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人类最文明最古老且重要的部分之一,而美育是教育的根本,幼儿美术教育则是美育的开端,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是一种开端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论文对鉴赏与表现相结合的幼儿美术教育进行探宄,以期为幼儿园美术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鉴赏;表现;幼儿园;美术教学
引言
笔者从事幼儿园美术教学工作数年,在实践中发现目前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艺术鉴赏教学相当薄弱,而鉴赏与表现相结合的美术教育对于孩子将来发展至关重要,但幼儿教育工作者们苦于自身知识范围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虽有浓厚的兴趣、甚至强烈渴望,但却束手无策。通查阅文献,发现在以往的研究中,儿童绘画方面的研究较多,鉴赏与表现相结合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对鉴赏与表现相结合的幼儿美术教育进行探宄,在幼儿园美术教学的理论与实际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欣赏”与表现相结合的幼儿美术课程的意义
1.1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鉴赏与表现相结合的幼儿美术课程,使幼儿在享受具有形式美、内容美、艺术美的艺术品的基础上,激发其内心创作和表达美的欲望,使其内心充满对美的感悟、向往和启迪。所以,该课程最大限度地培养幼儿发现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其目的不是记住该幅艺术品,而是培养一种解读艺术品的基本方法,一种体验艺术品的角度,一双敏銳的发现美的艺术家的眼睛。等将来孩子长大了,即使其不从事艺术相关工作,但是当其走进艺术馆或博物馆不会再出现走马观花的无所适从的窘境。
1.2促进幼儿情感发展
美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载体。由此可见,幼儿美术鉴赏活动是一种净化心灵的情感之旅,而创作活动则是正面或负面情感的宣泄。因此,鉴赏与表现相结合的课程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丰富其内、外精神世界。
1.3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鉴赏的过程本身就包含着创造,鉴赏类似于二度创作。通过开放探索式的组织教学方法,使得幼儿各抒己见,自由讨论,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充分发挥宝贵的潜能,动口、动手、动脑,全身心参与,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大限度的发挥。
1.4继承与发扬人文精神
不同艺术品代表不同的文化价值,隐涵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体现着人类共同的高尚情操,即不同的文化背景、相同的人文文明,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鉴赏与表现相结合的美术课程使其世代相传。
2目前“欣赏”与表现相结合的幼儿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2.1目标不明确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规定了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总目标中第一条如下要求“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分目标中“通过美术欣赏活动获得美感,培养审美创造能力”,年龄段目标中“鼓励幼儿用简短的话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显然,现行的课程稍显模糊和抽象。
2.2内容安排不合理
教学目标和内容等完全相同课程,在小班、中班和大班共用,没有体现幼儿的阶段性特点,年龄越小的孩子其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差异越大;并且,所选择的艺术品多为常见著名艺术家的经典绘画代表作品,显然艺术品门类的比重不平衡。
2.3课程单调
课程组织上,多为听听艺术家故事,看看艺术家作品中使用的色彩,然后学学艺术家创作的方法或形式,即“听听—看看—学学”的模式,比较浅薄的从表面简单认识艺术家作品,创作部分也只是学样而己。课程的类型多为独立单科式为主,兼有少量综合探索式,几乎没有家园共建式和主题式。幼儿时期由于其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应该注重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加强家园共育,提供多样化的课程类型,促进幼儿各种潜能的发挥。
3“欣赏”与表现相结合的幼儿美术课程教学案例
3.1课程设计思路
