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GPS控制网的布设应视其目的、精度高要求、卫星状况、接收机类型和数量、测区已有的资料、测区地形地质构造和交通状况以及作业效率综合考虑,本文介绍GPS控制网观测方案优化,使控制网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可靠性和经济方面更好的实现用户的要求。
【关键词】GPS控制网; 观测方案
中图分类号:P288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使用,使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和观测产生了革命性的飞跃,与传统方法相比优点众多、突出。但由于历史的沿革,有时GPS方法必须与传统方法联合或使用传统方法建立的高级控制点。众所周知,由传统方法布设和观测的我国平面控制点,一般都有觇标,而国家高程控制点,为便于保护和寻找,一般布设在有固定参照物附近,这些都与GPS观测对点位要求相矛盾。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这些国家高级点作为起算点时必须联测,即使是重新布设新网,按照规范要求,对于一些原有的控制网点标石也要尽量使用,避免已有资源的浪费。因此,充分有效地利用传
统网的资源,合理优化配置GPS网观测方案,对目前的实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精度因子
精度因子:一种描述纯粹因卫星几何因素对定点精度的影响,指出了测量时被跟踪卫星几何构造上的强度。
在论述GPS网优化之前先介绍一下空间位置精度因子及其相应的三维定位精度:
=(2-1)
(2-2)
因为观测卫星的几何分布,对GPS定位的精度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为了选择最佳的观测时段,需要拟订观测计划,编制GPS卫星可见性和精度因子变化图。编制可见性图所用的概略坐标,可取该图适用范围(小于300Km)内,各点概略坐标的平均值, 所用概略星历,其龄期一般不超过30天
在当前GPS工作卫星星座已基本布置完毕的情况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全天任何时间,均可至少观测到4至5颗卫星。所观测的卫星与观测站所组成的几何图形,其强度可取空间位置精度因子(精度因子)来表示。最佳的观测时段,主要应根据用户对GPS测量的精度要求和相应精度因子值的大小来确定。GPS测量有关规范规定,无论是绝对定位还是相对定位,其精度因子值均不能超过一定限制,但实际上该条规定对相对定位在某些情况下是不适用的。因为相对定位,是确定两点间GPS基线向量,此时,仅仅要求基线两端各自独立的精度因子值符合要求是不够的,而更主要的是基线两端点的相关精度因子符合一定要求才行。
3 卫星与精度因子分布图
在某县市界线勘测中,有两个界桩点,分别位于山的东西两边的山脚下,两点间相距约为5Km,实际观测时间为北京时间上午8:00~10:00, 内业数据处理时,该时段内可见卫星号为5,9,15,21,23,25,29,30,共8颗卫星,分布见(图3-1)。
图3-1 8:00~10:00 无障碍物时卫星可见性分布图
图中格网阴影部分代表卫星高度角在15度以下,小圆内的数字为可见卫星编号, 与之相连的曲线是卫星运行轨道,该段时间内PDOP值从2.1-3.8,变化曲线见(图3-2)。
精度因子
当地时间
图3-2 8:00~10:00无障碍物时PDOP变化图
对位于山西边的界桩点,由于山体遮挡,根据实地情况设置障碍物后,可见15,21,23,25,29,30号,共6颗卫星,其对应的精度因子值变化范围从3.5-6.7,符合观测C级网的要求,同样,对位于山东边的界桩点,根据实地情况设置障碍物后,可见5,9,21,23,29,30号,也有共6颗卫星,其对应的精度因子值变化范围从3.1-6.4,也符合观测C级网的要求。独立地看各点的精度因子都基本符合要求,但实际上该条基线有效卫星应该是两点所见卫星的共同部分,即是21,23,29,30号只有4颗卫星,分布见(图3-3)该段时间内精度因子值变化曲线见(图3-4)。
图3-3 8:00~10:00有障碍物时卫星可见性分布图
精度因子
当地时间
图3-4 8:00~10:00时有障碍物时PDOP变化图
我们称图3-4的PDOP值为该基线相关精度因子,从图3-4可以看出,该时段2小时内,只有不足15分钟精度因子值在7以下,这样内业数据处理时,该段基线长度解算不出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基线相关精度因子表示,假设有一点,它集中了基线两段点上的障碍物,然后计算出的值。基线外業观测时,只有基线的相关精度因子符合要求,才能解算出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基线。对上述实际问题,按照相关精度因子的指标,可以确定出符合要求的观测时间为北京时间12:15~14:30此间相关精度因子值变化范围为2.5~5.7符合规范对C级网观测要求精度因子小于7的规定,实际按此时间段进行测量,取得满意结果。
