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li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的确不同寻常。
  新年伊始,新冠状肺炎疫情肆虐,武汉告急、湖北告急。在党中央全面布署下,精兵强将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向武汉集结,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歼灭战。医务工作者率先逆行,人民军队全力救援,全国人民居家抗疫,家国情怀、民族大义在960万平方公里激荡。这个冬末初春值得珍藏,太多的勇敢者值得我们致敬,包括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支援武汉的急救创伤科十三位勇士。
  一
  居家的我,关注疫情、心系武汉。2月15日,电话中接受了新疆科普作家协会的任务,采访支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我的采访对象是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创伤科主任杨建中。因为我曾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专业,并曾带队参加过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知道救援任务的艰巨性,更知道新发传染病的危险性。所以,对杨主任更多了一层钦佩。设想了许多种联系方案,怕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工作,也怕打扰了他们难得的休息。打通电话那一刻,一切顾虑都打消了,杨主任刚下晚班,声音听起来十分疲惫,但语气随和。他明确表示:“写大家,写团队合作,不要写个人,我们科室来了十三个人,每个人都有发光的地方,特别是护士,他们的贡献。”听着他的声音,我心灵被猛烈地撞击着。记得2008年抗震救災,有记者采访我,我也有同样的体会。此刻,感觉到我们有了一种心灵上的默契。
  为了便于我采访,杨主任把重症组十三名勇士和我拉到了一个群里,并不断交待要积极配合。就这样,天山脚下、长江之滨,开始一场心与心的交流,灵魂与灵魂的碰撞。
  因为班次不同,我与他们的交流不分白天与夜晚,只要他们的微信头像在闪,我就立刻拿起回复,总怕让他们有分秒的等待。后来,为了不影响大家,让每个人都与我建立了私人微信联系。我告诉他们,只要有时间,有想法,随时留言、留文字。就这样我每天早晚两次整理他们的留言,收集照片。两周的采访,对于我来讲,是一次次的震撼、一次次的感动。
  二
  这十三名勇士中,医生四名,有博士、有教授,护士九名。有的经历过2009年伤员救治,有的刚参加工作不久,他们要么是家里的顶梁柱,要么是家里未来的希望,家人们对他们的担心与牵挂可想而知。刚开始,他们虽然也有些微的犹豫,也有不少担心,但当集结号吹响时,却是勇往直前,甚至没有来得及与家人告别……
  到达武汉的培训极为严格,他们废寝忘食、秉烛达旦,为了科学抢救病人,学习到了凌晨两点,不知疲倦。期间有六名非党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说:“在最危险的时候,一定要与党站在一起,有党的指引,才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ICU室属于重污染区,入住的全是危重病人,所以他们是离病毒最近的人,离死亡最近的人。他们给患者喂药、喂饭、静脉注射、吸啖、气管插管,有时还要帮助处理大小便。一个班,工作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一个个练出了神功。一个班下来,队员们的衣服湿透,脸上全是被口罩、防护镜压出的印痕。就这样,一个多月,他们坚持下来了,他们经受住艰苦环境与工作压力的磨砺,正向着胜利迈进。
  到目前为到,已经有11位重症患者走出了ICU,转到普通病房,这样的成果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
