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了解南通市耐多药疫情情况,为采取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9—2012年肺结核病病人采用酸性罗氏培养基分离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取得分离培养物后采用中性罗氏培养基比例法药敏试验。193例MDR—TB中,原发耐多药占15.02%,获得性耐多药占84.98%。结论:耐药形成原因中,MDR—TB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肺结核病人初始治疗阶段不规则用药和不满规定疗程自行停药,因此 MDR—TB产生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合理化疗和贯彻全程督导治疗原则对减少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产生至关重要。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肺结核病人;耐多药肺结核病人(MDR—TB);
【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620-01
结核分枝杆菌高耐药和耐多药问题是结核病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耐多药肺结核病人(MDR一TB)增多已经成为引起20世纪全球结核病第3次回升的主要原因[1]。耐药性分类中耐多药指至少耐异烟肼(H)、利福平(R)者。WHO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中的分类,将既往从未用过抗结核药物或用药<1月者列为原发耐药,将抗结核药物治疗≥1月者列为获得性耐药。通过回顾南通市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发现与纳入治疗病例,对其诊断方法、治疗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引起结核病临床医师重视并提高认识,减少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发生。
结核病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诊断方法:分枝杆菌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采用酸性罗氏培养基。酸性罗氏培养基的制备见文献[2],痰标本用4%NaOH液化,作用20分钟后,取0。1ml分别接种于培养基斜面上,置37℃温箱内培养,每周观察,至第8周观察结束方可报告为阴性。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采用中性罗氏培养基比例法药敏试验方法。培养基内药物终浓度异烟肼浓度为0.2ug/ml;利福平(R)的浓度为40ug/ml、;链霉素(s)的浓度4ug/ml;乙胺丁醇(E)的浓度为2ug/ml?;刮取生长物用蒸馏水稀释至10-2mg/ml和10-4mg/ml,取0.01ml划线接种于含药斜面和对照斜面,置于37℃温箱培养孵化。
敏感性和耐药性判断:对照培养基上结核分枝杆菌生长良好,含药培养基结核分枝杆菌未生长或者生长菌落数小于对照培养基上菌落数1%,判定为敏感;对照培养基上结核分枝杆菌生长良好,含药培养基上生长菌落数大于或等于对照培养基上菌落数1%,判定为耐药。不同年龄组耐药情况的差别能更好地反映当前耐药的态势,为此,对我市2009年10月—2012年12月发现耐多药人193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结果分析如下。
1 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情况
1.1 地区分布:农村居多182例(94.3%),城区较少11例(5.7%)。
1.2 人群分布:发病数中男、女比例为1:0.29。年龄分布以中老年为主,其中60岁以上占总发病数的44.04%,职业以农民居多。
1.2.1 性别分布:男性149 例(77.2%),女性44例(22.8%)
1.2.2 职业分布:农民175例(90.67%)、工人8例(4.15%)、离退人员3例(1.55%)、学生3例(1.55%)、其他4例(2.08%)。
1.2.3 年龄分布:20岁以下3例(1.55%)20—39岁32例(16.58%),40—59岁73例(37.82%),60岁以上85例(44.05%)
1.3 治疗分类:原发耐多药29例(15.02%),获得性耐多药164例(84.98%)。
2 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开展以来,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纳入治疗情况
2.1 纳入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治疗145例,其中原发性耐药纳入治疗20例,获得性耐药纳入治疗125例。
2.2 未纳入治疗48例,其中原发性耐药9例,获得性耐藥39例。
2.2.1 未纳入治疗原因分析: 治疗前死亡11例,拒绝入项目治疗13例,失访1例,其他23例。
2.2.2 拒绝入项目治疗13例的情况分析:13例为男性,其中职业农民11例,年龄在60岁以上有10人。
2.2.3 纳入治疗前死亡11例情况分析:11例中男性9例,农民9人,年龄在60岁以上有7人。
3 讨论
全球结核病发病率的回升,耐多药肺结核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使得结核病预防和治疗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193例MDR—TB中,原发耐多药占15.02%,获得性耐多药占84.98%。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孟祥报道原发耐多药占11.21%,获得性耐多药占88.79%[3],这可能与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结核杆菌的耐药性不同有关。
3.1 本次项目研究中获得性耐多药比例明显高于原发耐多药,说明在当今农民外出务工流动频繁,肺结核病人不规则用药现象比较普遍,应采取措施解决地区耐药性结核病问题。
3.2 发现的耐多药肺结核病例中,以老年组所占比例最高44.05%,其次为中年组37.82%,青年组最低16.58%。这可能与老年人外出看病不方便,治疗依从性差。中年人家庭压力大,外出务工较多,对肺结核危害认识又不足,督导管理难度大有关。提示今后应加强宣传,加强全程督导管理。
3.3 发现的耐多药病例48例未纳入治疗患者中,失去治疗信心的有13例,医疗环境对病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疾病给耐多药患者带来周围人群的歧视,而治疗耐多药/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的较长疗程以及药物不良反应都会增加患者的忧郁、焦虑,坚持治疗更加困难,对患者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可以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耐药形成原因中,MDR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初治期间不规则用药和不满规定疗程自行停药造成的,耐多药性的产生主要是人为产生的,如果我们在提高原发耐多药病例治愈率的基础上,又能加强对获得性耐多药病例的治疗,则结核病的耐多药情况即可逐渐减少。合理化疗和贯彻全程督导治疗原则对减少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产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敦荣.全球多耐药结核病的流行与控制.临床肺科杂志,1998,3(1):1