大部分幼儿都拥有划船的生活经历,而妈妈可谓是幼儿最亲近的人,在幼儿日常美术活动中,妈妈是幼儿最喜欢表达的题材之一,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本案例选择了美国艺术家玛丽·卡萨特作品《划船的伙伴》。
3.2教学目的
通过讨论、体验和想象等,感受作品中浓浓的母爱,促进“母子”情感;通过活动学习欣赏单艺术品的简单方法,同时通过观察、比较相同题材中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培养深入观察的事物的能力;尝试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运用绘画、表演等各种表现形式进行自由创作,从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3教学设备
PPT课件、全家福照片、手工纸、素描纸、硫酸纸、即时贴、超轻陶土、 相框半成品、剪刀、大纸船、KT板、双碰或固体剂、照相机、三角架、Movie Mark软件、排笔或毛笔、水溶性蜡笔、勾线笔等。
3.4教学过程
(1)第一课时——全家福
首先,请学生对自己的家人(根据照片)进行介绍;其次,请幼儿制作相框;然后,请幼儿装饰照片;最后,请大家相互交流。
(2)第二课时——她是谁
首先,请幼儿相互介绍收集的有关艺术家的相关资料;然后,请幼儿以游戏“找朋友”的形式,为艺术家和其作品配对;最后,请幼儿进行命题画创作《我爱妈妈》。课后拓展,请幼儿以《我要去划船》为主题画6幅或以上连环画。
(3)第三课时——仔细看
请幼儿做游戏“上看下看”,感受“俯视和仰视的基本定义;其次,通过课件从“上、下;左、右;里、外三个角度看《划船的伙伴》;再次,选择同一题材的不同艺术家的作品,从俯视的角度再看看;最后,请幼儿创作一幅主题为“划船趣事”的作品,要求用俯视的角度表达。
(4)第四课时——比一比
首先,请幼儿从历史的角度,比较三幅艺术家作品,即拉斐尔·桑西《岩间圣母》、皮特·保罗·鲁本斯《母与子》、一玛丽·卡萨特《划船的伙伴》,感受不同时期、不同艺术家的风格特点;其次,寻找相同时期艺术家风格比较,即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母与子》与玛丽·卡萨特《沐浴》进行比较;再次,单个艺术家自身比较,即从其早期到晚期;最后,请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自由创作一幅最现代的作品。 (5)第五课时——《划船的伙伴》
首先,教师邀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与妈妈合影的照片;然后,教师指导幼儿从“人物造型、色彩、构图、视角”四个角度鉴赏美国艺术家玛丽·卡萨特艺术作品《划船的伙伴》,体会作品中透露出的母子情感,解释其内涵;最后,幼儿进行拼图游戏,创作自己的绘画作品《划船趣事》。教师提示幼儿进行课后拓展,课余寻找“母子情深”的资料,并通过网络、书籍等了解相关作品
(6)第六课时——动画初体验《划船趣事》。
首先,请幼兒以剧本《我要去划船》进行陶土动画拍摄;然后,请幼儿欣赏、评价同伴作品。课后拓展,请每位幼儿把课后拓展资料汇总成册,然后把其印刷成“书”,发给幼儿当作节日礼物。
3.4教学评价
本案例采用两种评价方式,一是档案袋式,即请幼儿和家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人手一份档案册,把与活动有关的主要资料收集汇总在内,如:亲子绘画、活动照片等,最后以印刷品“我的第一本书”呈现给大家;二是表格式,主要是针对活动中的细节进行评价,目的是推动活动深入发展,例如,第五课时中关于幼儿作品中创造力进行评价等。
3.5教学创新点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开展鉴赏教学是一种尝试,从作品题材、所传达的情感及画面形式入手,运用各种辅助教学工具完成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注重幼儿情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3.6教学效果
本案例为主题式的课程模式,在结合幼儿周围己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以情感为纽带,采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组织形式,学习鉴赏单幅绘画作品的方法。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够从各个角度认识和了解艺术品,而且乐于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尤其是最后把前期的作品汇总,拍成系列动画片,既是该单元学习的总结,又是一次新的创作,使相关知识有机融合。
4结语
教育是人类最文明最古老且重要的部分之一,美育则是教育的根本,幼儿美术教育则是美育的开端,而鉴赏与表现相结合的美术教育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化时代到来之际,作为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应把握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鉴赏和表现相结合的幼儿美术教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大根著.幼儿美术教学论[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
