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饮杏花村

来源 :商品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umiu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梁去过多次,算算已有6次之多。吕梁山上固然有许多可看的美景,却也经不住这么多次游览。景色还是那么优美,一次两次尚有新鲜感,多了也颇觉乏味。
  前几次去吕梁,是因为《吕梁文化丛书》开卷第一部《古之旅》要由我捉刀,为写这部丛书,先后去了3次吕梁山,加上以前去过的两次,总共已有5次。再好的景观也有些厌了。然而因为《吕梁文化丛书》举办首发式,又去之时,却另有一番收获,因首发式在杏花村酒都宾馆举行,此行的目标就明确了——喝酒。
  杏花村美酒喝多少次也没个够。这回饮酒共分3次,刚到时就先一饮,第二天一早去厂区参观,在酒缸旁一饮,第二天开完会一饮。
  先说在厂区酒缸旁饮酒。2007年山西文学颁发杰出作家、优秀作家奖时,我已在酒缸旁饮过,深知其中奥妙。一进厂区,处处酒香飘逸,人已浸在酒香中,连不喝酒的女性也跃跃欲试,等到酒库,望着摆成一片的酒缸,早就情不自禁了。此番重来这里,先在包中藏了两个矿泉水瓶,想放两瓶带回去与朋友一起享用,不料机关算尽,还是碍于文人面皮,望着如同自来水管一样流淌的美酒,终究不好意思去接。弄得连喝的兴趣也没有了。随大家来到作坊内,几个身着古装的工人正在用传统方式制酒,一会儿,酒从漏斗流出,大家纷纷接一杯品尝,此酒系原浆,有72度之高,喝一口,只觉一股热流从口中缓缓向腹内蠕动;再品,余香满口,绵绵不绝,香而不烈,市面上决然不会有此等美酒,不知刘伶、李白之类见得此酒能饮几杯?
  酒桌上喝酒还和以前一样,共4种酒,即老白汾、白玉酒、玫瑰酒和竹叶青。4种美酒之中,白玉、玫瑰香中带甜,分明是给女性喝的,竹叶青香中带着药味,只有老白汾最合我意。菜肴也很丰盛,鸡鸭鱼肉,流光溢彩,色香味美,究竟难敌美酒诱惑。都算是文人嘛,文绉绉三巡过后,才没有了拘束。杏花村不光酒好,酒杯也特别,细高状,看上去如同竹节,可上下两面斟酒,上端若一般酒杯大小,下面相当于上面的五倍,即喝一杯相当于五杯。喝酒时也有讲究,所谓一心一意,七上八下之类。我等饮者,只担心喝不够,哪里还在乎这些,不管是一心一意,还是三心二意,只管尽情豪饮。
  记得上次在汾阳,曾用下端大杯喝过十五六下,且不晕不醉,荡气回肠。汾酒不愧是历史名酒,绵香悠长,清爽宜人,一杯下肚能感到酒的美妙,几杯过后,就随酒意进入一种忘我境界。早把来时家人朋友叮嘱忘之脑后,来者不拒,甚或上前挑战。惜乎时间太短,不等尽兴,那边已有离坐者。张石山、张发一班人乘酒兴唱起歌。与他们相比,我属喝闷酒者,只论酒,不论其它。唱歌毕竟只是酒后宣泄,我还没喝完。
  当天下午与何西来夫妇、人民文学出版社一干编辑去临县碛口参观明清民居,看黄河奔流。参观完李家山民居,临县政协又免不了一番招待,酒还是杏花村老白汾,却再也喝不出前一天的滋味。第二天中午,在北武当山脚下的真武宾馆,方山县政协用当地美酒招待,喝下去,只觉辛辣刺喉,几欲下泪。如此感觉,只能辜负主人美意。
  喝过杏花村美酒,再好的酒也难以下咽。2007年那次去过杏花村后,好长一段时间,不能再喝酒,大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这次,这种感觉更强烈,恐怕三五个月之内,再难喝出酒的滋味。
其他文献
只要进入稍微有点规模的城市,哪怕是那些新兴的县城,都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受。让人眼花缭乱的不是城市怎样繁华,也不是那些奇形怪状的建筑,而是那些扮美了城市的花草树木。对于建筑,在我看来,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只不过是用金钱堆筑起来的,兜里无银,什么形状、什么风格也没有。那些花草,有的从未谋面,有的看着眼熟,就是叫不出名儿来。它们的存在,倒是使得原本失血的城市,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活力,有了怦然心动的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