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技术是一门集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的实践操作型课程,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力能够有效促进他们信息素养的良性发展,从而使之逐渐成为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基础实践技能,并促使他们形成具备创新意识的发展型信息人才。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教育模式的革新,信息技术学科俨然已经成为现代信息化社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应该是新形势下每个学生都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在新课改深入实施与素质教育广泛推进的背景下,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精神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任务,且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效性和突破性较强的实用学科,更需要教师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发展精神,从而使之在实效性更强的教学模式中全面提升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一、利用分层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能力
分层教学是以“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理念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将他们合理地分成学习小组并布置不同层次的任务,如此既能平衡学生个人差异与集体教学之间的矛盾,又能使每个人都得到有效学习,切实对实现个性化教学与教育公平具有积极意义。据此,教师便可利用分层教学理念展开信息技术教学,借此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探究精神。
例如:在学习“制作毕业纪念册”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便将学生分为合理的学习小组并置分层任务,首先让组内信息技术基础较差的成员利用互联网或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像机、话筒等信息设备采集所需素材,接下来让信息技术水平中等的成员将搜集的资源进行分类,并运用PowerPoint软件将素材整合,最后让信息技术能力较优的成员对毕业纪念册PowerPoint进行格式调整,并练习Word、PowerPoint、Photoshop等软件的综合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在独立完成任务时增强自身独立思考能力,又能在相互协助中提升合作探究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构建翻转课堂模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
翻转课堂是一种将传统课堂流程颠倒的新型教学模式,通常让学生在课前利用在线课程进行学习,再在课上集中解决疑难问题,这种依附于互联网又具有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能切实有效培养地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是一门突出实践操作的应用型学科,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自主学习意识,基于此,教师便可构建翻转课堂模式来满足这一发展需求,从而使他们能逐渐掌握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技巧。
以“体验‘非遗’”这课为例,本课教学重点为了解川江号子文化,学会网上学习方法,并体验非遗文化的内涵和现状,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笔者便以翻转课堂模式展开教学。首先让他们在课前从互联网中搜集关于川江号子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代表作品、历史价值与传承意义,以此来初步培养他们自主获取资源、整理信息的能力,接下来在课中则通过学唱歌曲、结组探讨等形式让其体验“非遗”的文化内涵和现状,由此来强化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可见,翻转课堂的合理运用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皆具有促进作用,并能够有效促进他们信息素养的综合发展。
三、借助任务驱动教学,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与创新学习精神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授课,而是转变为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升的素质教育,旨在于通过发展他们的创新性学习精神,使之逐渐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高素质人才。这便意味着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借助任务驱动教学来促进他们形成学问相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而使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更多新思维,以此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与创造能力。
如在学习“畅想智能未来”这课时,笔者先利用微课视频进行教学导入,视频中展示了通讯设备、交通方式等多领域的发展历程,如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20年代,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逐渐从短频车载无线电系统转变为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学生从视频中可以总结出“智能发展的目标为给予人们更便捷的生活”这一发展规律,并从视频中延伸出本课探究内容“选择一个话题对未来的智能生活展开畅想”。这时学生便需发挥自身想象力与创造力,在信息技术的协助下拓展思维空间,在探索中促进自身创新学习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学科是“互联网+”时代发展中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且教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意识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夯实他们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还要充分落实新课改提出的新要求与新目标,从而使他们的信息素养得以全面发展。据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运用更符合学生特性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在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互支持的基础上使他们逐渐掌握合理高效的信息技术学习技巧。
参考文献
[1] 赵珍玉.浅谈新课改下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J].才智,2017(19):63.
[2] 翟鸿轩.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J].思维与智慧,2016(23):62.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教育模式的革新,信息技术学科俨然已经成为现代信息化社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应该是新形势下每个学生都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在新课改深入实施与素质教育广泛推进的背景下,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精神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任务,且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效性和突破性较强的实用学科,更需要教师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发展精神,从而使之在实效性更强的教学模式中全面提升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一、利用分层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能力
分层教学是以“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理念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将他们合理地分成学习小组并布置不同层次的任务,如此既能平衡学生个人差异与集体教学之间的矛盾,又能使每个人都得到有效学习,切实对实现个性化教学与教育公平具有积极意义。据此,教师便可利用分层教学理念展开信息技术教学,借此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探究精神。
例如:在学习“制作毕业纪念册”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便将学生分为合理的学习小组并置分层任务,首先让组内信息技术基础较差的成员利用互联网或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像机、话筒等信息设备采集所需素材,接下来让信息技术水平中等的成员将搜集的资源进行分类,并运用PowerPoint软件将素材整合,最后让信息技术能力较优的成员对毕业纪念册PowerPoint进行格式调整,并练习Word、PowerPoint、Photoshop等软件的综合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在独立完成任务时增强自身独立思考能力,又能在相互协助中提升合作探究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构建翻转课堂模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
翻转课堂是一种将传统课堂流程颠倒的新型教学模式,通常让学生在课前利用在线课程进行学习,再在课上集中解决疑难问题,这种依附于互联网又具有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能切实有效培养地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是一门突出实践操作的应用型学科,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自主学习意识,基于此,教师便可构建翻转课堂模式来满足这一发展需求,从而使他们能逐渐掌握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技巧。
以“体验‘非遗’”这课为例,本课教学重点为了解川江号子文化,学会网上学习方法,并体验非遗文化的内涵和现状,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笔者便以翻转课堂模式展开教学。首先让他们在课前从互联网中搜集关于川江号子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代表作品、历史价值与传承意义,以此来初步培养他们自主获取资源、整理信息的能力,接下来在课中则通过学唱歌曲、结组探讨等形式让其体验“非遗”的文化内涵和现状,由此来强化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可见,翻转课堂的合理运用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皆具有促进作用,并能够有效促进他们信息素养的综合发展。
三、借助任务驱动教学,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与创新学习精神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授课,而是转变为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升的素质教育,旨在于通过发展他们的创新性学习精神,使之逐渐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高素质人才。这便意味着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借助任务驱动教学来促进他们形成学问相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而使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更多新思维,以此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与创造能力。
如在学习“畅想智能未来”这课时,笔者先利用微课视频进行教学导入,视频中展示了通讯设备、交通方式等多领域的发展历程,如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20年代,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逐渐从短频车载无线电系统转变为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学生从视频中可以总结出“智能发展的目标为给予人们更便捷的生活”这一发展规律,并从视频中延伸出本课探究内容“选择一个话题对未来的智能生活展开畅想”。这时学生便需发挥自身想象力与创造力,在信息技术的协助下拓展思维空间,在探索中促进自身创新学习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学科是“互联网+”时代发展中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且教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意识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夯实他们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还要充分落实新课改提出的新要求与新目标,从而使他们的信息素养得以全面发展。据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运用更符合学生特性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在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互支持的基础上使他们逐渐掌握合理高效的信息技术学习技巧。
参考文献
[1] 赵珍玉.浅谈新课改下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J].才智,2017(19):63.
[2] 翟鸿轩.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J].思维与智慧,2016(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