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独立学院指的是,在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的扶持下,普通学校开展本科以上学历的教育。由于先天条件的差异,使得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困难重重。文章主要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并针对性地指出了就业指导的对策,以期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 就业指导
独立学院的主要资金来源为非国家财政性经费,是民办高等教育中公益性事业的重要形式。一方面,独立学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主要收入是学生的学费。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是在高考中失利,第三批录取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都与前两批的学生有一定差距,这需要在能力培养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1. 学生生源复杂
独立学院的学生可以分为本科、专科、高职专科、预科生等。独立学院实施的是校长负责制,通过自主筹备来获得办学资金,学费往往较公办院校要高。独立学院属于三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分数比一本线录取分数线低更多,没有办法进入本科院校才来投奔专科。这些学生的素质都没有达到高职学生或预科学生的要求,普遍表现为求知欲不强,文化基础较差。
2. 对社会的认同感偏低,自卑的心理很强
在很多学生眼中,进入独立学院是高考失利后的被迫选择,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在进入学校后,对社会集体也没有较高的认同归属感,遇到挫折容易气馁,经常感到自卑,并把事情的失败归结到自己的身上,对学习和生活表现为极不自信,甚至产生厌恶抵触的心理。
3. 学生气氛活跃,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由于学校整体的氛围较为活跃,90后学生多才多艺,对于各种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较强。此外,在活动组织和策划中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创新意识强烈,在社会活动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但同时,他们有较强的功利性,务实意识不足。相对于公办高校的学生而言,独立学院的学生是独立学校发展的经济来源,他们的自我意识较为强烈,深深了解到自己有权利对学校提出管理水平和师资素质上的要求。
二、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指导对策
1. 树立科学的就业指导观
独立学院与本科院校相比,在先天条件上就存在一定差距,生源状况在学生自我管理约束和调节控制等方面,都显现出不小的差距。针对这样群体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体现出特有的针对性,扬长避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以及劣势所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位置所在,这样才能在就业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
2. 加强实践环境建设
独立学院对于实践性人才的培养深入到专业设置,更要贯彻到教学理念之中去,因此实践环境建设的成败左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高低,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在实践环境建设中应该不遗余力的增加人力、物力还有财力方面的投入。由于大多数独立学院的投资商中都有规模不小的企业,因此可以借鉴这一优势,在独立学院内部建立该企业的“企业实验室”,通过实战训练使毕业生的实践技能得以提高,通过职场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到竞争压力,从而使身心适应这一环境。这样有针对性的实战训练和模拟操作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合理规划学生培养训练计划
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仅仅依靠毕业前一年的实战训练和模拟操作是远远不够的,生涯规划应该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独,在入学之初就对学生制定培养训练计划方案。尤其是在每年的寒暑假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进行实践训练,逐渐提高就业竞争力[4]。有计划地由易到难的安排其在实践岗位上进行训练,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其实践能力。此外,针对每个学生的实践表现要建立实践训练档案,记录实践过程中的成长和不足,及时调整培养计划,确保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属于自己的职业之路。
4. 加强就业心理辅导
学生在面对社会角色转变的时候大多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焦虑、烦躁、抑郁等,为了使学生饿的时候更加果敢自信,独立学院还应该积极的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独立学院中的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从小家庭环境优越,衣食无忧,被长辈们视作掌上明珠,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曲折坎坷,抗压能力较差。因此学校应积极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教育工作,如开办就业心理辅导讲座,面对面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使其拥有正常的心理期望值,学会自我调节和适应,对于将来会遇到的挫折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生理的准备,确保学生在受挫之后能够重拾信心,屡败屡战。
独立学院是当今社会教育机构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模式,及在办学模式、教学理念生源组成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先天不足使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困难重重。可通过树立科学的就业指导观、加强实践环境建设、合理规划学生培养训练计划、加强就业心理辅导等措施来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方志勇,伍军.独立学院基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10(7).
[2]魏丽娜,刘涛.辅导员对高校“三本”大学生就业观教育[J].中国西部科技,2010(12).