  他们说:每次下夜班从医院楼里出来,看见升起的朝阳,心中就充满了希望。是的,在你们与千万名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下,胜利的曙光已经来临。
  三
  这十几天里,每天与医生护士们交流,已习惯了早晚的问候与祝福,仿佛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
  采访过程中,他们从不说工作的辛苦,总是说病人多么痛苦,他们还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到位。他们没有人想夸自己,总是在说别人的付出与贡献,总是说与患者之间亲人般的情感,说自己受到了多少鼓舞,得到了多少成长……
  让我最震撼的是他们说,我们无法真正体会到武汉人的恐慌与痛楚,我们无法拥抱那些需要慰藉的身体,只能用医术,用细微的照顾,用温和的语言,用和煦的微笑,尽百分之二百的力量,那怕只能起到一点点作用,我们都会欣慰得满目湿润。
  听着一句句留言,看着一段段文字,我时刻能感受到他们的必胜信心与乐观心态。他们身上把人性的光辉与职业素养完美结合。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用心体会医者仁心的真正含义,大疫面前,医者仁心不仅是治病本身,更是患者的精神支柱,甚至是一个家族、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信念支撑,十三位勇士就是这支撑的组成部分。
  杨建中主任是有大医精神的人,自带光芒,行走到哪里,就把哪里照亮。左蕾、王小英医生属于踏实勤奋、吃耐劳的那种,话不多,却让你倍感亲切。徐丹书还是个单身帅哥,头脑灵活,上进心特别强,他本人说这次让他是磨炼了太多,学习了太多。
  护士们就像早春的红柳,在寒风中盛开,不惊不艳,却是戈壁沙漠中最灿烂的花朵。他们之中,姜薇薇年经较大,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她总是为几位同科室来的小护士做表率,替他们分忧解难。马娇文笔最好,多次在天山网、医科大学公众号发表文章。于蕾最浪漫,从微信名字就能看出,这种情怀也帮助她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李明、周杨、马莉是最让人放心的那种人,唯一的男护士哈迎鹏乐观积极,不光脏活累活抢着干,而且还是组里的开心果。春天来了,马娇、吴亭亭、辛长荣的长发,一定会随着飘曳的春风再次飞扬。
  写完采访稿,我一直想给文章起一个题目,想用一种精神,一种新疆人特有的精神来概括,最后想到了胡杨——坚韧不拔的“沙漠脊梁”。是的,他们以生命高于一切为信念,在最危险的地方,完成了人生的蜕变,他们就是一株株胡杨,挺立于长江之滨,以胡杨精神,诠释了新疆医务工作者的风骨。
  一次采访,是一颗心与十三颗心的交融。
  一次采访,点起了我居家抗疫的心灯。
  疫情已有效控制,希望他们一切安好,早日归来。惊雷已响、阳光普照,让我们一起面迎春风,抖擞精神,扬帆起航!
  致敬,白衣天使!致敬,抗疫勇士!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我们无法选择时代,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那个黑白暗哑的年代。  或许是因为记性太好,又不甘心用平白的叙事辗转余生,我们开始翻山越岭,穿透山河,在绵长的岁月里遥望逝去的年华,在历史的橱窗里挽住包裹着时代气息的风,轻轻说上一句:原来,那也是我们曾经的时代。  那些我们无法经历的时代,有着我们说不出口的沉重,难得脱口说出一句:我要成为我自己,也会显得单薄,直到未来的某一天,这句话才突然变得有力,陪伴大多数
期刊
今年的冬天感觉很突然,前两天还是温阳如春,没过几天就来了个大回转,气温猛不丁掉在了零下好十几度。喜鹊在光秃秃的樹干嘶叫,波光粼粼的水面结成了厚冰,单位门口的草坪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枯黄的草叶爬在冰冷的地上。街上行人紧裹身体,前倾疾走,没有踱步悠闲的,也无驻足聊天的,难见谈情说爱的,一切都在快节奏里。  天寒地冻,农村便开始进入冬储时段。近日打开抖音,附近的朋友都在尽情地分享着吃杀猪菜的相关视频:有
