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年初,浙江省海盐县行知中学德育处给学生家长发送了一条校讯通,内容是建议家长做好学生返校考试的相应准备工作。其中赫然有一条:(学生)直接到校(或回家),不要与社会不良青少年或职高学生混在一起,以防上当受骗或受欺负。这条信息被网友传上网后,引发议论纷纷,大多是对该校不当言论的批评。当天晚上,行知中学在其官方微博上发表道歉信息:……其中涉及职高学生的言论和措辞严重不当,伤害了职高学生的感情和职业学校的声誉,对此我们深表歉意并诚挚地向职高学生、家长及职业学校道歉……如此平息了事态。
消息传出,听闻的职教同仁一片哗然,大多有愤愤不平之意。当然,“职高学生”无论如何不能与“社会不良青少年”混为一谈,然而,该事件看似无心之失,其实却体现了地方上对于职高学生一种普遍的不了解、不信任、不认可。这种认知偏差会随着行知中学的一句道歉就烟消云散了吗?道歉之后,“职高学生”的形象就立即变得正面、受到尊重了吗?事件虽然告一段落,但当地的“职高学生”和培养学校难道不需要就此进行一些反思吗?我们职教人是不是听到道歉就可以心平气和地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继续昨天的故事”呢?……欢迎大家就此进行讨论,为职业教育形象的真正改善找出可行路径。
消息传出,听闻的职教同仁一片哗然,大多有愤愤不平之意。当然,“职高学生”无论如何不能与“社会不良青少年”混为一谈,然而,该事件看似无心之失,其实却体现了地方上对于职高学生一种普遍的不了解、不信任、不认可。这种认知偏差会随着行知中学的一句道歉就烟消云散了吗?道歉之后,“职高学生”的形象就立即变得正面、受到尊重了吗?事件虽然告一段落,但当地的“职高学生”和培养学校难道不需要就此进行一些反思吗?我们职教人是不是听到道歉就可以心平气和地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继续昨天的故事”呢?……欢迎大家就此进行讨论,为职业教育形象的真正改善找出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