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布啡用于ICU患者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er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纳布啡应用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至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ICU收治的有轻中度镇痛需求的成人患者,按入院顺序依次分配到纳布啡组和舒芬太尼组。两组分别将40 mg纳布啡或0.1 mg舒芬太尼加入50 mL生理盐水中,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并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调节输注速度,镇痛目标为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分<2分。观察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记录用药前及用药l、3、5、12、24 h的CPOT评分和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以评价两种药物的镇痛镇静效果。

结果

最终纳入141例患者,其中纳布啡组71例,舒芬太尼组7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疼痛来源等一般资料及用药前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用药1 h和3 h,纳布啡对血压无明显影响,但心率有轻度下降趋势,舒芬太尼组心率和血压均明显降低;随用药时间延长,两种药物均可使心率和血压出现明显波动,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药物镇痛期间对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均无明显影响。纳布啡组纳布啡的中位使用剂量为0.03(0.02,0.05)mg·kg-1·h-1,用药3 h可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CPOT评分较用药前明显降低〔分:1.0(1.0,2.0)比3.0(2.0,4.0),P<0.01〕,且有一定镇静效果,RASS评分较用药前亦明显降低〔分:0(0,1.0)比1.0(1.0,2.0),P<0.01〕;纳布啡组无一例患者因镇痛效果不满意而加用舒芬太尼。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的中位使用剂量为0.11(0.06,0.14)μg·kg-1·h-1,用药5 h可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CPOT评分较用药前明显降低〔分:1.0(1.0,2.0)比4.0(3.0,6.0),P<0.01〕,且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RASS评分也较用药前明显降低〔0(-1.0,0)比2.0(1.0,2.0),P<0.01〕。由于舒芬太尼组用药前CPOT和RASS评分已明显高于纳布啡组,故对两种药物用药后CPOT、RASS评分的下降程度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随时间延长,纳布啡组CPOT评分下降程度于3 h起即明显小于舒芬太尼组〔分:1.0(0,2.0)比2.0(1.0,3.0),P<0.05〕,RASS评分下降幅度于1 h起即明显小于舒芬太尼组〔分:0(0,1.0)比1.0(0,2.0),P<0.01〕。提示纳布啡可达到持续稳定的镇痛效果,而且可避免舒芬太尼造成的过度镇静。

结论

纳布啡对ICU轻中度镇痛需求患者具有持续稳定的镇痛效果,起效时间与舒芬太尼相当,且有一定镇静作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其他文献
新形势下有关部门对房屋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为了确保实际施工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各环节技术管控工作,杜绝技术使用错误的情况发生。土方开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主要根据汕尾市1991-2016年雷电观测资料对该地区雷电活动特征进行分析,总结雷电发生发展规律,阐述汕尾市雷电灾害发生特点,提出防雷减灾对策,以供相关部门参考借鉴。
国家经济水平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随之逐渐扩大。在进行房屋建筑的施工时,其防渗漏施工技术属于重要施工手段,同时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进行房屋建
国家微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微分析中心(简称:国家微分析中心)是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主要的科研机构之一,1991年由国家计委立项成立.国家微分析中心长期以来从事微电子领域的微分
广播电视的安全运行需要机房的安全供电作为支撑。广播电视机房的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保证机房内相关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文章主要从实例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国内电视台
危险品道路风险主要来源于运输路径和非运输路径风险影响因素两大类,通过对危险品道路运输进行不确定性分析,辨识出危险品道路运输的风险因素,并将风险因素细分为路径风险因素和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有杰出的教育工作者,有优秀的毕业生,有良好的校园文化,如何在校园景观中表达校园文化尤为重要,既可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又可以展示独特的校园景观,让师生
上海市工程材料应用评价重点实验室是依托上海材料研究所建立,2001年6月通过上海市科委验收运行的工程新材料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