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女人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故事。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也不过是一辈子。当她回首往事种种,扑朔迷离。到底是时代成全了她?还是时代毁灭了她?
她是时代的“怨女”。
何谓“怨女”?从字面上理解,大概就是幽怨的女子。若细究词源,则见《孟子·梁惠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其意指已到婚龄而无合适配偶的女子。
她,柴银娣,倒不是那种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她是出名的麻油西施,只不过有个“烈性子”,男人不太敢招惹她。那时候她还年轻,漂亮似乎只是多余的点缀,眼里那些男人也好像都一个样。有一个仿佛稍微两样点,对过药店的小刘,她默默地喜欢着他。她甚至想过未来……可是,她不甘心。
“小刘不像是会钻营的人。他要是做一辈子伙计,她成了她哥嫂的穷亲戚,和外婆一样。人家一定说她嫁得不好,她长得再丑些也不过如此。”
一个漂亮的女人,就应当嫁给富人,让美貌变现——这是那个旧社会的“实用主义”。爱情,是什么呢?她情愿嫁给一个有钱的瞎子,也不愿下田种地。“没有钱的苦处她受够了。无论什么小事都使人为难,记恨。”当然,银娣也不全然是那样势利的女人。她面对着来自兄嫂的压力,小刘的态度也让她气愤……她后来嫁给姚家,也是命中注定的。
婚后的生活,并不如意。丈夫的残废,旁人的冷落,娘家的为难……银娣心里到底有“怨”,但又可以怎样?一生一世。唯有那个玩世不恭的姚三爷,他闯进了她的生命中,像是不经意地撩拨她的欲望。在压抑的姚家,银娣渴望的是尊严和自由。在某种意义上,姚三爷的暧昧倒像是满足了她的需要,于是她就此沉沦。
在道德伦常的规范下,这种“爱”是被禁止的。银娣是知道的,她害怕。为了逃避内心的恐惧,她上吊自杀。或许她这个选择是明智的,她被人救了下来,三房保守着秘密。情与欲,就此封存。十六年,日子就在预定的轨道上行驶。丧夫,分家,她终于熬过来了。
好一个十六年,把故事分隔开两半。十六年以前,银娣还是二奶奶。那时候,她的心里埋藏着怨恨、以及情欲,实在也是可怜之人。怨女者,已到婚龄而无合适配偶。她嫁给了姚二爷,他可能算“合适”的配偶?他的生命原是残缺的,就连姚家的亲戚也忌讳提及。她虽已嫁作人妇,丰衣足食,却更比从前痛苦。永远都不会有人知晓,银娣是如何一路走来的。然而,在读到二太太的故事以后,我看到了岁月的痕迹。
十六年过去了,金钱成了银娣唯一的安全感。在九老太爷主持分家之时,面对家族的男性,她不管不顾地哭闹;在三爷落魄向她求助之时,面对昔时的旧爱,她也能翻脸不认人。银娣对身边的所有人都有着一种戒备心,兄嫂,儿子,媳妇……她精于计算,她要控制一切,她只信任自己。由此,她的儿子玉熹最终成为傀儡,他永远活在母亲的阴影之下,任由人生被鸦片吞噬。
十六年的岁月,猛推着银娣坠入疯狂。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了婆,曾经所有的隐忍、愤恨、委屈、苦闷,就如滔天的洪水,汹涌泛滥,肆无忌惮。她就像一个魔鬼,喜怒无常——活活逼死自己儿媳,又时时提防着新人上头上脸;小夫妻稍稍亲密一些,她便要心生嫉恨了。如若听见旁人议论她,银娣就用更恶毒的语句去中伤他人,报仇使她感到快乐。
“现在不大听到新闻,但是日子过得快,反而觉得这些人一个个的报应来得快。时间永远站在她这边,证明她是对的。”
时代裹挟着一切滾滚向前。旧式大家庭没落了,银娣却自以为是她的胜利,她将抱着仅存的虚荣度过余生,实在可悲可叹。
柴银娣的半生,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金锁记》的曹七巧,不就是她的影子么?
事实上,这原本就是同一个故事。《金锁记》创作于1943年,《怨女》则是写于1965年,由前者改编而成。在文学史上《金锁记》享有极高的评价,夏志清先生称其为“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短篇小说”,这自是不必多言。然《怨女》却一直寂寂无闻,影响远不及前作,这是何故?
