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已经实施几年了,尽管“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迸发出极大的热情……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得到普遍认可,课程改革带来了令人鼓舞的变化”,但在一些城市实验区,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小学,新课程实施却如顺风号角,一阵响过便寂静无声,“新课程理念”能顺理成章地写在纸上、滔滔不绝地挂在嘴上,却并未落在实践上,“新课程实施”如同“新瓶装了陈酒”,依然“原汁原味儿”。症结在哪儿?笔者认为,在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的观念和角色行为并未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作根本改变。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角色行为应由知识传递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化,由组织管理者向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转化。新课程理念否定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单向信息交流方式,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努力从传统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与学生一起共同营建一种合作、和谐、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是我们落实新课标、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重要前提,那么,教师应怎样把握师生关系中的角色行为呢?
一、努力实现教育的人道精神
马克思曾经把共产主义称为真正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就是把“一切为了人、一切从人出发”作为其行为准则的,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教育倡导的是人道主义教育,理所当然应该提倡人道精神。可传统的现实教育,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非人道的现象,体罚、变相体罚、心罚等,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与人格,也严重破坏了师生关系的建立。有两个成绩比较好却离家出走的学生给他们含辛茹苦的教师的信中写道:“可敬的老师,请原谅我们不辞而别。我们知道你爱我们爱得很深,可是我们却恨你,你为我们升学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我们了解但不能谅解,因为你在牺牲家庭牺牲自己的同时,也牺牲了我们,在你废寝忘食地教育下,我们没有了节假日,没有了星期天,没有了看电影看电视、欣赏音乐的时间,同时也没了感情、没有了个性、没有了思想,我们只是一群被你操纵的机器人,如果读书和牺牲是分不开的,我们宁可不读书。”教育本该是充满感情的事业,充满爱的事业,但却变成了非常枯燥的知识传授,而且使用分数去激化其中的利害关系,把正常的做人、生活必须具有的情感素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都排斥在教育过程之外,这应该成为我们要深刻反思的首要问题,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正在做些什么?难道说对考试考评的“指挥棒”无可奈何,就一定要以牺牲教育的人性关怀为条件吗?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他们也是一个个有感情、有灵性、有理智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懂得快乐和痛苦、羞愧和恐惧。没有什么比无视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扼杀和挫伤学生自尊心,更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了。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道精神,自身就应树立正确的人道精神教育观,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关怀学生的幸福感受,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考分”),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让学生真善美的个性完全张扬,身心都能得以健康成长。
二、努力突出学生在新课程运行系统中的主体地位
现代课程场理论认为,生动活泼的课程形态是由理解、沟通、主体参与、互动这四个活性因素构成,而主体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是课程场产生的根本。在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其角色是不容动摇或怀疑的绝对权威。新课程要求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角色向营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转化,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每个课程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凸显学生个体在课程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师生、生生互动才会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场,新课程也才有可能变得更具人文关怀、更具有效性。
三、努力体现师生关系中的“公众至上”原则
以学生个体利益为出发点,以学生公众评价为标准,把学生公众群体利益放在教育的最高处,这就是师生关系中“公众至上”原则的体现。学生公众利益,说到底是“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我们为了选拔和成就少数“英才”,却忽略了大众的普遍发展;强调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强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评价,参与各种问题的思考活动,要把一批平时在学习中依靠别人“教”的学生改变过来,使每一个学习个体自觉地对自身的学习活动予以关注。在一个班级群体中,每个个体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教师需要善待每位学生,特别是那些不起眼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肯定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在评价依据的范围和内容上,应从试卷扩展到学生的心理品质,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社会生活。并且,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角色也应逐步让位给学生,引导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要树立教育改革专家魏书生那种凡事“商量商量再商量”的意识,教给学生选择与判断的权利与方法。总之,教师应努力促进和引导“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实现学生的公众利益。
四、努力培养学生的公众群体意识
在教育方法上,要把“命令型”的教育改为“期望型”的教育,力求避免使用传统的命令、要求、任务等方式,而更多地运用公众评价、公众道德管理、公众群体心理形成等手段来达到目标,让他们在班级这个群体之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与影子,能够自觉地与班集体同呼吸共命运。让教育个体在群体中树立起群体价值观,使每一位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群体的一部分,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我们这个班级(群体)。比如说一次值日马虎,就让他明白这是对集体利益的损害。据报载,日本的小学中是没有值日表的,卫生值日完成依赖于师生的群体意识。追求群体的效应,使之成为一种显著的教育目标,并围绕着这个目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这既是目标,又是教育方法。在这种合作化的教育、学习活动中,学生更善于表现自己、发展自己、创造一切。
五、努力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教”和“导”的教育艺术
