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大多数时间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教师主要起总结、归纳、纠错、指导作用。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身体活动,才能达到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而由于学生练习场地宽、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受到其他同学或班级的影响。特别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就形成了体育教学方法独特的艺术美。
关键词:体育;教学方法;讲解;示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235-01
体育即身体教育,前称“体操”即身体操练。只有通过大量的身体练习,才能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在身体练习时也只有通过各种运动项目为媒介来达到身体练习的目的。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练习以外,就是教会学生运动技能,使其在体育课以外的活动中能参与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使其终生受益。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讲解、示范、讲解示范相结合。
一、讲解要精练、生动和有针对性
每一节课的讲解只有几分钟。不仅要做到言简意骇,恰到好处,而且还要能够运用术语和口诀进行讲解,以达到确切地表达动作的技术结构和要领,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动作的印象,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从而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
讲解的大都使用专业知识,教师要吃透教材内容,掌握语言表达,运用贴切有趣的比喻进行教学。如:把前滚翻比喻成球的滚动,说明团身要快要紧,这样才能使讲解生动、形象、具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如:对动作的讲解,就要根据动作训练的三个不同阶段,而有所侧重和区别进行如下讲解:(1)粗略掌握动作阶段,主要使学生明确动作的意义、结构、要领和方法,对动作的细节不多作要求。(2)改进、提高动作阶段的讲解,要进行动作技术分析和正误对比,找出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与改进方法。(3)巩固动作阶段主要提出动作难点和关键,以便改进动作细节。
二、示范最具艺术性
示范的艺术性关键在于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想去观察、体验和研究它)特别是体育教师漂亮、准确、优美的动作展示,让学生看到了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画面,学生对教师就有一种崇拜感,学生对你所教的内容就感兴趣。要想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示范技巧。
注意示范动作要适时适度。所谓的适时就是指要在恰当的时机示范,教师在动作示范时总有其特殊的目的。特定的时机,有时在讲授新的知识时;有时在讲解的过程中;或在练习、纠错过程中;或在总结要领或在探究学习后。该是什么时候示范就什么时候示范,不要提前,提前了学生不会去动脑筋,就照老师的示范模仿去作,不会去思考、总结,更加不会去探究,学生对其动作要领记忆不深刻,对动作力学原理不会去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去作”,“能不能变化一下”学生的动脑能力就严重下降。所以高中体育课程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以前那种千篇一律的教法:上课集合——准备活动(跑步、徒手操)——讲解、示范技术动作——学生练习——纠错——总结下课。这种模式的教学不能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不利于学生动脑、相互合作、观察、讨论、交流,学生更不会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程改革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动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体育与健康问题能力的过程。所以教师示范要适时。
示范动作要适度,指教师在每堂课的示范不多,却又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示范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示范而示范,如果一堂课里只看到教师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做示范,而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一节课后教师的运动量比学生的还大,学生不但没有学会技术动作,就连最基本的运动量都不够,这种教学示范就会喧宾夺主,弄巧成拙,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还会适得其反。
三、抓住合理的示范时机
离散时机:上课铃声响以后,学生很兴奋,不容易安静,注意力严重不集中,还处于观望、等待的离散状态。这时教师能作几个这节课要教的技术动作,利于及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渴求时机:即教师用语言引导学生感兴趣的事和人,学生就有一种想要了解的欲望,在学生求知欲望强烈时,示范技术动作,学生就会认真观察,体会动作,并进行模仿性练习,效果更好。
对比时机: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练习动作进行比较,动作技术更准确、更有效、更优美。对学生正确掌握技术动作很有帮助。
总结、归纳:即学生在开始阶段通过自己的想象和相关的知识或查阅资料,总结、归纳技术动作要领并练习,在教师归纳总结时,进行示范(与学生的练习动作基本一致,要点相同),学生会有成功感。
学生示范: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中动作能起代表性的进行示范,一种是动作标准的学生示范,表示学生通过认真练习也可以达到动作技术要求;一种是大部分学生容易做错的动作进行示范,这样学生对错误动作有直观感觉,正误技术动作可以相互比较,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正确技术动作的掌握。
多媒体、挂图:即体育课程改革中提倡的探究性学习方法时学生在教师所给的辅助教学用具里去寻找技术动作要领,观看示范动作,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帮助纠错,使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再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使学生在掌握技术动作的同时也了解动作技术原理,并拓展了自己的知识,有利于对动作的掌握。
结论
体育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两者缺一不可,要正确运用其时机和时间的把握。教学方法只是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是在其练习过程中,学生的练习情况及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动作才是体育课的灵魂。