傅雷曾道:“(《金锁记》)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作为一部短篇小说,《金锁记》情节安排相当紧凑。二三十年的光景,彷佛成了一张巨大的网。季泽、姜家、兄嫂、儿女,所有的人物关系交织在一起,成就了一个复杂的曹七巧。我们可以看到,爱恨贪嗔痴,共生于她的灵魂;凡此种种,终成熊熊烈火,逼迫着她陷入疯狂。正因了如此巧妙的安排,整部作品可谓是短小精悍,表现出巨大的艺术张力。在故事叙述以外,意象的创造、细节的描写等等,都体现了作者强大的写作功力。小说被誉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可以说是毫不为过的。
作为改编之作的《怨女》,在篇幅上要比原著长得多,整体风格也有很大的转变。在对比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小说的内容丰富了。与《金锁记》很不一样的是,作者用一种平淡的、缓慢的节奏去展开故事,回顾了中国传统古典小说的创作。在《怨女》的写作中,张爱玲更为讲究起承转合,她以近乎平常化的叙述去塑造柴银娣这个形象,从而引导读者思考故事主人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疯狂的。比如,银娣婚前的经历,浴佛寺的暧昧情节,玉熹堕落的过程等等,这些内容的增加,使得小说情节的发展更加自然。诚然,这种“平淡自然”对原作的张力有所损害,但《怨女》的美绝不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中。若然说曹七巧就是一个“疯子”,那么柴银娣更像是一个普通的女性。在某种意义上,普通人的悲剧不是更能打动人心吗?
柴银娣,她原本就是一个极普通的女子,为何最后却成了疯魔?我以为,作者早已在《怨女》的故事里埋下答案——是时代成全了她!是时代毁灭了她。张爱玲在创作《金锁记》之时,她极力表现曹七巧的“疯狂”,是希望寻求一个答案。时隔二十一年,她似乎找到这个答案了。《怨女》这部小说,很具有时代感,时代即是命运。从晚清到民国,从国共内战到抗日战争,在新旧因素的矛盾运动中,旧时代渐渐消亡,旧人物一步步走向疯狂。那个特殊年代,种种世间百态,全在张爱玲的书写中表现出来。这可以说是《怨女》最为成功的地方了。
在我个人看来,《金锁记》和《怨女》所体现的是张爱玲两种截然不同的写作风格,实在难以由此而评判高下。但也许读者更喜欢的是四十年代的那个张爱玲,锋芒毕露;又或者是《金锁记》早已经成为一座文学高峰,难以跨越;总之,《怨女》并未享有盛名。如果说《怨女》确实有些不足之处的话,那大概就是作者删除了主人公的女儿,而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了她对儿子的控制上。单就女性的书写而言,以一个女性去衬托另一个女性,我认为会更具表现力。但张爱玲为何删减了这部分内容?是因为情节安排的需要么?这应该是要进一步深入探究了。
无论如何,从《金锁记》到《怨女》,从曹七巧到柴银娣,作品所表达的意蕴是一脉相承的。这是作者对女性的关注,这是作者对时代的反思,剀切而深刻。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今人回望旧时年月,不就是幽幽一叹么?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也不过是一辈子。当她回首往事种种,扑朔迷离。到底是时代成全了她?还是时代毁灭了她?
她是时代的“怨女”。
何谓“怨女”?从字面上理解,大概就是幽怨的女子。若细究词源,则见《孟子·梁惠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其意指已到婚龄而无合适配偶的女子。
她,柴银娣,倒不是那种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她是出名的麻油西施,只不过有个“烈性子”,男人不太敢招惹她。那时候她还年轻,漂亮似乎只是多余的点缀,眼里那些男人也好像都一个样。有一个仿佛稍微两样点,对过药店的小刘,她默默地喜欢着他。她甚至想过未来……可是,她不甘心。
“小刘不像是会钻营的人。他要是做一辈子伙计,她成了她哥嫂的穷亲戚,和外婆一样。人家一定说她嫁得不好,她长得再丑些也不过如此。”
一个漂亮的女人,就应当嫁给富人,让美貌变现——这是那个旧社会的“实用主义”。爱情,是什么呢?她情愿嫁给一个有钱的瞎子,也不愿下田种地。“没有钱的苦处她受够了。无论什么小事都使人为难,记恨。”当然,银娣也不全然是那样势利的女人。她面对着来自兄嫂的压力,小刘的态度也让她气愤……她后来嫁给姚家,也是命中注定的。
婚后的生活,并不如意。丈夫的残废,旁人的冷落,娘家的为难……银娣心里到底有“怨”,但又可以怎样?一生一世。唯有那个玩世不恭的姚三爷,他闯进了她的生命中,像是不经意地撩拨她的欲望。在压抑的姚家,银娣渴望的是尊严和自由。在某种意义上,姚三爷的暧昧倒像是满足了她的需要,于是她就此沉沦。
在道德伦常的规范下,这种“爱”是被禁止的。银娣是知道的,她害怕。为了逃避内心的恐惧,她上吊自杀。或许她这个选择是明智的,她被人救了下来,三房保守着秘密。情与欲,就此封存。十六年,日子就在预定的轨道上行驶。丧夫,分家,她终于熬过来了。
