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结合枣庄市台儿庄区的食用菌产业基本情况,介绍了该区食用菌产业项目的实施情况,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产业升级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食用菌产业;现状;问题;建议;山东枣庄;台儿庄区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6-0318-01
台儿庄区为枣庄市辖区,地处苏、鲁两省交界处,东部和南部与江苏省邳州市接壤,西南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铜山县毗连,是山东的南大门。西邻微山湖,京杭大运河横贯东西37.2 km,G3高速及连接京沪高速、206国道、枣徐、潍徐公路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突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台儿庄大战的发生地。境内东西长38 km,南北宽29 km,总面积538.5 km2;全区辖6镇(街),总人口31万人,耕地2.7万hm2,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 133.33 m2;201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46.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0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 148元,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境内气候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属典型的农业区,是全国第一批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境内地势低洼,水源充足,无霜期和有效积温明显优于全省其他地区,非常适合于食用菌栽培,多年来,食用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区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1 食用菌产业基本情况
据《峄县志》记载,台儿庄在明清时期就有利用野生菌种栽培食用菌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已有不少村户在庭院内栽培,随着生产的发展,食用菌生产开始不断向大田扩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用菌已成为人们的理想食品和出口创汇产业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食用菌生产受到了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区、镇2级始终把食用菌生产作为全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来抓,以规模化、产业化为方向,制定了发展规划,逐级下达发展任务,先后引导成立了区食用菌销售中心、食用菌科技开发中心、食用菌农民协会等企业和合作组织,建立了示范基地,促进了食用菌生产的发展。目前,全区6个镇(街)中有4个镇具有成规模的食用菌种植。其中,泥沟镇和张山子镇已成为食用菌生产大镇,泥沟镇多次被省农业厅评为食用菌生产十大基地乡(镇)和全省食用菌生产先进乡(镇),2013年被山东省农业厅授予“一村一品示范镇”,2014年又申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目前,全区已建成食用菌大棚2万余个,面积达1 666.67 hm2以上,食用菌品种发展到8个,食用菌种植专业村55个,食用菌种植合作社60个,年产鲜菇30万t,实现总产值7亿余元,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农户达1.5万余户,菇农年人均纯增收5 000元,年产值超过3万元的典型户有200余户。2005年,台儿庄区成为山东省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现已成为山东省平菇生产大县。
2 项目实施现状
2004年11月,省科技厅、财政厅联合下达的山东省2004年第二批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台儿庄区被列为省级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市、区)建设计划,成为全省14个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市、区)建设单位之一,累计获省级扶持资金300万元。省级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市、区)确立,极大地调动了全区上下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积极性,在与省科技厅签订项目合同的同时,围绕示范建设目标,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力量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抓好落实。
2.1 加强了对项目实施工作的领导
区委、区政府在专门听取项目具体实施单位区科技局、区食用菌销售中心工作汇报的基础上,以台政办发〔2005〕13号文件形式,公布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科技、农业、林业、泥沟镇政府等部门负责人及全区6镇(街)、食用菌销售中心等有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台儿庄区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定居“食用菌生产示范乡镇、示范区”高位,设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及由有关专家组成的项目研究课题组,负责搞好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并责成区财政局及时将匹配资金和省、市下达的项目经费拨付到位。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项目实施协调会,组织抓好工作落实。市科技局领导多次深入现场,实地察看小季河污染情况,提出工作意见和要求,有力地促进了工作开展。
2.2 落实研究力量,组织搞好示范工作