期刊
凌晨4点,我像一个梦游症者一样爬上楼顶,在空寂而昏暗的月光下,晾晒疼痛的灵魂。黢黑的夜色里,辗转反侧,未能入眠,每一次合下眼帘,双目便直痛到心里,泪液更是沽沽直淌……春天似乎还没有多少暖意,料峭的风,趁着这黑夜越过远处的山穿过密密匝匝高高矮矮房屋洒了我一身寒意。我紧了紧大衣,抱紧了双膝,像一只卷缩着身子的寒号鸟。  打開童年的记忆门窗,一曲熟悉的旋律,飞舞了进来:  哆啰啰,哆啰啰  寒风冻死我 
期刊
姐姐,在我们姊妹行里排老大。  父亲、母亲归于黄土之后,姐姐是我回老家的唯一正当理由。不知情的朋友说,你老家里老人都不在了,还回去干啥?给民航、铁路做贡献吗?我笑笑说:回去看看。回去看姐姐,是我内心的想法,我不愿与别人分享。  姐姐,在远方。  曾经,我的世界里,远方远在故乡之外,代表先进、时尚,和传统、落伍完全对立,水火不济。远方是理想的方向,是终点,是目的地。这么些年之后,我身处异乡,故乡是我
期刊
九月微醺的夜色中,穿过公园门楼,滨州中海公园便从容地展现在我的眼前。  一盏盏昏暗的园灯,给森森林木披上了薄纱。跨步进入前方的廊道,廊上爬满了我尚不知悉名字的藤蔓,将廊道上空覆盖,如同一把巨硕的绿伞撑在上面。月光透过藤蔓缝隙,投下星星点点的碎银,随着微风在地上摇曳。行走在夜间的廊道上,如同浅行于缥缈的梦幻之间。  月亮艰难的从云层中挣了出来,柔婉的月光撒向大地,隐隱约约将公园轮廓描绘出来。站立在玉
期刊
前些日子,爬二郎山時看到一棵榆树刚刚开花,这种花叫“榆钱”。于是,我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伸手采摘了榆钱,吃在嘴里感觉香甜可口。  记得小时候,陕北的农村春天没有新鲜蔬菜,更没有大棚种菜的事情。每到春天,头一年冬天淹制的酸白菜也吃完了,即使没有吃完也因天气暖和,气温升高而腐烂变质,不能食用。在这个青黄不接的季节里,山上能够食用的唯一绿色食品就是“榆钱”了。  每到四月底五月初的日子,山上榆树花开了,
期刊
一  2月15日那天我的心很痛,因为看到了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狙击战中,已经有1716名医务人员感染,6人不幸死亡。  看到这样的消息,我想起医疗界我认识的一个医生来了,想起那年那月那天与她的一面相识。  她是伊犁州新华医院的呼吸科和危重症室主任安瑞芬大夫,虽然我与她仅相识一面,但也就是这一面,让我认定她是一位心底善良、医术高超的医生。  新华医院是一家在伊犁州历史上比较优秀的医院,如果我没有记
期刊
在故乡的那座老宅里逗留最后一刻,是一个春暖花开的上午。那天的天气特别好,阳光照进院子来,院子就灿灿的亮,院里的那两棵老杏树,叶子伴着花蕾冉冉地舞。杂草自由地生长,葳蕤蔓延,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一个久无人居的院落。阳光还是从容的从夹耳窗子照进去,屋子里仍然格外亮堂。  这个院子是我童年时期的生命摇篮。虽然在这个院子里住的时间不是太长,但它留给我的记忆一生也忘不了。故乡就是这样,在每个人的心里,总是一方魂
期刊
从南昌坐车在高速路上向西行驶近五个小时,就到了井冈山,听导游做了近两个多小时的讲解。井冈山最早是广东的客家人到此居住,看到山下江河很多,互相交错成“井”字形,所以起名“井江山”。客家话把“江”字念“冈”,很多外来人跟着客家人发音,慢慢就叫成了“井冈山”了。车辆沿着蜿蜒的公路不知绕了多少个弯,映入眼帘的全是俊秀奇峰,绿树成茵,与山脚下金黄色的稻田相互辉映,绘就了一幅幅壮美的画卷。杜鹃树是井冈山最多的
期刊
陕北的绿,弥足珍贵,是它与南方一年常绿相比较,时间太短了的缘故。陕北的绿来得晚、去得早,真正大面积的绿就集中在每年的五月到八月的四个月时间,只占全年的三分之一。人们在一年当中,很长的时间想念绿、等待绿和盼望绿,很短的时间接触绿、拥抱绿和享受绿。在绿色与苍凉交替的过程中,那种期待、喜悦和惜别的感觉是南方人永远也体会不到的。  陕北的绿,代表的不仅仅是大地的植被和颜色的改变,更代表的是一种生活,一种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