好一个十六年,把故事分隔开两半。十六年以前,银娣还是二奶奶。那时候,她的心里埋藏着怨恨、以及情欲,实在也是可怜之人。怨女者,已到婚龄而无合适配偶。她嫁给了姚二爷,他可能算“合适”的配偶?他的生命原是残缺的,就连姚家的亲戚也忌讳提及。她虽已嫁作人妇,丰衣足食,却更比从前痛苦。永远都不会有人知晓,银娣是如何一路走来的。然而,在读到二太太的故事以后,我看到了岁月的痕迹。
十六年过去了,金钱成了银娣唯一的安全感。在九老太爷主持分家之时,面对家族的男性,她不管不顾地哭闹;在三爷落魄向她求助之时,面对昔时的旧爱,她也能翻脸不认人。银娣对身边的所有人都有着一种戒备心,兄嫂,儿子,媳妇……她精于计算,她要控制一切,她只信任自己。由此,她的儿子玉熹最终成为傀儡,他永远活在母亲的阴影之下,任由人生被鸦片吞噬。
十六年的岁月,猛推着银娣坠入疯狂。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了婆,曾经所有的隐忍、愤恨、委屈、苦闷,就如滔天的洪水,汹涌泛滥,肆无忌惮。她就像一个魔鬼,喜怒无常——活活逼死自己儿媳,又时时提防着新人上头上脸;小夫妻稍稍亲密一些,她便要心生嫉恨了。如若听见旁人议论她,银娣就用更恶毒的语句去中伤他人,报仇使她感到快乐。
“现在不大听到新闻,但是日子过得快,反而觉得这些人一个个的报应来得快。时间永远站在她这边,证明她是对的。”
时代裹挟着一切滾滚向前。旧式大家庭没落了,银娣却自以为是她的胜利,她将抱着仅存的虚荣度过余生,实在可悲可叹。
柴银娣的半生,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金锁记》的曹七巧,不就是她的影子么?
事实上,这原本就是同一个故事。《金锁记》创作于1943年,《怨女》则是写于1965年,由前者改编而成。在文学史上《金锁记》享有极高的评价,夏志清先生称其为“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短篇小说”,这自是不必多言。然《怨女》却一直寂寂无闻,影响远不及前作,这是何故?
傅雷曾道:“(《金锁记》)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作为一部短篇小说,《金锁记》情节安排相当紧凑。二三十年的光景,彷佛成了一张巨大的网。季泽、姜家、兄嫂、儿女,所有的人物关系交织在一起,成就了一个复杂的曹七巧。我们可以看到,爱恨贪嗔痴,共生于她的灵魂;凡此种种,终成熊熊烈火,逼迫着她陷入疯狂。正因了如此巧妙的安排,整部作品可谓是短小精悍,表现出巨大的艺术张力。在故事叙述以外,意象的创造、细节的描写等等,都体现了作者强大的写作功力。小说被誉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可以说是毫不为过的。
作为改编之作的《怨女》,在篇幅上要比原著长得多,整体风格也有很大的转变。在对比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小说的内容丰富了。与《金锁记》很不一样的是,作者用一种平淡的、缓慢的节奏去展开故事,回顾了中国传统古典小说的创作。在《怨女》的写作中,张爱玲更为讲究起承转合,她以近乎平常化的叙述去塑造柴银娣这个形象,从而引导读者思考故事主人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疯狂的。比如,银娣婚前的经历,浴佛寺的暧昧情节,玉熹堕落的过程等等,这些内容的增加,使得小说情节的发展更加自然。诚然,这种“平淡自然”对原作的张力有所损害,但《怨女》的美绝不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中。若然说曹七巧就是一个“疯子”,那么柴银娣更像是一个普通的女性。在某种意义上,普通人的悲剧不是更能打动人心吗?
柴银娣,她原本就是一个极普通的女子,为何最后却成了疯魔?我以为,作者早已在《怨女》的故事里埋下答案——是时代成全了她!是时代毁灭了她。张爱玲在创作《金锁记》之时,她极力表现曹七巧的“疯狂”,是希望寻求一个答案。时隔二十一年,她似乎找到这个答案了。《怨女》这部小说,很具有时代感,时代即是命运。从晚清到民国,从国共内战到抗日战争,在新旧因素的矛盾运动中,旧时代渐渐消亡,旧人物一步步走向疯狂。那个特殊年代,种种世间百态,全在张爱玲的书写中表现出来。这可以说是《怨女》最为成功的地方了。
在我个人看来,《金锁记》和《怨女》所体现的是张爱玲两种截然不同的写作风格,实在难以由此而评判高下。但也许读者更喜欢的是四十年代的那个张爱玲,锋芒毕露;又或者是《金锁记》早已经成为一座文学高峰,难以跨越;总之,《怨女》并未享有盛名。如果说《怨女》确实有些不足之处的话,那大概就是作者删除了主人公的女儿,而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了她对儿子的控制上。单就女性的书写而言,以一个女性去衬托另一个女性,我认为会更具表现力。但张爱玲为何删减了这部分内容?是因为情节安排的需要么?这应该是要进一步深入探究了。
无论如何,从《金锁记》到《怨女》,从曹七巧到柴银娣,作品所表达的意蕴是一脉相承的。这是作者对女性的关注,这是作者对时代的反思,剀切而深刻。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今人回望旧时年月,不就是幽幽一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