“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陈词老调、形式单一的课堂教学程序与活动内容,与学生好奇好动的年龄和心理是不协调的。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导者,要时时深入地思考,教给学生什么。《学习的革命》一书中给出了答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教师需要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是课堂教学中,要力求生动、活泼、新颖,独辟蹊径,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这样,教育的影响自然会深远而又卓有成效。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能动的最富有变化的一对元素,只有正确的教师角色行为,才能构建起平等、合作、民主、信任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同处于和谐、融洽的心理环境下;才能产生自信、团结、奋进的群体心理,使学习活动更充满情感,充满活力,新课程的实施才有可能达到最优化的境界。
一、努力实现教育的人道精神
马克思曾经把共产主义称为真正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就是把“一切为了人、一切从人出发”作为其行为准则的,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教育倡导的是人道主义教育,理所当然应该提倡人道精神。可传统的现实教育,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非人道的现象,体罚、变相体罚、心罚等,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与人格,也严重破坏了师生关系的建立。有两个成绩比较好却离家出走的学生给他们含辛茹苦的教师的信中写道:“可敬的老师,请原谅我们不辞而别。我们知道你爱我们爱得很深,可是我们却恨你,你为我们升学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我们了解但不能谅解,因为你在牺牲家庭牺牲自己的同时,也牺牲了我们,在你废寝忘食地教育下,我们没有了节假日,没有了星期天,没有了看电影看电视、欣赏音乐的时间,同时也没了感情、没有了个性、没有了思想,我们只是一群被你操纵的机器人,如果读书和牺牲是分不开的,我们宁可不读书。”教育本该是充满感情的事业,充满爱的事业,但却变成了非常枯燥的知识传授,而且使用分数去激化其中的利害关系,把正常的做人、生活必须具有的情感素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都排斥在教育过程之外,这应该成为我们要深刻反思的首要问题,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正在做些什么?难道说对考试考评的“指挥棒”无可奈何,就一定要以牺牲教育的人性关怀为条件吗?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他们也是一个个有感情、有灵性、有理智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懂得快乐和痛苦、羞愧和恐惧。没有什么比无视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扼杀和挫伤学生自尊心,更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了。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道精神,自身就应树立正确的人道精神教育观,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关怀学生的幸福感受,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考分”),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让学生真善美的个性完全张扬,身心都能得以健康成长。
二、努力突出学生在新课程运行系统中的主体地位
现代课程场理论认为,生动活泼的课程形态是由理解、沟通、主体参与、互动这四个活性因素构成,而主体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是课程场产生的根本。在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其角色是不容动摇或怀疑的绝对权威。新课程要求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角色向营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转化,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每个课程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凸显学生个体在课程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师生、生生互动才会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场,新课程也才有可能变得更具人文关怀、更具有效性。
三、努力体现师生关系中的“公众至上”原则
以学生个体利益为出发点,以学生公众评价为标准,把学生公众群体利益放在教育的最高处,这就是师生关系中“公众至上”原则的体现。学生公众利益,说到底是“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我们为了选拔和成就少数“英才”,却忽略了大众的普遍发展;强调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强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评价,参与各种问题的思考活动,要把一批平时在学习中依靠别人“教”的学生改变过来,使每一个学习个体自觉地对自身的学习活动予以关注。在一个班级群体中,每个个体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教师需要善待每位学生,特别是那些不起眼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肯定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在评价依据的范围和内容上,应从试卷扩展到学生的心理品质,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社会生活。并且,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角色也应逐步让位给学生,引导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要树立教育改革专家魏书生那种凡事“商量商量再商量”的意识,教给学生选择与判断的权利与方法。总之,教师应努力促进和引导“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实现学生的公众利益。
四、努力培养学生的公众群体意识
在教育方法上,要把“命令型”的教育改为“期望型”的教育,力求避免使用传统的命令、要求、任务等方式,而更多地运用公众评价、公众道德管理、公众群体心理形成等手段来达到目标,让他们在班级这个群体之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与影子,能够自觉地与班集体同呼吸共命运。让教育个体在群体中树立起群体价值观,使每一位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群体的一部分,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我们这个班级(群体)。比如说一次值日马虎,就让他明白这是对集体利益的损害。据报载,日本的小学中是没有值日表的,卫生值日完成依赖于师生的群体意识。追求群体的效应,使之成为一种显著的教育目标,并围绕着这个目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这既是目标,又是教育方法。在这种合作化的教育、学习活动中,学生更善于表现自己、发展自己、创造一切。
五、努力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教”和“导”的教育艺术
“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陈词老调、形式单一的课堂教学程序与活动内容,与学生好奇好动的年龄和心理是不协调的。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导者,要时时深入地思考,教给学生什么。《学习的革命》一书中给出了答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教师需要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是课堂教学中,要力求生动、活泼、新颖,独辟蹊径,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这样,教育的影响自然会深远而又卓有成效。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能动的最富有变化的一对元素,只有正确的教师角色行为,才能构建起平等、合作、民主、信任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同处于和谐、融洽的心理环境下;才能产生自信、团结、奋进的群体心理,使学习活动更充满情感,充满活力,新课程的实施才有可能达到最优化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