声空化-表面活性剂水溶技术、水悬浮煮洗技术、热解法、溶剂溶解法等8种不同回收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其次分析了废旧弹药在军事、民用炸药、化工材料或产品、一般或特殊能源等方面再利用的4种途径的原理及特点;最后分析了控制爆炸技术、控制燃烧技术、热气消除技术、水热氧化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强氧化剂氧化技术、湿空气氧化技术、脉冲等离子体技术、超声波氧化技术、熔融盐破坏技术、
选用铁氧化合物和聚合硅酸铁(PSF)作为铁基多相UV-Fenton催化剂,比较抗坏血酸根对其化学还原生成和释放Fe2+的能力;通过多相UV-Fenton体系中橙Ⅱ的脱色、H2O2分解和·OH生成,分析抗坏血酸根对不同铁基催化剂的增效能力;探讨抗坏血酸根化学还原对铁基催化剂亚铁离子生成和铁离子溶出机制.结果表明,抗坏血酸根对聚合态铁离子的化学还原能力强于氧化物晶格中的铁离子,其还原不同铁基催化剂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SF、α-FeOOH、Fe3O4、α-Fe2 O3.在抗坏血酸根化学还原增效条件下,橙Ⅱ在
为改善多采用基于硬件设施及环境承载力核算景区安全容量的静态化管理现状,在核算景区安全容量、舒适容量、生理容量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景区各系统要素的协同效应对安全容量的扰动,提出了景区疏散抵消因子、安全管理抵消因子、应急管控抵消因子,进而构建了基于剩余风险分析的景区动态安全容量核算方法.以什刹海景区为例加以计算,结果表明,什刹海景区舒适容量、安全容量、生理容量分别为30 000人、55 000人、75 000人,其中生理容量为景区动态安全容量的上限值.进一步计算发现,景区容量与管控力量呈线性关系,在不超过景区安
为促进SHRP试验在沥青老化研究中的应用,推动老化沥青的力学性能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沥青老化影响因素,以及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和压力老化试验(PAV)模拟沥青老化的研究进展;其次分别阐述了老化时间对沥青各温度区间下的宏观力学表征的影响;最后分析表明各温度区间下沥青的力学性能随老化时间呈规律性变化,指数关系模型能够表征沥青在高温下的力学指标与老化时间的关系,但对沥青模拟老化与实际老化间的关系及构建低温力学指标与老化时间的关系模型仍需进一步研究.
为减少沥青路面装配式基层的温缩裂缝,提高路面耐久性,根据装配式结构的特点,采用在基块侧面喷涂柔性耐候材料的方法包裹块体,利用涂层高伸展率吸收温缩应力.同时在基层纵向接缝间隔设置塑料插板阻断砂浆网格的连续性,在长春市开展涂层和插板试验,试验路段低温开裂指数分别降低到0.65和0.2,对减弱道路初期低温裂缝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为降低车辆通过信号交叉口的油耗和排放,研究车路协同环境下基于前车速度预测的信号交叉口汽车生态驾驶控制策略.通过转鼓试验修正目标车辆的VT-CPFM油耗模型和VSP排放模型,构建RBF神经网络模型对前车速度轨迹进行预测.以油耗为目标函数,排放为约束,创建基于动态规划的目标车辆速度优化算法,在MATLAB仿真得到目标车辆通过信号交叉口的优化速度诱导轨迹及油耗排放.仿真结果表明:加速优化诱导策略使得油耗、NOx、CO、THC分别降低了 27.3%、27.7%、32.9%、32.1%,减速优化诱导策略使得油耗、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