[3]张丽娟.浅谈如何做好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J].就业指导,2010(1).
[4]邵敏.关于三本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0(18).
【关键词】独立学院 就业指导
独立学院的主要资金来源为非国家财政性经费,是民办高等教育中公益性事业的重要形式。一方面,独立学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主要收入是学生的学费。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是在高考中失利,第三批录取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都与前两批的学生有一定差距,这需要在能力培养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1. 学生生源复杂
独立学院的学生可以分为本科、专科、高职专科、预科生等。独立学院实施的是校长负责制,通过自主筹备来获得办学资金,学费往往较公办院校要高。独立学院属于三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分数比一本线录取分数线低更多,没有办法进入本科院校才来投奔专科。这些学生的素质都没有达到高职学生或预科学生的要求,普遍表现为求知欲不强,文化基础较差。
2. 对社会的认同感偏低,自卑的心理很强
在很多学生眼中,进入独立学院是高考失利后的被迫选择,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在进入学校后,对社会集体也没有较高的认同归属感,遇到挫折容易气馁,经常感到自卑,并把事情的失败归结到自己的身上,对学习和生活表现为极不自信,甚至产生厌恶抵触的心理。
3. 学生气氛活跃,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由于学校整体的氛围较为活跃,90后学生多才多艺,对于各种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较强。此外,在活动组织和策划中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创新意识强烈,在社会活动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但同时,他们有较强的功利性,务实意识不足。相对于公办高校的学生而言,独立学院的学生是独立学校发展的经济来源,他们的自我意识较为强烈,深深了解到自己有权利对学校提出管理水平和师资素质上的要求。
二、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指导对策
1. 树立科学的就业指导观
独立学院与本科院校相比,在先天条件上就存在一定差距,生源状况在学生自我管理约束和调节控制等方面,都显现出不小的差距。针对这样群体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体现出特有的针对性,扬长避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以及劣势所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位置所在,这样才能在就业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
2. 加强实践环境建设
独立学院对于实践性人才的培养深入到专业设置,更要贯彻到教学理念之中去,因此实践环境建设的成败左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高低,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在实践环境建设中应该不遗余力的增加人力、物力还有财力方面的投入。由于大多数独立学院的投资商中都有规模不小的企业,因此可以借鉴这一优势,在独立学院内部建立该企业的“企业实验室”,通过实战训练使毕业生的实践技能得以提高,通过职场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到竞争压力,从而使身心适应这一环境。这样有针对性的实战训练和模拟操作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合理规划学生培养训练计划
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仅仅依靠毕业前一年的实战训练和模拟操作是远远不够的,生涯规划应该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独,在入学之初就对学生制定培养训练计划方案。尤其是在每年的寒暑假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进行实践训练,逐渐提高就业竞争力[4]。有计划地由易到难的安排其在实践岗位上进行训练,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其实践能力。此外,针对每个学生的实践表现要建立实践训练档案,记录实践过程中的成长和不足,及时调整培养计划,确保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属于自己的职业之路。
4. 加强就业心理辅导
学生在面对社会角色转变的时候大多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焦虑、烦躁、抑郁等,为了使学生饿的时候更加果敢自信,独立学院还应该积极的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独立学院中的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从小家庭环境优越,衣食无忧,被长辈们视作掌上明珠,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曲折坎坷,抗压能力较差。因此学校应积极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教育工作,如开办就业心理辅导讲座,面对面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使其拥有正常的心理期望值,学会自我调节和适应,对于将来会遇到的挫折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生理的准备,确保学生在受挫之后能够重拾信心,屡败屡战。
独立学院是当今社会教育机构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模式,及在办学模式、教学理念生源组成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先天不足使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困难重重。可通过树立科学的就业指导观、加强实践环境建设、合理规划学生培养训练计划、加强就业心理辅导等措施来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方志勇,伍军.独立学院基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10(7).
[2]魏丽娜,刘涛.辅导员对高校“三本”大学生就业观教育[J].中国西部科技,2010(12).
[3]张丽娟.浅谈如何做好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J].就业指导,2010(1).
[4]邵敏.关于三本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