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的不断扩大, 舆论反腐成为一支重要反腐力量,对反腐败斗争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舆论反腐显现了成本低、效率高、互动性强的优越性,同时,舆论反腐没有制度化和法制化,民众情绪化等问题。因此,建立完善舆论反腐的法制化、制度化平台,保障举报信息的及时处理与反馈,保证监督权利不被滥用,加强反腐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反腐的积极作用,亟需规范化。
[关键词]舆论 制度化 法制化 监督 腐败行为
中图分类号:D0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6-0312-01
腐败问题是中国转型期所面临的诸多社会和政治问题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是阻碍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有序发展的一个难题。打击腐败成为党和政府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腐败毒瘤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公共权力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所致。目前,传统反腐败方式效果不够明显,反之,舆论反腐倡廉功能在反腐工作中成为了一支突出的生力军。特别是十八大以后,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反腐败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号召,全国上下掀起了反腐高潮。“不怕通报,就怕上网登报”,反映了新闻在反腐败中的独特作用。如何发挥的反腐力量,积极探索建立反腐长效机制,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舆论反腐的独特优势
舆论反腐主要是利用新闻媒体舆论的独特力量,通过网站、论坛、博客等媒介,开展报道、评论、讨论、批评等方式,帮助公众了解党和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物,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进行有效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舆论监督在防治腐败、反映民意和等方面具有低廉高效、广泛灵活、隐蔽互动、直观透明等他媒体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
一是低廉高效性。网络媒体的发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缩小了信息传播距离,无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信息一出现,就会迅速传播形成“蝴蝶效应”。这种方式直接有效、立竿见影,成本低、效率高,可以形成广泛的群众监督。这也是舆论反腐和监督形式被越来越的人接受和采用的重要原因。
二是广泛灵活性。传播主体从论坛、博客、空间到各类网站,传播方式更为多样,形式更为灵活,在“潜规则”无法发挥作用的地方得到传播,从而迅速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不断增强传播的影响力,对民意的反映更为广泛、灵活、迅速,对腐败官员的检举更容易形成集群互动。
三是隐蔽互动性。媒介“数字化”和虚拟化的特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符号之间的交流。这就是舆论监督反腐的隐蔽性。能够降低检举人遭受打击报的风险,减轻举报的心理负担。同时,互联网又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公共空间,每一个人都成为“新闻发布者”,人们都可以进行跨越时空的互动交往,发表意见和参政议政更加便利,民意表达更加畅通,在网民与政府、网络媒体以及网民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
四是直观透明性。反腐信息可以通过有声音、图像、文字、视频于一体的内容展现,不但直观形象,且能为纪检监察机关立案侦查提供强有力的证据,大大推动了反腐工作的进展。
二、舆论监督反腐的制约因素及主要模式
在充分肯定舆论监督反腐具有独特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舆论监督反腐自身也有不足,舆论监督反腐仍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制度的缺失、管理缺位、思想认识偏差问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影响了舆论监督的成效。
目前,常用的模式主要有传统媒体模式、网络媒体模式、混合互动模式三种:
传统媒体模式是指传统媒体在贪腐事件报道中起着主导作用,网络媒体主要起着传播和放大的作用。此模式中,传统媒体在贪腐事件的揭露、报道以及推动贪腐事件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网络媒体通过转载传统媒体报道之消息扩大传播面;通过网民的浏览、跟帖以及评论推动舆论的生长。其特点是贪腐事件比较清晰,官方态度比较明确积极;没有重大的贪腐细节被掩盖,也没有因掩盖的事实而引起矛盾的二次激化;报道随着事件的发展和处理逐步深入,也随着事件的解决而结束。
网络媒体模式。网络媒体模式是指互联网在揭露官员腐败以及推动舆论增长和事态发展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传统媒体跟进报道以增加消息的权威性,起到证实性的作用。其特点是网民通过网络媒体爆出贪腐事件;在逐步披露事实的过程中,当事人有隐藏和掩盖行为,这些被掩盖的事实被揭露后又引起舆论的哗然,矛盾被升级放大;随着舆论压力的不断增大,官方逐步改变态度,正面应对并给出处理意见,才推动了事件的解决。
混合互动模式。混合互动模式是指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揭露贪腐事件、报道和传播贪腐信息以及推动事件解决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在整个贪腐事件被揭露、报道和处理中是一种互动合作的关系。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交替报道共同激起舆论;相对来说,传统媒体较侧重于信息的权威发布或调查,网络媒体则着重于搜集民意并且放大,有时网民通过发帖来揭露被掩盖但未被证实的贪腐细节;媒体的报道以及舆论堆积形成的压力共同推动问题被解决。