通过相关精度因子大小的分析,我们进一步可以看出,GPS布网观测时,尽量不要让有障碍物的点在一个时段内观测,这样可以避免某个点位都对观测时间段有特定要求,难以找到相同合格的时间段,使得GPS外业工作组织变得复杂,困难。
4实例说明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网图加以说明,如图4-1,设A、B、C为国家高级三角点,都有站标,G1,G2,G3,G4为新布设的GPS网点,各新布设点周围基本上没有障碍物,则按三台GPS接收机进行观测,都是6个测段,4-1a图形方案要优于4-1b图形方案。因为4-1方案中,AB,BC,CA三段基线在同一时段观测,A,B,C,三点都有觇标,都对观测时间有特殊要求,较难满足。而4-1a图方案,除一个时段外,其它每一个时间段内都只有一个点有障碍物,较容易取得满足要求的时间段。
(a)(b)
图4-1 方案比较
通过以上观测方案优化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在实际作业中对有障碍物的基线,利用上述相关精度因子指标来制定观测方案,其他各点使用传统方法。
2)对于使用的国家三角点,水准点,要根据其点之记绘制障碍物略图,
参考文献:
[1] 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王泽民.GPS原理及应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 董德。测绘学公式集.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00
必要时,使用罗盘测量障碍物的方位角,此项内容要增加一定的外业工作量,但与盲目的延长观测时间,且很难达到观测数据量相比,是值得的。
3)对各个点,也可以使用各自准确的概略坐标来预报卫星的可见性,而不采用平均概略坐标,实际计算分析表明,影响不大。
5结论
GPS定位技术发展迅猛,在应用中将会涌现出许多问题需要实验、研究和探讨。本文讨论的观测方案优化问题,对GPS控制网的布设及优化设计做了一定的探讨,对GPS的观测方案优化进行了说明,讲述了精度因子在观测方案优化中起的作用。希望本文对GPS控制网的设计有一点的帮助。
[3] 高北晨.两种GPS基线网观测方案的优化方法[J].四川测绘.1995
[4] 周秋生.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
邹辉文(1987年—)男。2010年毕业于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现任职辽宁核工业地质局242大队测量队,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测量与地形测量。
【关键词】GPS控制网; 观测方案
中图分类号:P288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使用,使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和观测产生了革命性的飞跃,与传统方法相比优点众多、突出。但由于历史的沿革,有时GPS方法必须与传统方法联合或使用传统方法建立的高级控制点。众所周知,由传统方法布设和观测的我国平面控制点,一般都有觇标,而国家高程控制点,为便于保护和寻找,一般布设在有固定参照物附近,这些都与GPS观测对点位要求相矛盾。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这些国家高级点作为起算点时必须联测,即使是重新布设新网,按照规范要求,对于一些原有的控制网点标石也要尽量使用,避免已有资源的浪费。因此,充分有效地利用传
统网的资源,合理优化配置GPS网观测方案,对目前的实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精度因子
精度因子:一种描述纯粹因卫星几何因素对定点精度的影响,指出了测量时被跟踪卫星几何构造上的强度。
在论述GPS网优化之前先介绍一下空间位置精度因子及其相应的三维定位精度:
=(2-1)
(2-2)
因为观测卫星的几何分布,对GPS定位的精度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为了选择最佳的观测时段,需要拟订观测计划,编制GPS卫星可见性和精度因子变化图。编制可见性图所用的概略坐标,可取该图适用范围(小于300Km)内,各点概略坐标的平均值, 所用概略星历,其龄期一般不超过30天
在当前GPS工作卫星星座已基本布置完毕的情况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全天任何时间,均可至少观测到4至5颗卫星。所观测的卫星与观测站所组成的几何图形,其强度可取空间位置精度因子(精度因子)来表示。最佳的观测时段,主要应根据用户对GPS测量的精度要求和相应精度因子值的大小来确定。GPS测量有关规范规定,无论是绝对定位还是相对定位,其精度因子值均不能超过一定限制,但实际上该条规定对相对定位在某些情况下是不适用的。因为相对定位,是确定两点间GPS基线向量,此时,仅仅要求基线两端各自独立的精度因子值符合要求是不够的,而更主要的是基线两端点的相关精度因子符合一定要求才行。
