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化学教学德育渗透方式
新课标指出:“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同时又是人的个性的一个个别、特殊的方面。”他认为,从学校培养出来的人,不管他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首先是一个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这让我们认识到德育在学习的个性发展中至关重要,教学中既要注重智力的培养,同时又要注意德育渗透。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能激发学习兴趣,陶冶情操,快乐地学习,学到丰富的知识和形成能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下面谈几点做法:
一、在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进行德育教育
案例对于学生的学习,研究,生活借鉴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案例的教学是通过案例向学生传递有针对性的教育意义的有效载体。例如在教学《水资源的保护》的学习中,引入案例分析:“2010年9月至10月间,被告嘉兴市绿谊环保服务有限公司将5000余吨污泥倾倒在平湖市当湖街道大胜村林角圩桥西南侧的池塘内,该区域属平湖市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上述污泥中的含铬污泥是被告海宁蒙努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宏昌制革有限公司、浙江大众皮业有限公司、海宁瑞星皮革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在制革生产过程中所产生,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门认定被告绿谊公司的倾倒行为违反了国家相关规定,要求被告绿谊公司限期清除上述污泥,并对被告绿谊公司作出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同时,平湖市相关政府部门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损害的扩大,并协助被告绿谊公司进行污泥的清除工作。”
问题一:试说污泥对人类生活环境有哪些危害?
问题二:平湖市相关政府部门的处理办法妥当吗?为帮助绿谊公司清除上述污泥,你想到了什么处理措施呢?
二、以新闻报道为载体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抓住新闻报道的真实、新鲜、重要、趣味可读和时效性极强的特点,运用导学案、多媒体教学或校园广播等形式展示的新闻报道,让学生进行思考,受到教育。新闻报道:2012年3月13日,广东汕尾韩籍化学品船沉没事件,由于韩国沉船上有7000吨浓硫酸和140吨燃油,一旦泄漏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沉船的打捞难度颇大。渔民、当地政府、海事部门、海洋环保人士等各方都希望尽快搬走这个水中的“定时炸弹”。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曾发生过一起浓硫酸沉船事故,后经妥善处理而成功打捞的案例。目前广东省多个部门正协商打捞方案,力争将损失降低到最小。提出问题:试说一旦发生浓硫酸和燃料油泄漏,会附近海域造成什么影响?海水有一个缓冲体系,一般会自动调节到PH到8左右,大量的硫酸涌入会瞬间降低海水PH值,这样会危及海洋生物,同时还会侵蚀海底岩层,把其中的重金属元素释放出来,这样造成二次污染。难以降解的燃料油漂浮在海面上不利于回收,也会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
三、在实验教学中进行安全与德育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实验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抓好实验教学中的安全教育,还要充分挖掘实验教学中德育教育内容。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亲自动手做实验,体验实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可以得到丰富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协作精神,增强安全与责任意识。
1.例如,在让学生学会了实验室制取氧气后,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若选择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假如让你告诉他人在实验中一些注意事项,你想说什么呢?
