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上,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59年来,塞罕坝几代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在风沙蔽日的坝上荒原建起了百万亩林海。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示,称赞塞罕坝林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同年12月,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
塞罕坝为蒙古语,意为“美丽的山岭水源之地”。此话不假,作为清朝“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历史上的塞罕坝确实是一处水草丰沛、禽兽繁集的“千里松林”。
但随着晚清时期吏治腐败和财政颓废,1863年木兰围场被迫开围放垦,加之过度砍伐和连年山火,到解放初期,曾经“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塞罕坝却呈现出“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之势。
肩负着改变当地自然风貌,阻隔风沙侵袭的时代使命,1962年,来自全国18个省市、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当地干部职工组成了一支369人的创业队伍,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成立。
1963年8月,得知林场急缺人手,正在承德读高中的陈彦娴与宿舍5个姐妹相约一起到塞罕坝,实现绿化祖国的伟大目标。但映入眼前的景象,她至今难忘。
“我们坐卡车在路上颠簸了两天两夜,肉眼能看到的就那么几株小树苗。一下车,坝上的小北风就冻得我们直打哆嗦。”陈彦娴说。
当时的塞罕坝人,住的是库房、窝棚、地窨子,吃的是莜面、棒子面、咸菜,最好的伙食也仅仅是过年时给每人发的2斤白面。
艰苦环境的当头一棒与连续两年的栽植失败并没有吓退陈彦娴等第一代塞罕坝人。1963年12月,坝上平均气温只有零下30多摄氏度,夹杂着雪花的“白毛风”,刮得人脸上直冒“肉瘤瘤”。为了给来年造林做准备,陈彦娴与同事们开始上山整地,清理废木。男同志负责采伐,姑娘们则用粗麻绳将木头绑好拽下山。成捆的废木对于她们而言,宛如小山一般,耗尽浑身力气,才能拉运一趟。每日10小时的工作,令她们的肩上、背上磨出一道道血印子。
随着造林有序进行,上世纪70年代的塞罕坝翠绿初现,这也唤起了陈彦娴母亲接女儿回城的心。1976年,陈彦娴的母亲在承德市为女儿找到了接收单位,并亲自来坝上叫她回家,但陈彦娴拒绝了。
“为什么?”记者问。
“因为林子还没长起来,我的使命就没结束,我的愿望也没达成。”
“那现在呢?后悔吗?”
“当然不后悔。说真的,看着亲手栽植的树苗一步步长成森林,就像看自己孩子长大成人一样,这种获得感与满足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如果能重来,我还会选择上坝种树!”陈彦娴说。
上世纪80年代初,塞罕坝机械林场大规模人工造林基本结束,进入以森林经营为主、造林为辅时期。从那时起,为确保造林、营林质量,每年塞罕坝机械林场都会开展各分场自查加总场联查的“林中竞赛”。
“检查包括保留木质量、三年保存率、林地清理、割灌高度等20余项内容。”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千层板林场副场长张健东说,比如割灌茬高度不能高于10厘米,攻坚整地穴内不能有石块……
这项长达11页的百分制竞赛办法,每项考核内容都设置了极为苛刻的评分标准。每一个分场都不甘落后,大伙儿憋着一股劲儿,不断提高造林、营林技能。
“竞赛并不是目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这片林子能越来越好。”张健东举例说,他们在自查中发现拖拽间伐树木时,时常会剐伤保留木。
一旦树皮裸露,就会影响树木生长质量。针对此,他们经实地研究,想出了给树穿“盔甲”的点子——拖拽树木前,用铁桶将保留木包裹,避免剐伤保留木。
经过59年接力耕耘,塞罕坝的树种完了吗?
“你看那儿!”在塞罕坝三道沟东坡,林业科科长李永东故作神秘地没有回答,反而用手指向远方。坡度接近30°的坡面上,只见数万株樟子松树苗正迎风舒展,虽不及周边巨树葱郁威严,却也生机盎然、极富朝气。这个坡面,就是被许多老百姓称为“造林就是白费力气”的石质阳坡。
“这些土叫‘头皮土’。”走上山坡,李永东随意拨开树苗底部几厘米厚的薄土,馒头般大小的石砾水泄不通地挤在地表之下。“你看,这些树其实是在石头缝儿里种活的!”既然坡度陡峭、土质瘠薄,为何还非要在石质阳坡上栽树呢?
根据李永东回忆,塞罕坝的大规模造林集中于1962年至1982年间,造林往往选择立地条件相对好的区域,进入21世纪,整个塞罕坝除了个别小面积林中空地,就仅剩下石质阳坡这块难倒两代务林人的“硬骨头”还没“啃”下来。
在经历过多次攻坚失败后,很多人开始怀疑,这块“硬骨头”究竟还有没有必要再“啃”?
