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托育:家庭需求与机构供给

来源 :人口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sxw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2019年全国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母亲在家庭中是育儿的主力,祖辈代际支持非常关键;目前仅有1/5关于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的需求被满足;“安全、便捷、专业”是家长选择托育机构时最关心的要素,目前托育服务的实际费用远高于家庭期望值;托育服务供给不足,民办托育机构承担了超过八成的托育服务供给责任。建议分阶段、分层次逐步满足群众托育服务需求,重点解决2~3岁婴幼儿家庭的托育服务需求;加强对家庭育儿的支持,科学指导家庭照料婴幼儿,并对代际照料者给予适当奖励。
其他文献
摘 要:生态公民是21世纪绿色发展的新兴议题,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生态公民观念将环境意义上的“生态”与政治领域中的“公民”结合,既包含原有公民身份的内容,又体现出深层生态学所促进的全球绿色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对公民身份的超越。生态公民对公民身份的超越,表现在生态公民在公民权利与义务、公民的地域范围、公民的人群构成及道德的关怀对象范畴上对公民身份所进行的扩展。为了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摘 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时代表征的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夺取外国市场,西方发达国家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中,武装侵略、殖民掠夺和残酷剥削加速不平等体系的建立,近年以美国为代表的单边主义、保守主义势力抬头,对经济全球化造成负面影响,这是世界历史所形成不平等体系继续阻碍落后国家发展的历史延续,避免世界历史走向虚伪的公正合理乃是人类命
摘 要: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的根本特质,主要表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生动诠释,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保障,是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生态治理效能的重要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提供价值引领、内生动力和检验标准,站在人民立场高度审视并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由谁检验”三个根
摘 要:《2020年全球风险报告》显示,世界排名前五的风险都与生态环境问题密切相关。新冠疫情所引发的全球恐慌再度激发人类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反思。雖然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球化的宏大境遇中面临诸多问题,如资本至上与全球集体行动的内部紧张、单边主义与全球系统思维的生成困境、当下意识与人类未来意识的关系断裂,但生态文明建设所蕴涵的“类本质”特征、“正义感”基质和“共同体”理念昭示着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
2020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辩证法创始人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为了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并推动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发展,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于2020年11月28日在南京成功举办了“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暨2020年学术年会”。与会代表分别围绕“恩格斯的哲学思想”“新时代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新时代科技创新与风险治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一、恩格斯的哲学思想研究  恩格斯不但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