项目下达后,由专家组成的课题研究组,根据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搜集相关资料和文献,组织开展了全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多次召开课题组人员座谈会,研究课题实施工作。课题组人员围绕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项目管理办公室在全区组织开展了食用菌产业现状调查,座谈、走访了全区食用菌生产专业村、種养营销大户等典型156个;课题组技术人员科技下乡16次,印发明白纸1.6万余份、举办技术讲座16场次、培训菌农1.6万人次;组织5个食用菌产销典型在全区巡回作经验介绍,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传授食用菌生产技术、销售经验,以此示范、带动全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2.3 开展食用菌生产质量技术标准研究
课题组通过研究、集成,制定了符合台儿庄区实际的食用菌生产质量技术标准,包括原材料选择标准、原料处理标准、菌种生产标准、栽培技术标准和产品加工标准等,建立和完善了食用菌标准体系,使台儿庄区食用菌业实现标准化生产。
2.4 引进适合本地栽培的优良品种
进一步完善品种的稳定性、抗逆性及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模式,使其性状更加稳定;生产推广型品种,2004年产原种2万瓶、生产种1 000 t,为菇农提供优良平菇、鸡腿菇品种。
2.5 抓好食用菌示范基地建设
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辐射范围,2004年建设了以泥沟镇前程村为中心的2万m2的标准化科技示范园1处,以泥沟镇良庄村、夹坊村等为中心的4万m2推广型示范园2处。根据国内外的市场需求,适当调整食用菌种植的品种结构,稳步发展平菇种植规模,积极引导扩大市场上热销的鸡腿菇、小白平菇等稀特菇类的种植规模。如今的泥沟镇已发展到品种8个,专业村15个,专业合作社12家,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10处,各类食用菌大棚8 600个,2013年专业户发展到5 000户,年产鲜菇10万t,实现总产值2.4亿元,实现人均收入8 000元以上,平菇产量居枣庄市之首,被冠以“中国平菇之乡”的美誉。 2.6 加强食用菌市场秩序的管理
为消除无序竞争对菇农造成的损失,项目领导小组责成食用菌种质资源管理部门一方面严格菌种市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和完善菌种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的落实工作,净化菌种市场;另一方面加强食用菌市场的秩序管理和质量管理,实行分级标价,优质优价,消除无序竞争。
2.7 加大食用菌产业的信息宣传与销售投入
最初由台儿庄区食用菌销售中心牵头,以省食用菌专家顾问团、省食用菌生产协会为依托,联合该区和周边地区的食用菌、菌种生产企业和生产大户,加强完善食用菌的信息网络和市场体系建设,通过入网、设立专卖店销售,发展到今天的由经济人搭桥、进入超市和批发市场、专业合作社统一销售的销售方式,拓宽了销售渠道,瞄准了国内外市场,实现了优质、优价。
3 存在的问题
虽然台儿庄区已成为省级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平菇生产大县,但在建设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一是食用菌品种结构单一,以平菇为主、靠平菇“一统天下”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二是常规食用菌高、中、低温型品种结构不合理,出菇时间过分集中,没有完全形成周年生产、四季均衡供应,易受市场的制约。如秋冬菇比例过大,春夏菇比例小;一般菇比例大,珍稀菇比例小等。三是菌种良繁体系不健全,截至目前,还没有一个规模型区级菌种良种繁育、检测中心。四是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和产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滞后。五是优质名牌较少,竞争力不强,全区仅有一个“仙芝”牌食用菌被注册,并通过了国家农业部和山东省“无公害、绿色食品”质量认证,获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六是加工型企业发展滞后,导致食用菌产业化水平低[1-2]。
4 产业升级发展建议
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思路是:以泥沟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为总抓手,继续进行推广型食用菌品种的更新和高档食用菌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专业户、专业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区食用菌产业,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4.1 全力抓好项目实施的組织管理的扶持工作
该项目的实施和研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技、农业、教育、农技、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多个部门共同配合。为此,区委、区政府和各镇(街)党委政府(办事处)应乘势而上,把项目的实施作为农业科技和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懂管理,会经营,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现代农业从业者)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政策、技术、资金、贷款、补贴、保险、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3-4]。
4.2 组织开展相关研究与示范工作,全面落实各项课题研究任务
要充分发挥项目领导小组组织管理的作用,组织有关研究人员进行外出考察,聘请省食用菌有关专家作指导,组织课题组人员到国内示范点进行现场学习考察,进一步掌握技术,加快研究步伐,做好新品种引进和科技成果的推广。
4.3 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大项目投入
鉴于国家级一镇一业示范镇、省级平菇生产大县建设需要资金数额较大,在动员企业及农民增加投入的同时,积极争取农行支农贷款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扶持,发挥商业银行土地抵押贷款和民间互助信誉贷款组织的作用,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项目建设,解决群众因投入过大而出现的资金短缺问题。
5 参考文献
[1] 石文权,贾琦.西安市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J].食用菌,2009(3):6-8.
[2] 李玉.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态势[J].食药用菌,2011(1):9-13.
[3] 刘士旺.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与研究动态[J].中国食用菌,2009(1):61-62.