教学方法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学生是有所改变的,体育的最终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从而达到终身锻炼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为了体现教师的教学方法而忽视了学生的练习,教师的教学方法贵在实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方法;讲解;示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235-01
体育即身体教育,前称“体操”即身体操练。只有通过大量的身体练习,才能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在身体练习时也只有通过各种运动项目为媒介来达到身体练习的目的。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练习以外,就是教会学生运动技能,使其在体育课以外的活动中能参与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使其终生受益。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讲解、示范、讲解示范相结合。
一、讲解要精练、生动和有针对性
每一节课的讲解只有几分钟。不仅要做到言简意骇,恰到好处,而且还要能够运用术语和口诀进行讲解,以达到确切地表达动作的技术结构和要领,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动作的印象,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从而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
讲解的大都使用专业知识,教师要吃透教材内容,掌握语言表达,运用贴切有趣的比喻进行教学。如:把前滚翻比喻成球的滚动,说明团身要快要紧,这样才能使讲解生动、形象、具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如:对动作的讲解,就要根据动作训练的三个不同阶段,而有所侧重和区别进行如下讲解:(1)粗略掌握动作阶段,主要使学生明确动作的意义、结构、要领和方法,对动作的细节不多作要求。(2)改进、提高动作阶段的讲解,要进行动作技术分析和正误对比,找出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与改进方法。(3)巩固动作阶段主要提出动作难点和关键,以便改进动作细节。
二、示范最具艺术性
示范的艺术性关键在于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想去观察、体验和研究它)特别是体育教师漂亮、准确、优美的动作展示,让学生看到了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画面,学生对教师就有一种崇拜感,学生对你所教的内容就感兴趣。要想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示范技巧。
注意示范动作要适时适度。所谓的适时就是指要在恰当的时机示范,教师在动作示范时总有其特殊的目的。特定的时机,有时在讲授新的知识时;有时在讲解的过程中;或在练习、纠错过程中;或在总结要领或在探究学习后。该是什么时候示范就什么时候示范,不要提前,提前了学生不会去动脑筋,就照老师的示范模仿去作,不会去思考、总结,更加不会去探究,学生对其动作要领记忆不深刻,对动作力学原理不会去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去作”,“能不能变化一下”学生的动脑能力就严重下降。所以高中体育课程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以前那种千篇一律的教法:上课集合——准备活动(跑步、徒手操)——讲解、示范技术动作——学生练习——纠错——总结下课。这种模式的教学不能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不利于学生动脑、相互合作、观察、讨论、交流,学生更不会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程改革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动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体育与健康问题能力的过程。所以教师示范要适时。
示范动作要适度,指教师在每堂课的示范不多,却又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示范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示范而示范,如果一堂课里只看到教师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做示范,而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一节课后教师的运动量比学生的还大,学生不但没有学会技术动作,就连最基本的运动量都不够,这种教学示范就会喧宾夺主,弄巧成拙,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还会适得其反。
三、抓住合理的示范时机
离散时机:上课铃声响以后,学生很兴奋,不容易安静,注意力严重不集中,还处于观望、等待的离散状态。这时教师能作几个这节课要教的技术动作,利于及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渴求时机:即教师用语言引导学生感兴趣的事和人,学生就有一种想要了解的欲望,在学生求知欲望强烈时,示范技术动作,学生就会认真观察,体会动作,并进行模仿性练习,效果更好。
对比时机: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练习动作进行比较,动作技术更准确、更有效、更优美。对学生正确掌握技术动作很有帮助。
总结、归纳:即学生在开始阶段通过自己的想象和相关的知识或查阅资料,总结、归纳技术动作要领并练习,在教师归纳总结时,进行示范(与学生的练习动作基本一致,要点相同),学生会有成功感。
学生示范: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中动作能起代表性的进行示范,一种是动作标准的学生示范,表示学生通过认真练习也可以达到动作技术要求;一种是大部分学生容易做错的动作进行示范,这样学生对错误动作有直观感觉,正误技术动作可以相互比较,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正确技术动作的掌握。
多媒体、挂图:即体育课程改革中提倡的探究性学习方法时学生在教师所给的辅助教学用具里去寻找技术动作要领,观看示范动作,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帮助纠错,使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再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使学生在掌握技术动作的同时也了解动作技术原理,并拓展了自己的知识,有利于对动作的掌握。
结论
体育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两者缺一不可,要正确运用其时机和时间的把握。教学方法只是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是在其练习过程中,学生的练习情况及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动作才是体育课的灵魂。
教学方法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学生是有所改变的,体育的最终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从而达到终身锻炼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为了体现教师的教学方法而忽视了学生的练习,教师的教学方法贵在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