学生一:过氧化氢是强氧化剂,使用时要避免泼溅在皮肤、衣服上;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
学生二:高锰酸钾也是强氧化剂,也要防止皮肤被灼伤。不要忘掉在试管口处放上一团松软的棉花,以免高锰酸钾小颗粒进入导气管,堵塞导气管。
学生三:实验完成后,不能直接倾倒反应后的剩余物,这样做容易污染周围的空气,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等待的试管冷却后,再用水浸泡试管内的剩余物,并倒入指定的容器里,然后再清洗干净试管。
2.在化学实验考核中,老师在考核中讲明仪器、药品使用要求和注意事项后,也可以提这样的思考问题:为了让后面的同学不受影响,你所使用过的药品和仪器,该做怎样的处理呢?这样注意在正面引导,实验考核有出人意料的好效果,从侧面看到德育教育在教学中起的作用。
四、挖掘化学教学的人文教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发明创造都是中国人完成的。例如,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属于化学工艺的有造纸和火药。早在西汉的《淮南万毕术》里,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就是我国古代的湿法冶金术。再如,关于侯氏制碱法的介绍:掌握索尔维制碱法的资本家为了独享此项技术成果,他们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而在美留学的侯德榜回国受聘后全身心投入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终于摸索出索尔维制碱法的各项生产技术,将一直被外国视为珍宝秘而不宣的技术,靠自己的力量摸索出来,并进行了改进,创造了更好的侯氏制碱法。他还将自己写成的《纯碱制造》一书公开发表,给英、法、美、德等国的垄断以迎头一击,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在教学《金属与金属资源》时,介绍我国著名的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凭借勤奋、天赋和运气,师昌绪不仅采用他在西方国家学到的传统方法制造出所需要的合金,而且还发明出一些全新的合金系列。高铌钛铝合金的应用,开辟了航空、航天、汽车等重要领域的新发展,使现有设备得到突破性发展。更为关键的是,由于高铌钛铝合金的密度大约是镍基合金的一半,使用它制造发动机高温部件,可以大大减轻发动机的重量,从而极大提高了发动机的推重比。师昌绪是新中国成立时美国明令禁止回到“红色中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他经常说的这句话:“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祖国作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我们学习师昌绪的先进事迹,感触最深的是他的矢志报国的赤子情怀,崇高品德,勤奋、进取的工作精神。
五、感受身边的化学,开展学习讨论活动
在教学《化学与生活》单元时,在教学“白色污染”问题时,可以提出这样问题:平时,你从周围回收废品的工人身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给你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什么启示呢?学生会回答以下的观点:懂得哪些废品可以回收;垃圾可以分类回收,实现资源再利用,防止过渡的开采有限资源,减少白色垃圾,保护环境;看到了工人默默地进行分类回收废品的工作中,看到了劳动的价值,劳动人民勤劳美德。
德育渗透的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优势,挖掘化学教材的德育教育内容,也可以拓宽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途径,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以达到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标指出:“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同时又是人的个性的一个个别、特殊的方面。”他认为,从学校培养出来的人,不管他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首先是一个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这让我们认识到德育在学习的个性发展中至关重要,教学中既要注重智力的培养,同时又要注意德育渗透。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能激发学习兴趣,陶冶情操,快乐地学习,学到丰富的知识和形成能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下面谈几点做法:
一、在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进行德育教育
案例对于学生的学习,研究,生活借鉴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案例的教学是通过案例向学生传递有针对性的教育意义的有效载体。例如在教学《水资源的保护》的学习中,引入案例分析:“2010年9月至10月间,被告嘉兴市绿谊环保服务有限公司将5000余吨污泥倾倒在平湖市当湖街道大胜村林角圩桥西南侧的池塘内,该区域属平湖市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上述污泥中的含铬污泥是被告海宁蒙努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宏昌制革有限公司、浙江大众皮业有限公司、海宁瑞星皮革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在制革生产过程中所产生,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门认定被告绿谊公司的倾倒行为违反了国家相关规定,要求被告绿谊公司限期清除上述污泥,并对被告绿谊公司作出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同时,平湖市相关政府部门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损害的扩大,并协助被告绿谊公司进行污泥的清除工作。”
问题一:试说污泥对人类生活环境有哪些危害?
问题二:平湖市相关政府部门的处理办法妥当吗?为帮助绿谊公司清除上述污泥,你想到了什么处理措施呢?