[3]朱家雄编,幼儿园课程[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鉴赏;表现;幼儿园;美术教学
引言
笔者从事幼儿园美术教学工作数年,在实践中发现目前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艺术鉴赏教学相当薄弱,而鉴赏与表现相结合的美术教育对于孩子将来发展至关重要,但幼儿教育工作者们苦于自身知识范围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虽有浓厚的兴趣、甚至强烈渴望,但却束手无策。通查阅文献,发现在以往的研究中,儿童绘画方面的研究较多,鉴赏与表现相结合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对鉴赏与表现相结合的幼儿美术教育进行探宄,在幼儿园美术教学的理论与实际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欣赏”与表现相结合的幼儿美术课程的意义
1.1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鉴赏与表现相结合的幼儿美术课程,使幼儿在享受具有形式美、内容美、艺术美的艺术品的基础上,激发其内心创作和表达美的欲望,使其内心充满对美的感悟、向往和启迪。所以,该课程最大限度地培养幼儿发现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其目的不是记住该幅艺术品,而是培养一种解读艺术品的基本方法,一种体验艺术品的角度,一双敏銳的发现美的艺术家的眼睛。等将来孩子长大了,即使其不从事艺术相关工作,但是当其走进艺术馆或博物馆不会再出现走马观花的无所适从的窘境。
1.2促进幼儿情感发展
美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载体。由此可见,幼儿美术鉴赏活动是一种净化心灵的情感之旅,而创作活动则是正面或负面情感的宣泄。因此,鉴赏与表现相结合的课程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丰富其内、外精神世界。
1.3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鉴赏的过程本身就包含着创造,鉴赏类似于二度创作。通过开放探索式的组织教学方法,使得幼儿各抒己见,自由讨论,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充分发挥宝贵的潜能,动口、动手、动脑,全身心参与,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大限度的发挥。
1.4继承与发扬人文精神
不同艺术品代表不同的文化价值,隐涵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体现着人类共同的高尚情操,即不同的文化背景、相同的人文文明,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鉴赏与表现相结合的美术课程使其世代相传。
2目前“欣赏”与表现相结合的幼儿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2.1目标不明确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规定了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总目标中第一条如下要求“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分目标中“通过美术欣赏活动获得美感,培养审美创造能力”,年龄段目标中“鼓励幼儿用简短的话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显然,现行的课程稍显模糊和抽象。
2.2内容安排不合理
教学目标和内容等完全相同课程,在小班、中班和大班共用,没有体现幼儿的阶段性特点,年龄越小的孩子其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差异越大;并且,所选择的艺术品多为常见著名艺术家的经典绘画代表作品,显然艺术品门类的比重不平衡。
2.3课程单调
课程组织上,多为听听艺术家故事,看看艺术家作品中使用的色彩,然后学学艺术家创作的方法或形式,即“听听—看看—学学”的模式,比较浅薄的从表面简单认识艺术家作品,创作部分也只是学样而己。课程的类型多为独立单科式为主,兼有少量综合探索式,几乎没有家园共建式和主题式。幼儿时期由于其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应该注重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加强家园共育,提供多样化的课程类型,促进幼儿各种潜能的发挥。
3“欣赏”与表现相结合的幼儿美术课程教学案例
3.1课程设计思路
大部分幼儿都拥有划船的生活经历,而妈妈可谓是幼儿最亲近的人,在幼儿日常美术活动中,妈妈是幼儿最喜欢表达的题材之一,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本案例选择了美国艺术家玛丽·卡萨特作品《划船的伙伴》。
3.2教学目的