三、强化舆论监督反腐的思考
我们应该从舆论监督反腐的特点出发,兴利除弊,合理利用,进一步增强的政治性、权威性、公开性,使舆论监督反腐走向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
一是从法制化角度, 加强立法,实现法治化。目前,我国关于新闻传播和舆论监督的专门法律缺失,政府权力过大,监督过小,严重制约着舆论监督在反腐倡廉中功能的发挥。因此,优先保护舆论监督,进行体制的改革,开放媒体监督,从立法、执法、程序等方面加快的法治化进程,这是解决所有反腐倡廉建设中问题的关键。立法机构要加快立法,将舆论监督反腐纳入法治轨道,完善舆论监督反腐的法规制度,强化对舆论监督的法律规范与约束。
二是从制度化角度,完善制度建设,实现制度化。建立健全权力制衡机制, 关键是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化。同时,加强反腐制度建设,保障举报信息的及时处理与反馈。打击各类腐败现象,为反腐提供制度化出口,从而使反腐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完成反腐由“人治型”向“法治型”的转轨。
三是从执行的角度,强化权力,提高独立性。舆论监督的独立性是指新闻媒介能够客观独立地提供不被党和政府控制或影响的信息、意见和评论,赋予新闻媒介独立性的采访权、报道权、批评权,让媒体公开报道社会成员的所有腐败问题,随意褒贬时政,随时批评、监督官员,达到监督党和政府的功能。
四是从监督主体角度, 提高监督主体素质,增强舆论监督执行力。关键要加强新闻工作者的素养强化执行力,国家党政机关及公职人员必须接受监督扩大支持力、主流媒体应该通过公信力、引导力、创新力建设,逐步提升自身的舆论主导力,从监督形式上舆论监督要与传统监督形式加强配合协作,争取专门监督机关的重视和支持,保证的执行力和有效性。
五是从公共关系角度,上下协作,提升民间与政府反腐的互动性。政府官员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廉政监督建设的重要性,与时俱进,增强反腐的意识,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发挥反腐的重要作用。强化培训,推进监督管理建设。同时,要加大农村地区的网络普及程度,提高网民参与的广泛性 ,使反腐工作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地进行开展。
舆论监督反腐已成为一种新的反腐途径,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增强反腐制度化与法制化建设,与传统的监督方式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共同推进,使切实发挥价值和作用,才能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参政议政、监督社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凯,陈晓舒.政改是反腐治本之路[J].财经,2010,(22).
[2] ^于红.新时期反腐倡廉视角下的舆论监督研究 2011-6-28
[3] 何增科.反腐新路——转型期中国腐败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4] 潘祥辉.去科层化:互联网在中国政治传播中的功能再考察[J].浙江社会科学,2011,(1).
作者简介
邱兴,1973年12月,男,云南蒙自,职称,助理记者,单位,《今日蒙自》编辑部 研究方向,新闻写作
[关键词]舆论 制度化 法制化 监督 腐败行为
中图分类号:D0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6-0312-01
腐败问题是中国转型期所面临的诸多社会和政治问题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是阻碍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有序发展的一个难题。打击腐败成为党和政府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腐败毒瘤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公共权力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所致。目前,传统反腐败方式效果不够明显,反之,舆论反腐倡廉功能在反腐工作中成为了一支突出的生力军。特别是十八大以后,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反腐败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号召,全国上下掀起了反腐高潮。“不怕通报,就怕上网登报”,反映了新闻在反腐败中的独特作用。如何发挥的反腐力量,积极探索建立反腐长效机制,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舆论反腐的独特优势
舆论反腐主要是利用新闻媒体舆论的独特力量,通过网站、论坛、博客等媒介,开展报道、评论、讨论、批评等方式,帮助公众了解党和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物,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进行有效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舆论监督在防治腐败、反映民意和等方面具有低廉高效、广泛灵活、隐蔽互动、直观透明等他媒体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
一是低廉高效性。网络媒体的发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缩小了信息传播距离,无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信息一出现,就会迅速传播形成“蝴蝶效应”。这种方式直接有效、立竿见影,成本低、效率高,可以形成广泛的群众监督。这也是舆论反腐和监督形式被越来越的人接受和采用的重要原因。
二是广泛灵活性。传播主体从论坛、博客、空间到各类网站,传播方式更为多样,形式更为灵活,在“潜规则”无法发挥作用的地方得到传播,从而迅速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不断增强传播的影响力,对民意的反映更为广泛、灵活、迅速,对腐败官员的检举更容易形成集群互动。