[2] 宋文虎,有关结核病耐药性监测的几点看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2):73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肺结核病人;耐多药肺结核病人(MDR—TB);
【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620-01
结核分枝杆菌高耐药和耐多药问题是结核病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耐多药肺结核病人(MDR一TB)增多已经成为引起20世纪全球结核病第3次回升的主要原因[1]。耐药性分类中耐多药指至少耐异烟肼(H)、利福平(R)者。WHO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中的分类,将既往从未用过抗结核药物或用药<1月者列为原发耐药,将抗结核药物治疗≥1月者列为获得性耐药。通过回顾南通市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发现与纳入治疗病例,对其诊断方法、治疗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引起结核病临床医师重视并提高认识,减少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发生。
结核病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诊断方法:分枝杆菌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采用酸性罗氏培养基。酸性罗氏培养基的制备见文献[2],痰标本用4%NaOH液化,作用20分钟后,取0。1ml分别接种于培养基斜面上,置37℃温箱内培养,每周观察,至第8周观察结束方可报告为阴性。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采用中性罗氏培养基比例法药敏试验方法。培养基内药物终浓度异烟肼浓度为0.2ug/ml;利福平(R)的浓度为40ug/ml、;链霉素(s)的浓度4ug/ml;乙胺丁醇(E)的浓度为2ug/ml?;刮取生长物用蒸馏水稀释至10-2mg/ml和10-4mg/ml,取0.01ml划线接种于含药斜面和对照斜面,置于37℃温箱培养孵化。
敏感性和耐药性判断:对照培养基上结核分枝杆菌生长良好,含药培养基结核分枝杆菌未生长或者生长菌落数小于对照培养基上菌落数1%,判定为敏感;对照培养基上结核分枝杆菌生长良好,含药培养基上生长菌落数大于或等于对照培养基上菌落数1%,判定为耐药。不同年龄组耐药情况的差别能更好地反映当前耐药的态势,为此,对我市2009年10月—2012年12月发现耐多药人193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结果分析如下。
1 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情况
1.1 地区分布:农村居多182例(94.3%),城区较少11例(5.7%)。
1.2 人群分布:发病数中男、女比例为1:0.29。年龄分布以中老年为主,其中60岁以上占总发病数的44.04%,职业以农民居多。
1.2.1 性别分布:男性149 例(77.2%),女性44例(22.8%)
1.2.2 职业分布:农民175例(90.67%)、工人8例(4.15%)、离退人员3例(1.55%)、学生3例(1.55%)、其他4例(2.08%)。
1.2.3 年龄分布:20岁以下3例(1.55%)20—39岁32例(16.58%),40—59岁73例(37.82%),60岁以上85例(44.05%)
1.3 治疗分类:原发耐多药29例(15.02%),获得性耐多药164例(84.98%)。
2 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开展以来,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纳入治疗情况
2.1 纳入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治疗145例,其中原发性耐药纳入治疗20例,获得性耐药纳入治疗125例。
2.2 未纳入治疗48例,其中原发性耐药9例,获得性耐藥39例。
2.2.1 未纳入治疗原因分析: 治疗前死亡11例,拒绝入项目治疗13例,失访1例,其他23例。
2.2.2 拒绝入项目治疗13例的情况分析:13例为男性,其中职业农民11例,年龄在60岁以上有10人。
2.2.3 纳入治疗前死亡11例情况分析:11例中男性9例,农民9人,年龄在60岁以上有7人。
3 讨论
全球结核病发病率的回升,耐多药肺结核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使得结核病预防和治疗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193例MDR—TB中,原发耐多药占15.02%,获得性耐多药占84.98%。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孟祥报道原发耐多药占11.21%,获得性耐多药占88.79%[3],这可能与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结核杆菌的耐药性不同有关。
3.1 本次项目研究中获得性耐多药比例明显高于原发耐多药,说明在当今农民外出务工流动频繁,肺结核病人不规则用药现象比较普遍,应采取措施解决地区耐药性结核病问题。
3.2 发现的耐多药肺结核病例中,以老年组所占比例最高44.05%,其次为中年组37.82%,青年组最低16.58%。这可能与老年人外出看病不方便,治疗依从性差。中年人家庭压力大,外出务工较多,对肺结核危害认识又不足,督导管理难度大有关。提示今后应加强宣传,加强全程督导管理。
3.3 发现的耐多药病例48例未纳入治疗患者中,失去治疗信心的有13例,医疗环境对病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疾病给耐多药患者带来周围人群的歧视,而治疗耐多药/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的较长疗程以及药物不良反应都会增加患者的忧郁、焦虑,坚持治疗更加困难,对患者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可以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耐药形成原因中,MDR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初治期间不规则用药和不满规定疗程自行停药造成的,耐多药性的产生主要是人为产生的,如果我们在提高原发耐多药病例治愈率的基础上,又能加强对获得性耐多药病例的治疗,则结核病的耐多药情况即可逐渐减少。合理化疗和贯彻全程督导治疗原则对减少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产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敦荣.全球多耐药结核病的流行与控制.临床肺科杂志,1998,3(1):1
[2] 宋文虎,有关结核病耐药性监测的几点看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