二、以新闻报道为载体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抓住新闻报道的真实、新鲜、重要、趣味可读和时效性极强的特点,运用导学案、多媒体教学或校园广播等形式展示的新闻报道,让学生进行思考,受到教育。新闻报道:2012年3月13日,广东汕尾韩籍化学品船沉没事件,由于韩国沉船上有7000吨浓硫酸和140吨燃油,一旦泄漏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沉船的打捞难度颇大。渔民、当地政府、海事部门、海洋环保人士等各方都希望尽快搬走这个水中的“定时炸弹”。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曾发生过一起浓硫酸沉船事故,后经妥善处理而成功打捞的案例。目前广东省多个部门正协商打捞方案,力争将损失降低到最小。提出问题:试说一旦发生浓硫酸和燃料油泄漏,会附近海域造成什么影响?海水有一个缓冲体系,一般会自动调节到PH到8左右,大量的硫酸涌入会瞬间降低海水PH值,这样会危及海洋生物,同时还会侵蚀海底岩层,把其中的重金属元素释放出来,这样造成二次污染。难以降解的燃料油漂浮在海面上不利于回收,也会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
三、在实验教学中进行安全与德育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实验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抓好实验教学中的安全教育,还要充分挖掘实验教学中德育教育内容。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亲自动手做实验,体验实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可以得到丰富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协作精神,增强安全与责任意识。
1.例如,在让学生学会了实验室制取氧气后,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若选择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假如让你告诉他人在实验中一些注意事项,你想说什么呢?
学生一:过氧化氢是强氧化剂,使用时要避免泼溅在皮肤、衣服上;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
学生二:高锰酸钾也是强氧化剂,也要防止皮肤被灼伤。不要忘掉在试管口处放上一团松软的棉花,以免高锰酸钾小颗粒进入导气管,堵塞导气管。
学生三:实验完成后,不能直接倾倒反应后的剩余物,这样做容易污染周围的空气,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等待的试管冷却后,再用水浸泡试管内的剩余物,并倒入指定的容器里,然后再清洗干净试管。
2.在化学实验考核中,老师在考核中讲明仪器、药品使用要求和注意事项后,也可以提这样的思考问题:为了让后面的同学不受影响,你所使用过的药品和仪器,该做怎样的处理呢?这样注意在正面引导,实验考核有出人意料的好效果,从侧面看到德育教育在教学中起的作用。
四、挖掘化学教学的人文教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发明创造都是中国人完成的。例如,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属于化学工艺的有造纸和火药。早在西汉的《淮南万毕术》里,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就是我国古代的湿法冶金术。再如,关于侯氏制碱法的介绍:掌握索尔维制碱法的资本家为了独享此项技术成果,他们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而在美留学的侯德榜回国受聘后全身心投入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终于摸索出索尔维制碱法的各项生产技术,将一直被外国视为珍宝秘而不宣的技术,靠自己的力量摸索出来,并进行了改进,创造了更好的侯氏制碱法。他还将自己写成的《纯碱制造》一书公开发表,给英、法、美、德等国的垄断以迎头一击,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在教学《金属与金属资源》时,介绍我国著名的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凭借勤奋、天赋和运气,师昌绪不仅采用他在西方国家学到的传统方法制造出所需要的合金,而且还发明出一些全新的合金系列。高铌钛铝合金的应用,开辟了航空、航天、汽车等重要领域的新发展,使现有设备得到突破性发展。更为关键的是,由于高铌钛铝合金的密度大约是镍基合金的一半,使用它制造发动机高温部件,可以大大减轻发动机的重量,从而极大提高了发动机的推重比。师昌绪是新中国成立时美国明令禁止回到“红色中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他经常说的这句话:“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祖国作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我们学习师昌绪的先进事迹,感触最深的是他的矢志报国的赤子情怀,崇高品德,勤奋、进取的工作精神。
五、感受身边的化学,开展学习讨论活动
在教学《化学与生活》单元时,在教学“白色污染”问题时,可以提出这样问题:平时,你从周围回收废品的工人身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给你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什么启示呢?学生会回答以下的观点:懂得哪些废品可以回收;垃圾可以分类回收,实现资源再利用,防止过渡的开采有限资源,减少白色垃圾,保护环境;看到了工人默默地进行分类回收废品的工作中,看到了劳动的价值,劳动人民勤劳美德。
德育渗透的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优势,挖掘化学教材的德育教育内容,也可以拓宽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途径,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以达到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