[4] 张金霞,黄晨阳,范小克.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多功能性浅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3):37-39.
关键词 食用菌产业;现状;问题;建议;山东枣庄;台儿庄区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6-0318-01
台儿庄区为枣庄市辖区,地处苏、鲁两省交界处,东部和南部与江苏省邳州市接壤,西南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铜山县毗连,是山东的南大门。西邻微山湖,京杭大运河横贯东西37.2 km,G3高速及连接京沪高速、206国道、枣徐、潍徐公路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突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台儿庄大战的发生地。境内东西长38 km,南北宽29 km,总面积538.5 km2;全区辖6镇(街),总人口31万人,耕地2.7万hm2,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 133.33 m2;201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46.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0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 148元,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境内气候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属典型的农业区,是全国第一批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境内地势低洼,水源充足,无霜期和有效积温明显优于全省其他地区,非常适合于食用菌栽培,多年来,食用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区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1 食用菌产业基本情况
据《峄县志》记载,台儿庄在明清时期就有利用野生菌种栽培食用菌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已有不少村户在庭院内栽培,随着生产的发展,食用菌生产开始不断向大田扩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用菌已成为人们的理想食品和出口创汇产业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食用菌生产受到了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区、镇2级始终把食用菌生产作为全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来抓,以规模化、产业化为方向,制定了发展规划,逐级下达发展任务,先后引导成立了区食用菌销售中心、食用菌科技开发中心、食用菌农民协会等企业和合作组织,建立了示范基地,促进了食用菌生产的发展。目前,全区6个镇(街)中有4个镇具有成规模的食用菌种植。其中,泥沟镇和张山子镇已成为食用菌生产大镇,泥沟镇多次被省农业厅评为食用菌生产十大基地乡(镇)和全省食用菌生产先进乡(镇),2013年被山东省农业厅授予“一村一品示范镇”,2014年又申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目前,全区已建成食用菌大棚2万余个,面积达1 666.67 hm2以上,食用菌品种发展到8个,食用菌种植专业村55个,食用菌种植合作社60个,年产鲜菇30万t,实现总产值7亿余元,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农户达1.5万余户,菇农年人均纯增收5 000元,年产值超过3万元的典型户有200余户。2005年,台儿庄区成为山东省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现已成为山东省平菇生产大县。
2 项目实施现状
2004年11月,省科技厅、财政厅联合下达的山东省2004年第二批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台儿庄区被列为省级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市、区)建设计划,成为全省14个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市、区)建设单位之一,累计获省级扶持资金300万元。省级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市、区)确立,极大地调动了全区上下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积极性,在与省科技厅签订项目合同的同时,围绕示范建设目标,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力量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抓好落实。
2.1 加强了对项目实施工作的领导
区委、区政府在专门听取项目具体实施单位区科技局、区食用菌销售中心工作汇报的基础上,以台政办发〔2005〕13号文件形式,公布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科技、农业、林业、泥沟镇政府等部门负责人及全区6镇(街)、食用菌销售中心等有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台儿庄区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定居“食用菌生产示范乡镇、示范区”高位,设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及由有关专家组成的项目研究课题组,负责搞好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并责成区财政局及时将匹配资金和省、市下达的项目经费拨付到位。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项目实施协调会,组织抓好工作落实。市科技局领导多次深入现场,实地察看小季河污染情况,提出工作意见和要求,有力地促进了工作开展。
2.2 落实研究力量,组织搞好示范工作
项目下达后,由专家组成的课题研究组,根据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搜集相关资料和文献,组织开展了全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多次召开课题组人员座谈会,研究课题实施工作。课题组人员围绕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项目管理办公室在全区组织开展了食用菌产业现状调查,座谈、走访了全区食用菌生产专业村、種养营销大户等典型156个;课题组技术人员科技下乡16次,印发明白纸1.6万余份、举办技术讲座16场次、培训菌农1.6万人次;组织5个食用菌产销典型在全区巡回作经验介绍,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传授食用菌生产技术、销售经验,以此示范、带动全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2.3 开展食用菌生产质量技术标准研究