三是隐蔽互动性。媒介“数字化”和虚拟化的特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符号之间的交流。这就是舆论监督反腐的隐蔽性。能够降低检举人遭受打击报的风险,减轻举报的心理负担。同时,互联网又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公共空间,每一个人都成为“新闻发布者”,人们都可以进行跨越时空的互动交往,发表意见和参政议政更加便利,民意表达更加畅通,在网民与政府、网络媒体以及网民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
四是直观透明性。反腐信息可以通过有声音、图像、文字、视频于一体的内容展现,不但直观形象,且能为纪检监察机关立案侦查提供强有力的证据,大大推动了反腐工作的进展。
二、舆论监督反腐的制约因素及主要模式
在充分肯定舆论监督反腐具有独特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舆论监督反腐自身也有不足,舆论监督反腐仍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制度的缺失、管理缺位、思想认识偏差问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影响了舆论监督的成效。
目前,常用的模式主要有传统媒体模式、网络媒体模式、混合互动模式三种:
传统媒体模式是指传统媒体在贪腐事件报道中起着主导作用,网络媒体主要起着传播和放大的作用。此模式中,传统媒体在贪腐事件的揭露、报道以及推动贪腐事件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网络媒体通过转载传统媒体报道之消息扩大传播面;通过网民的浏览、跟帖以及评论推动舆论的生长。其特点是贪腐事件比较清晰,官方态度比较明确积极;没有重大的贪腐细节被掩盖,也没有因掩盖的事实而引起矛盾的二次激化;报道随着事件的发展和处理逐步深入,也随着事件的解决而结束。
网络媒体模式。网络媒体模式是指互联网在揭露官员腐败以及推动舆论增长和事态发展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传统媒体跟进报道以增加消息的权威性,起到证实性的作用。其特点是网民通过网络媒体爆出贪腐事件;在逐步披露事实的过程中,当事人有隐藏和掩盖行为,这些被掩盖的事实被揭露后又引起舆论的哗然,矛盾被升级放大;随着舆论压力的不断增大,官方逐步改变态度,正面应对并给出处理意见,才推动了事件的解决。
混合互动模式。混合互动模式是指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揭露贪腐事件、报道和传播贪腐信息以及推动事件解决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在整个贪腐事件被揭露、报道和处理中是一种互动合作的关系。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交替报道共同激起舆论;相对来说,传统媒体较侧重于信息的权威发布或调查,网络媒体则着重于搜集民意并且放大,有时网民通过发帖来揭露被掩盖但未被证实的贪腐细节;媒体的报道以及舆论堆积形成的压力共同推动问题被解决。
三、强化舆论监督反腐的思考
我们应该从舆论监督反腐的特点出发,兴利除弊,合理利用,进一步增强的政治性、权威性、公开性,使舆论监督反腐走向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
一是从法制化角度, 加强立法,实现法治化。目前,我国关于新闻传播和舆论监督的专门法律缺失,政府权力过大,监督过小,严重制约着舆论监督在反腐倡廉中功能的发挥。因此,优先保护舆论监督,进行体制的改革,开放媒体监督,从立法、执法、程序等方面加快的法治化进程,这是解决所有反腐倡廉建设中问题的关键。立法机构要加快立法,将舆论监督反腐纳入法治轨道,完善舆论监督反腐的法规制度,强化对舆论监督的法律规范与约束。
二是从制度化角度,完善制度建设,实现制度化。建立健全权力制衡机制, 关键是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化。同时,加强反腐制度建设,保障举报信息的及时处理与反馈。打击各类腐败现象,为反腐提供制度化出口,从而使反腐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完成反腐由“人治型”向“法治型”的转轨。
三是从执行的角度,强化权力,提高独立性。舆论监督的独立性是指新闻媒介能够客观独立地提供不被党和政府控制或影响的信息、意见和评论,赋予新闻媒介独立性的采访权、报道权、批评权,让媒体公开报道社会成员的所有腐败问题,随意褒贬时政,随时批评、监督官员,达到监督党和政府的功能。
四是从监督主体角度, 提高监督主体素质,增强舆论监督执行力。关键要加强新闻工作者的素养强化执行力,国家党政机关及公职人员必须接受监督扩大支持力、主流媒体应该通过公信力、引导力、创新力建设,逐步提升自身的舆论主导力,从监督形式上舆论监督要与传统监督形式加强配合协作,争取专门监督机关的重视和支持,保证的执行力和有效性。
五是从公共关系角度,上下协作,提升民间与政府反腐的互动性。政府官员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廉政监督建设的重要性,与时俱进,增强反腐的意识,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发挥反腐的重要作用。强化培训,推进监督管理建设。同时,要加大农村地区的网络普及程度,提高网民参与的广泛性 ,使反腐工作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地进行开展。
舆论监督反腐已成为一种新的反腐途径,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增强反腐制度化与法制化建设,与传统的监督方式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共同推进,使切实发挥价值和作用,才能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参政议政、监督社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凯,陈晓舒.政改是反腐治本之路[J].财经,2010,(22).
[2] ^于红.新时期反腐倡廉视角下的舆论监督研究 2011-6-28
[3] 何增科.反腐新路——转型期中国腐败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4] 潘祥辉.去科层化:互联网在中国政治传播中的功能再考察[J].浙江社会科学,2011,(1).
作者简介
邱兴,1973年12月,男,云南蒙自,职称,助理记者,单位,《今日蒙自》编辑部 研究方向,新闻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