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长治地区食管癌高发的主要环境危险因素和参与DNA损伤修复的XPA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以及与环境因素之间对食管癌发生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96例食管癌患者和201例对照者进行食管癌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应用PCR-RFLP技术对XPA 23G多态性基因型检测,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携带突变(G)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机 构】
:
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山西省长治医学院,山西省长治医学院,山西省长治医学院,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长治地区食管癌高发的主要环境危险因素和参与DNA损伤修复的XPA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以及与环境因素之间对食管癌发生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96例食管癌患者和201例对照者进行食管癌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应用PCR-RFLP技术对XPA 23G多态性基因型检测,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携带突变(G)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8.31,P<0.01);XPA基因三种基因型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56,P<0.01),且携带有xPA突变杂合子(A/G)和突变纯合子(G/G)的个体发生食管癌的危险性比携带野生纯合子(A/A)个体低[OR值(95%CI)分别为0.58(0.37~0.91)和0.32(0.18~0.56)].携带XPA突变基因G与经常食用腌制食品之间存在负交互作用(S=0.04,API=-0.77).结论 XPA 23G多态性可能与长治地区食管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携带XPA突变基因G可抑制食用腌制食品对食管癌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市10年来主动脉夹层病例的临床特征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心血管病研究所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10年间连续收治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对每年患者的总数、年龄、性别、主动脉夹层类型、治疗方法和疾病预后进行统计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10年共确诊主动脉夹层238例,发病平均年龄(51.9±12.1)岁,男女之比为3.67
天津市近年来HIV感染疫情趋势不容乐观,全市报告感染人数逐年上升,并以外来流动人口为主.流动人口大多缺乏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意识,且易发生艾滋病高危行为,已成为HIV感染和传播的重点人群。
目的 探讨江西省0~17岁儿童交通伤害发生情况、发生机制及其相应的疾病负担.方法 利用PPS抽样在江西省的住户中抽取约10万户进行入户调查,对样本户中的儿童进行交通伤害问卷调查.结果 江西省0~17岁儿童交通伤害死亡率为10.17/10万,病死率为1.36%;非致死性交通伤害发生率为7.40‰,其中男童发生率为8.29‰,女童为6.26‰;重度交通伤害发生率为1.79‰,其中城市儿童发生率为0.9
目的 探讨孕期职业紧张和不良生活事件对匀称型和不匀称型低体重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438例低体重儿(匀称型337例,不匀称型101例)为病例组,438名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产妇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家庭月人均收入等因素后,分析孕期职业紧张和不良生活事件与两类低体重儿的关系.结果 职业紧张对孕期的影响显示,同技术使用程度低者相比,技术使用程度高的孕妇显著降低分娩匀称
云南省自1989年首次发现成批HIV感染者以来,全省HIV感染流行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截止2006年底,全省共发现HIV感染者48 951例,艾滋病传播的三种途径均存在.为了解云南省HIV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于2005-2006年开展了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了解1998-2003年广西农村地区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的状况,并探讨影响住院分娩服务利用的因素.方法 以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为分析框架,资料来源于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广西数据库.以其中1998-2003年有活产史的广西农村地区妇女为研究对象,描述住院分娩服务的状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拟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全部407名有活产史的妇女
目的 分析2006年北京地区流行的3、7和11型腺病毒(ADV)的部分六邻体基因序列,了解该地区ADV流行型别及六邻体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采集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或鼻咽分泌物标本,分离病毒及免疫荧光快速抗原检测.对抗原检测和/或病毒分离为ADV阳性的61份标本进行PCR分型检测.随机选取分离到的3株ADV3,3株ADV7和3株ADV11毒株,扩增其六邻体近5′端1278 bp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
2006年秀洲区洪合镇发生甲型肝炎(甲肝)流行,流行期间用甲肝灭活疫苗进行应急接种,并对其抗-HAV产生的时间、保护效果、不良反应等进行了研究。
目的 探讨饮食偏好及行为对中小学生超重或肥胖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为广州市28所中小学中年龄为6~19岁的所有超重或肥胖学生,对照为同校同年级随机抽取的1~2个班中所有体重正常者.饮食偏好和行为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对饮食偏好和行为按由少到多或由不喜欢到喜欢分为4个水平;通过测胃身高和体重计算BMI并进行营养状况的分类;采用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中小学牛超重或肥胖的影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