课题组通过研究、集成,制定了符合台儿庄区实际的食用菌生产质量技术标准,包括原材料选择标准、原料处理标准、菌种生产标准、栽培技术标准和产品加工标准等,建立和完善了食用菌标准体系,使台儿庄区食用菌业实现标准化生产。
2.4 引进适合本地栽培的优良品种
进一步完善品种的稳定性、抗逆性及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模式,使其性状更加稳定;生产推广型品种,2004年产原种2万瓶、生产种1 000 t,为菇农提供优良平菇、鸡腿菇品种。
2.5 抓好食用菌示范基地建设
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辐射范围,2004年建设了以泥沟镇前程村为中心的2万m2的标准化科技示范园1处,以泥沟镇良庄村、夹坊村等为中心的4万m2推广型示范园2处。根据国内外的市场需求,适当调整食用菌种植的品种结构,稳步发展平菇种植规模,积极引导扩大市场上热销的鸡腿菇、小白平菇等稀特菇类的种植规模。如今的泥沟镇已发展到品种8个,专业村15个,专业合作社12家,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10处,各类食用菌大棚8 600个,2013年专业户发展到5 000户,年产鲜菇10万t,实现总产值2.4亿元,实现人均收入8 000元以上,平菇产量居枣庄市之首,被冠以“中国平菇之乡”的美誉。 2.6 加强食用菌市场秩序的管理
为消除无序竞争对菇农造成的损失,项目领导小组责成食用菌种质资源管理部门一方面严格菌种市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和完善菌种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的落实工作,净化菌种市场;另一方面加强食用菌市场的秩序管理和质量管理,实行分级标价,优质优价,消除无序竞争。
2.7 加大食用菌产业的信息宣传与销售投入
最初由台儿庄区食用菌销售中心牵头,以省食用菌专家顾问团、省食用菌生产协会为依托,联合该区和周边地区的食用菌、菌种生产企业和生产大户,加强完善食用菌的信息网络和市场体系建设,通过入网、设立专卖店销售,发展到今天的由经济人搭桥、进入超市和批发市场、专业合作社统一销售的销售方式,拓宽了销售渠道,瞄准了国内外市场,实现了优质、优价。
3 存在的问题
虽然台儿庄区已成为省级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平菇生产大县,但在建设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一是食用菌品种结构单一,以平菇为主、靠平菇“一统天下”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二是常规食用菌高、中、低温型品种结构不合理,出菇时间过分集中,没有完全形成周年生产、四季均衡供应,易受市场的制约。如秋冬菇比例过大,春夏菇比例小;一般菇比例大,珍稀菇比例小等。三是菌种良繁体系不健全,截至目前,还没有一个规模型区级菌种良种繁育、检测中心。四是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和产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滞后。五是优质名牌较少,竞争力不强,全区仅有一个“仙芝”牌食用菌被注册,并通过了国家农业部和山东省“无公害、绿色食品”质量认证,获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六是加工型企业发展滞后,导致食用菌产业化水平低[1-2]。
4 产业升级发展建议
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思路是:以泥沟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为总抓手,继续进行推广型食用菌品种的更新和高档食用菌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专业户、专业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区食用菌产业,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4.1 全力抓好项目实施的組织管理的扶持工作
该项目的实施和研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技、农业、教育、农技、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多个部门共同配合。为此,区委、区政府和各镇(街)党委政府(办事处)应乘势而上,把项目的实施作为农业科技和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懂管理,会经营,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现代农业从业者)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政策、技术、资金、贷款、补贴、保险、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3-4]。
4.2 组织开展相关研究与示范工作,全面落实各项课题研究任务
要充分发挥项目领导小组组织管理的作用,组织有关研究人员进行外出考察,聘请省食用菌有关专家作指导,组织课题组人员到国内示范点进行现场学习考察,进一步掌握技术,加快研究步伐,做好新品种引进和科技成果的推广。
4.3 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大项目投入
鉴于国家级一镇一业示范镇、省级平菇生产大县建设需要资金数额较大,在动员企业及农民增加投入的同时,积极争取农行支农贷款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扶持,发挥商业银行土地抵押贷款和民间互助信誉贷款组织的作用,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项目建设,解决群众因投入过大而出现的资金短缺问题。
5 参考文献
[1] 石文权,贾琦.西安市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J].食用菌,2009(3):6-8.
[2] 李玉.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态势[J].食药用菌,2011(1):9-13.
[3] 刘士旺.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与研究动态[J].中国食用菌,2009(1):61-62.
[4] 张金霞,黄晨阳,范小克.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多功能性浅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