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互联网金融产品越来越多,各种“宝”、各种“通”,一时风光无限。继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后,在2014博鳌亚洲论坛上,互联网金融再次成为焦点。
在这个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时代,金融已经被人们从神坛上请了下来,不再只是少数金融机构的特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草根”金融力量的崛起,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便利的投资渠道的同时,也给消费者的权益保障和风险防范提出了新的课题。
金融最基本的功能是融通资金,将资金从盈余者转移到短缺者手中。目前,有两种模式在资金供需双方之间进行融资金额、期限和风险收益的匹配:一类是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即间接融资模式;另一类是股票和债券等的金融市场,即直接融资模式。这两类融资模式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巨大交易成本。
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的迅速发展,使得在金融体系中出现了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称为“互联网金融模式”。作为信息网络技术与现代金融相结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将对中国现行的金融组织体系形成强烈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互联网金融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一般从广义上讲,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理论上任何涉及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等模式。狭义的金融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则应该定义在跟货币的信用化流通相关层面,也就是资金融通依托互联网的实现方式方法都可以称之为互联网金融。
在认识互联网金融时要区别两个词:金融的互联网化与互联网的金融化。金融的互联网化就是将金融业务通过互联网来完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互联网的金融化就是互联网企业为商户提供更多的金融增值服务和投融资服务。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是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使得互联网的分享、公开、透明等理念让资金直接、高效地在各个主体之间游走,同时运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和风险控制等手段降低违约率,从而使得金融中介的作用不断弱化。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一种努力尝试摆脱金融中介的行为。互联网金融具体特征包括:
信息化和虚拟化。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实现资金融通,无需交易双方面对面进行交易,实现了交易的虚拟化。对于融资平台来说,资金供需信息直接在网上发布,资金需求者在网上寻找资金需求者的信息,供需双方直接在互联网上联系、获取信息,最终实现交易,不需要经过银行、券商或交易所等中介。
高效性。相对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的网络技术更加先进,金融业务处理更加快捷,同时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丰富、更方便的服务,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低成本。互联网金融实现网上交易,互联网金融机构无需构建庞大的办公场所、雇佣众多的营业员工、在各地开设分支机构,大大降低投资成本、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技术搜集储存大量数据,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有效消除金融服务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情况,给出资金需求者的风险定价,有效降低交易风险。
传统金融机构的核心资源是物理网点,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核心资源在于平台节点,也就是它所拥有的边的数量以及每个边的规模。双边平台具有交叉网络外部性的特征,它所擁有的一个边规模越大,平台对另外一个边的吸引力就越强。传统金融机构受制于网点的服务半径,服务范围有限,服务对象有限。但在互联网金融下,通过互联网的触角,摆脱地域的限制,将金融服务延伸到每一个互联网所覆盖到的地区,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化。互联网金融市场交易所引出的巨大效益更加普惠于普通老百姓。
在这个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时代,金融已经被人们从神坛上请了下来,不再只是少数金融机构的特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草根”金融力量的崛起,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便利的投资渠道的同时,也给消费者的权益保障和风险防范提出了新的课题。
金融最基本的功能是融通资金,将资金从盈余者转移到短缺者手中。目前,有两种模式在资金供需双方之间进行融资金额、期限和风险收益的匹配:一类是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即间接融资模式;另一类是股票和债券等的金融市场,即直接融资模式。这两类融资模式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巨大交易成本。
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的迅速发展,使得在金融体系中出现了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称为“互联网金融模式”。作为信息网络技术与现代金融相结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将对中国现行的金融组织体系形成强烈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互联网金融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一般从广义上讲,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理论上任何涉及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等模式。狭义的金融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则应该定义在跟货币的信用化流通相关层面,也就是资金融通依托互联网的实现方式方法都可以称之为互联网金融。
在认识互联网金融时要区别两个词:金融的互联网化与互联网的金融化。金融的互联网化就是将金融业务通过互联网来完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互联网的金融化就是互联网企业为商户提供更多的金融增值服务和投融资服务。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是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使得互联网的分享、公开、透明等理念让资金直接、高效地在各个主体之间游走,同时运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和风险控制等手段降低违约率,从而使得金融中介的作用不断弱化。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一种努力尝试摆脱金融中介的行为。互联网金融具体特征包括:
信息化和虚拟化。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实现资金融通,无需交易双方面对面进行交易,实现了交易的虚拟化。对于融资平台来说,资金供需信息直接在网上发布,资金需求者在网上寻找资金需求者的信息,供需双方直接在互联网上联系、获取信息,最终实现交易,不需要经过银行、券商或交易所等中介。
高效性。相对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的网络技术更加先进,金融业务处理更加快捷,同时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丰富、更方便的服务,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低成本。互联网金融实现网上交易,互联网金融机构无需构建庞大的办公场所、雇佣众多的营业员工、在各地开设分支机构,大大降低投资成本、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技术搜集储存大量数据,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有效消除金融服务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情况,给出资金需求者的风险定价,有效降低交易风险。
传统金融机构的核心资源是物理网点,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核心资源在于平台节点,也就是它所拥有的边的数量以及每个边的规模。双边平台具有交叉网络外部性的特征,它所擁有的一个边规模越大,平台对另外一个边的吸引力就越强。传统金融机构受制于网点的服务半径,服务范围有限,服务对象有限。但在互联网金融下,通过互联网的触角,摆脱地域的限制,将金融服务延伸到每一个互联网所覆盖到的地区,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化。互联网金融市场交易所引出的巨大效益更加普惠于普通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