3 卫星与精度因子分布图
在某县市界线勘测中,有两个界桩点,分别位于山的东西两边的山脚下,两点间相距约为5Km,实际观测时间为北京时间上午8:00~10:00, 内业数据处理时,该时段内可见卫星号为5,9,15,21,23,25,29,30,共8颗卫星,分布见(图3-1)。
图3-1 8:00~10:00 无障碍物时卫星可见性分布图
图中格网阴影部分代表卫星高度角在15度以下,小圆内的数字为可见卫星编号, 与之相连的曲线是卫星运行轨道,该段时间内PDOP值从2.1-3.8,变化曲线见(图3-2)。
精度因子
当地时间
图3-2 8:00~10:00无障碍物时PDOP变化图
对位于山西边的界桩点,由于山体遮挡,根据实地情况设置障碍物后,可见15,21,23,25,29,30号,共6颗卫星,其对应的精度因子值变化范围从3.5-6.7,符合观测C级网的要求,同样,对位于山东边的界桩点,根据实地情况设置障碍物后,可见5,9,21,23,29,30号,也有共6颗卫星,其对应的精度因子值变化范围从3.1-6.4,也符合观测C级网的要求。独立地看各点的精度因子都基本符合要求,但实际上该条基线有效卫星应该是两点所见卫星的共同部分,即是21,23,29,30号只有4颗卫星,分布见(图3-3)该段时间内精度因子值变化曲线见(图3-4)。
图3-3 8:00~10:00有障碍物时卫星可见性分布图
精度因子
当地时间
图3-4 8:00~10:00时有障碍物时PDOP变化图
我们称图3-4的PDOP值为该基线相关精度因子,从图3-4可以看出,该时段2小时内,只有不足15分钟精度因子值在7以下,这样内业数据处理时,该段基线长度解算不出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基线相关精度因子表示,假设有一点,它集中了基线两段点上的障碍物,然后计算出的值。基线外業观测时,只有基线的相关精度因子符合要求,才能解算出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基线。对上述实际问题,按照相关精度因子的指标,可以确定出符合要求的观测时间为北京时间12:15~14:30此间相关精度因子值变化范围为2.5~5.7符合规范对C级网观测要求精度因子小于7的规定,实际按此时间段进行测量,取得满意结果。
通过相关精度因子大小的分析,我们进一步可以看出,GPS布网观测时,尽量不要让有障碍物的点在一个时段内观测,这样可以避免某个点位都对观测时间段有特定要求,难以找到相同合格的时间段,使得GPS外业工作组织变得复杂,困难。
4实例说明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网图加以说明,如图4-1,设A、B、C为国家高级三角点,都有站标,G1,G2,G3,G4为新布设的GPS网点,各新布设点周围基本上没有障碍物,则按三台GPS接收机进行观测,都是6个测段,4-1a图形方案要优于4-1b图形方案。因为4-1方案中,AB,BC,CA三段基线在同一时段观测,A,B,C,三点都有觇标,都对观测时间有特殊要求,较难满足。而4-1a图方案,除一个时段外,其它每一个时间段内都只有一个点有障碍物,较容易取得满足要求的时间段。
(a)(b)
图4-1 方案比较
通过以上观测方案优化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在实际作业中对有障碍物的基线,利用上述相关精度因子指标来制定观测方案,其他各点使用传统方法。
2)对于使用的国家三角点,水准点,要根据其点之记绘制障碍物略图,
参考文献:
[1] 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王泽民.GPS原理及应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 董德。测绘学公式集.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00
必要时,使用罗盘测量障碍物的方位角,此项内容要增加一定的外业工作量,但与盲目的延长观测时间,且很难达到观测数据量相比,是值得的。
3)对各个点,也可以使用各自准确的概略坐标来预报卫星的可见性,而不采用平均概略坐标,实际计算分析表明,影响不大。
5结论
GPS定位技术发展迅猛,在应用中将会涌现出许多问题需要实验、研究和探讨。本文讨论的观测方案优化问题,对GPS控制网的布设及优化设计做了一定的探讨,对GPS的观测方案优化进行了说明,讲述了精度因子在观测方案优化中起的作用。希望本文对GPS控制网的设计有一点的帮助。
[3] 高北晨.两种GPS基线网观测方案的优化方法[J].四川测绘.1995
[4] 周秋生.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
邹辉文(1987年—)男。2010年毕业于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现任职辽宁核工业地质局242大队测量队,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测量与地形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