通过讨论、体验和想象等,感受作品中浓浓的母爱,促进“母子”情感;通过活动学习欣赏单艺术品的简单方法,同时通过观察、比较相同题材中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培养深入观察的事物的能力;尝试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运用绘画、表演等各种表现形式进行自由创作,从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3教学设备
PPT课件、全家福照片、手工纸、素描纸、硫酸纸、即时贴、超轻陶土、 相框半成品、剪刀、大纸船、KT板、双碰或固体剂、照相机、三角架、Movie Mark软件、排笔或毛笔、水溶性蜡笔、勾线笔等。
3.4教学过程
(1)第一课时——全家福
首先,请学生对自己的家人(根据照片)进行介绍;其次,请幼儿制作相框;然后,请幼儿装饰照片;最后,请大家相互交流。
(2)第二课时——她是谁
首先,请幼儿相互介绍收集的有关艺术家的相关资料;然后,请幼儿以游戏“找朋友”的形式,为艺术家和其作品配对;最后,请幼儿进行命题画创作《我爱妈妈》。课后拓展,请幼儿以《我要去划船》为主题画6幅或以上连环画。
(3)第三课时——仔细看
请幼儿做游戏“上看下看”,感受“俯视和仰视的基本定义;其次,通过课件从“上、下;左、右;里、外三个角度看《划船的伙伴》;再次,选择同一题材的不同艺术家的作品,从俯视的角度再看看;最后,请幼儿创作一幅主题为“划船趣事”的作品,要求用俯视的角度表达。
(4)第四课时——比一比
首先,请幼儿从历史的角度,比较三幅艺术家作品,即拉斐尔·桑西《岩间圣母》、皮特·保罗·鲁本斯《母与子》、一玛丽·卡萨特《划船的伙伴》,感受不同时期、不同艺术家的风格特点;其次,寻找相同时期艺术家风格比较,即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母与子》与玛丽·卡萨特《沐浴》进行比较;再次,单个艺术家自身比较,即从其早期到晚期;最后,请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自由创作一幅最现代的作品。 (5)第五课时——《划船的伙伴》
首先,教师邀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与妈妈合影的照片;然后,教师指导幼儿从“人物造型、色彩、构图、视角”四个角度鉴赏美国艺术家玛丽·卡萨特艺术作品《划船的伙伴》,体会作品中透露出的母子情感,解释其内涵;最后,幼儿进行拼图游戏,创作自己的绘画作品《划船趣事》。教师提示幼儿进行课后拓展,课余寻找“母子情深”的资料,并通过网络、书籍等了解相关作品
(6)第六课时——动画初体验《划船趣事》。
首先,请幼兒以剧本《我要去划船》进行陶土动画拍摄;然后,请幼儿欣赏、评价同伴作品。课后拓展,请每位幼儿把课后拓展资料汇总成册,然后把其印刷成“书”,发给幼儿当作节日礼物。
3.4教学评价
本案例采用两种评价方式,一是档案袋式,即请幼儿和家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人手一份档案册,把与活动有关的主要资料收集汇总在内,如:亲子绘画、活动照片等,最后以印刷品“我的第一本书”呈现给大家;二是表格式,主要是针对活动中的细节进行评价,目的是推动活动深入发展,例如,第五课时中关于幼儿作品中创造力进行评价等。
3.5教学创新点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开展鉴赏教学是一种尝试,从作品题材、所传达的情感及画面形式入手,运用各种辅助教学工具完成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注重幼儿情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3.6教学效果
本案例为主题式的课程模式,在结合幼儿周围己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以情感为纽带,采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组织形式,学习鉴赏单幅绘画作品的方法。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够从各个角度认识和了解艺术品,而且乐于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尤其是最后把前期的作品汇总,拍成系列动画片,既是该单元学习的总结,又是一次新的创作,使相关知识有机融合。
4结语
教育是人类最文明最古老且重要的部分之一,美育则是教育的根本,幼儿美术教育则是美育的开端,而鉴赏与表现相结合的美术教育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化时代到来之际,作为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应把握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鉴赏和表现相结合的幼儿美术教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大根著.幼儿美术教学论[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
[3]朱家雄编,幼儿园课程[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