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怀化市电力企业职工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方法: 收集2014年7月期间在湖南电力职工温泉疗养院参加体检的2189例怀化地区电力企业职工的体检资料。结果: 共发现甲状腺结节548人,患病率为25.0%。其中患有甲状腺结节的女性240人,患病率为28.1%;男性308人,患病率为23.1%。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长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增加。以60岁为界限分组,在<60岁组,女性与男性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卡方检验结果为χ2=12.280,p=0.000;在≥60岁组,女性与男性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卡方检验结果为χ2=0.060,p=0.807。结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20-60岁的人群中女性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患病率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甲状腺结节是发生在甲状腺组织内的局限性肿块,是多种甲状腺疾病共有的临床表现,大部分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中被发现。甲状腺结节较为常见,在各地报道的发病率约在20%~70%,结节的恶性率约为5%,女性发病率通常较男性高[1]。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怀化市电力企业的在职和退休职工2189例。所有纳入研究的对象既往均无甲状腺手术史,未服用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抗甲状腺药物,或甲状腺素片等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并排除恶性肿瘤等疾病患者。
1.2 方法
仪器为GE公司生产的Vivid S6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使用高频探头(频率7.5MHz),由有经验的超声医师对参加体检的职工进行甲状腺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年龄用X±S表示,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双侧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女性855例,平均年龄47.80±13.43(21~83)岁,发现甲状腺结节240例,患病率为28.1%;男性1334例,平均年龄49.53±14.11(22~89)岁,发现甲状腺结节308例,患病率为23.1%。女性和男性患病率卡方检验χ2=6.890,p=0.009,提示甲状腺结节在女性中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性别、年龄分布特点
女性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20~岁组最低为10.8%,70~岁组最高为41.0%,趋势卡方检验χ2=29.600,p=0.000;男性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20~岁组最低为9.5%,70~岁组最高为36.8%,趋势卡方检验χ2=58.420,p=0.000。提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在女性和男性人群中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与性别、年龄的分布特点
我们观察到在年龄偏大的人群中女性和男性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比较接近,因此以60岁为界限,分为<60岁组和≥60岁组进行分析。<60岁组女性和男性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卡方检验χ2=12.280,p=0.000,提示在年龄在20-60岁的成人中,女性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女性和男性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卡方检验χ2=0.060,p=0.807,提示在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女性和男性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甲状腺结节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完全清楚,大多数研究认为其发生与碘的摄入、性别、年龄和放射性核素的暴露程度相关[2],近年来不少研究认为其危险因素也包括肥胖、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的表现[3]。我们的调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这与以往的研究一致[4]。甲状腺结节患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有资料显示女性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是男性的4-5倍[5]。我们观察到整体人群中女性的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是高于男性的,但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没有观察到这种差异,有可能和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卵巢功能下降,体内特殊激素水平下降有关,因此性别间的差异不再明显。我们的研究局限于怀化市电力企业的职工,是否代表整个地区人群的特征还需要对更多的临床样本进行观察。
参考文献:
[1] Yeung MJ, Serpell JW. Management of the solitary thyroid nodule [J]. Oncologist, 2008, 13(2): 105-112.
[2] Dean DS, Gharib H. Epidemiology of thyroid nodules [J]. Best Pract Res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8, 22(6): 901-911.
[3]冷松,刘颖,赵辉等.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甲状腺结节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1, 5(4): 211-214.
[4]Asteria C, Giovanardi A, Pizzocaro A, et al. US-elastography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nodules [J]. Thyroid, 2008, 18(5):523-531.
[5]Fitzgibbons, S.C., D.M. Brams, J.P. Wei. The treatment of thyroid cancer [J]. Am Surg, 2008. 74(5): 389-399.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患病率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甲状腺结节是发生在甲状腺组织内的局限性肿块,是多种甲状腺疾病共有的临床表现,大部分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中被发现。甲状腺结节较为常见,在各地报道的发病率约在20%~70%,结节的恶性率约为5%,女性发病率通常较男性高[1]。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怀化市电力企业的在职和退休职工2189例。所有纳入研究的对象既往均无甲状腺手术史,未服用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抗甲状腺药物,或甲状腺素片等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并排除恶性肿瘤等疾病患者。
1.2 方法
仪器为GE公司生产的Vivid S6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使用高频探头(频率7.5MHz),由有经验的超声医师对参加体检的职工进行甲状腺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年龄用X±S表示,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双侧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女性855例,平均年龄47.80±13.43(21~83)岁,发现甲状腺结节240例,患病率为28.1%;男性1334例,平均年龄49.53±14.11(22~89)岁,发现甲状腺结节308例,患病率为23.1%。女性和男性患病率卡方检验χ2=6.890,p=0.009,提示甲状腺结节在女性中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性别、年龄分布特点
女性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20~岁组最低为10.8%,70~岁组最高为41.0%,趋势卡方检验χ2=29.600,p=0.000;男性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20~岁组最低为9.5%,70~岁组最高为36.8%,趋势卡方检验χ2=58.420,p=0.000。提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在女性和男性人群中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与性别、年龄的分布特点
我们观察到在年龄偏大的人群中女性和男性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比较接近,因此以60岁为界限,分为<60岁组和≥60岁组进行分析。<60岁组女性和男性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卡方检验χ2=12.280,p=0.000,提示在年龄在20-60岁的成人中,女性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女性和男性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卡方检验χ2=0.060,p=0.807,提示在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女性和男性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甲状腺结节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完全清楚,大多数研究认为其发生与碘的摄入、性别、年龄和放射性核素的暴露程度相关[2],近年来不少研究认为其危险因素也包括肥胖、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的表现[3]。我们的调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这与以往的研究一致[4]。甲状腺结节患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有资料显示女性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是男性的4-5倍[5]。我们观察到整体人群中女性的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是高于男性的,但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没有观察到这种差异,有可能和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卵巢功能下降,体内特殊激素水平下降有关,因此性别间的差异不再明显。我们的研究局限于怀化市电力企业的职工,是否代表整个地区人群的特征还需要对更多的临床样本进行观察。
参考文献:
[1] Yeung MJ, Serpell JW. Management of the solitary thyroid nodule [J]. Oncologist, 2008, 13(2): 105-112.
[2] Dean DS, Gharib H. Epidemiology of thyroid nodules [J]. Best Pract Res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8, 22(6): 901-911.
[3]冷松,刘颖,赵辉等.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甲状腺结节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1, 5(4): 211-214.
[4]Asteria C, Giovanardi A, Pizzocaro A, et al. US-elastography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nodules [J]. Thyroid, 2008, 18(5):523-531.
[5]Fitzgibbons, S.C., D.M. Brams, J.P. Wei. The treatment of thyroid cancer [J]. Am Surg, 2008. 74(5): 38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