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陈旧性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患者寰枢椎侧块关节三维CT影像学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陈旧性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患者,按纳入标准共纳入21例作为观察组(A组);选择年龄段、性别与观察组患者相匹配的21例三维CT未提示枕颈区及颈椎病变或下颈椎曲度异常改变者作为对照组(B组).在二维CT图像上测量对比两组寰枢椎侧块关节冠、矢状面倾斜角,并将此两指标作为侧块关节形态改变定量评价指标;检验B组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信度,测量由两名脊柱外科医师分别独立完成,间隔1周重复测量.统计A组患者骨折病程及寰枢椎侧块关节矢状面倾斜角,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骨折病程与侧块关节矢状面倾斜角相关性.根据颈椎过伸位或全麻颅骨牵引下寰枢椎脱位复位情况,将A组患者分为可复型(复位≥50%)与不可复型(复位<50%);统计不可复型患者在伴或不伴侧块关节形态改变患者中的占比,分析侧块关节形态改变与寰枢椎脱位复位难易的相关性;比较伴侧块关节形态改变患者与不伴侧块关节形态改变患者寰齿前间隙(ADI)及JOA评分.结果:B组侧块关节冠、矢状面倾斜角测量结果观察者间信度值分别为0.923和0.902,观察者内信度值分别为0.934和0.909.B组42侧侧块关节冠、矢状面倾斜角分别为24.6°±3.9°与14.8°±2.7°;A组41侧(1例伴单侧侧块关节融合无法测量)侧块关节冠状面倾斜角为25.2°±4.1°,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矢状面倾斜角(8.2°±4.9°)小于B组(P<0.05).相关分析提示,骨折病程与双侧寰枢椎侧块关节矢状面倾斜角呈负相关(左:r=-0.702,P<0.01;右:r=-0.605,P<0.05).A组患者中12例出现侧块关节塌陷、穹隆状及鱼唇样形态学改变(单侧6例,双侧6例);经全麻下颅骨牵引评估,可复型为10例,不可复型为11例,伴有侧块关节形态改变的患者中不可复型占比为75%(9/12),无关节形态改变的患者中不可复型占比为22.2%(2/9),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中伴侧块关节形态改变患者ADI与JOA评分分别为10.3± 1.6mm与9.6±3.2分,与不伴侧块关节形态改变患者(7.2±3.1 mm、14.6±3.3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部分陈旧性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的患者伴有寰枢椎侧块关节形态学改变,侧块关节形态学的改变与寰枢椎脱位的发生发展及复位难易有一定的相关性;三维CT评估寰枢椎侧块关节形态对手术决策及术中操作具有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