2011年,时任林场总场场长的田军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石质阳坡这块“硬骨头”。
坡面直栽不行,那就换种思路,采用大苗移植、容器苗造林。“在300亩试验田上不断摸索,我们总结出了大穴、客土、壮苗、覆膜等一系列适用操作规范。”林业科副科长范冬冬说。
但是,在石质荒山上挖大穴,堪称是挑战极限的世界级难题。范冬冬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比划说,说是挖树坑,其实就是凿石头,拿把长尖镐,一点点把石头刨下来,双手震得生疼。 “有一年,北京八中一个班的学生来林场课外实践,他们对石质阳坡造穴很感兴趣,都说想体验一下。结果40多个孩子,刨了一个多小时,都没刨出一个树坑。孩子们都说,我们这是‘在青石板上种树’。”李永东笑着告诉记者。
事实上,为了攻坚造林,塞罕坝机械林场没少自筹资金。每在石质阳坡上造一亩林,林场就要倒贴500元。“只要能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林木质量,更好绿化塞罕坝,就算赔钱的买卖我们也要干!”李永东掷地有声地说。
“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这是塞罕坝攻坚造林秉持的理念。现如今,98.9%和92.2%的历史最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正不断推进塞罕坝人的美好愿景走向现实。待幼树成林后,机械林场森林覆盖率将由80%提高至86%的饱和值。
如今,塞罕坝已成百万亩林海。但“闯关”仍在继续:良种引育关、资源结构优化关、森林质量提升关、林业可持续发展关……而闯关重任已落在“林三代”的肩上。
爱笑的“90后”宋莹莹,父母都是“林二代”。“儿时的印象里,爸妈总忙个不停,经常把我扔到林子里,一待就是一天。”坝上的林木花草,是她童年最好的朋友。
2011年,大学毕业后,宋莹莹没有选择到繁华都市,而是重回塞罕坝。“有同学开玩笑说,一个女孩子为啥要学‘光头强’?每天钻林子,慢慢就成了‘小野人’。”对此,宋莹莹只是一笑了之。
“在我眼里,每棵树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陪着它们一起成长,是我的梦想。”2012年,被分到第三乡林场后,宋莹莹没有选择相对轻松的岗位,而是主动要求到了最累的生產股。
“刚学打标准地时,我尺子都不会用,师傅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宋莹莹说,自己半夜偷偷哭过,甚至动过辞职的念头。父母劝她,林场人性子直,批评是为了林子好。
打那后,宋莹莹把自个儿当成了“女汉子”。无论酷暑寒冬,不管山高路远,她都冲在前、用心学、加油干,逐渐从“门外汉”,成长为能够胜任营造林生产及苗木培育等工作的中坚力量。3年前,1995年出生的马明月,还在海南大学就读园林专业。“报纸、电视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故事的宣传让我心生感动。”马明月说,那片林海逐渐成为她最向往的地方。
“没有幼苗,哪来林海。我愿做塞罕坝的一棵幼苗!”2019年11月,经过重重筛选,马明月成为塞罕坝的“林三代”。经过培训,她被分配到第三乡林场坝梁营林区工作。第一次入库作业,马明月穿上厚棉袄、厚棉裤、厚棉鞋,可还没到林场身子就被冻透了。用来记录的笔要贴身放进怀里焐一阵,才能用一会儿,不然不出墨水。
一天下来,手就裂了口子,马明月第一次体会到塞罕坝美丽的背后,是务林人的辛苦付出。
参观塞罕坝展览馆、到“王尚海纪念林”教育基地学习、聆听老一辈务林人艰苦创业报告,塞罕坝机械林场针对年轻人的一系列教育培训,让马明月深刻领会了塞罕坝精神。
打标准地、量树距、采集病虫标本……在老同事的帮带下,马明月渐渐融入了塞罕坝。
“为防蚊虫叮咬,夏天进山再热也得裹得严严实实。赶上活儿多,中午就在山上啃口面包,接着干。”马明月说,正是三代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耐得住寂寞、吃得下辛苦、忍得了枯燥,才让小树成大树,荒原变林海。“我觉得‘坚守’是塞罕坝人最美的底色。说着简单,做起来很难,但我相信自己很快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塞罕坝人。”马明月说。
◎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海外版、河北日报
如果能重来,还会选择上坝种树
塞罕坝为蒙古语,意为“美丽的山岭水源之地”。此话不假,作为清朝“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历史上的塞罕坝确实是一处水草丰沛、禽兽繁集的“千里松林”。
但随着晚清时期吏治腐败和财政颓废,1863年木兰围场被迫开围放垦,加之过度砍伐和连年山火,到解放初期,曾经“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塞罕坝却呈现出“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之势。
肩负着改变当地自然风貌,阻隔风沙侵袭的时代使命,1962年,来自全国18个省市、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当地干部职工组成了一支369人的创业队伍,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成立。
1963年8月,得知林场急缺人手,正在承德读高中的陈彦娴与宿舍5个姐妹相约一起到塞罕坝,实现绿化祖国的伟大目标。但映入眼前的景象,她至今难忘。
“我们坐卡车在路上颠簸了两天两夜,肉眼能看到的就那么几株小树苗。一下车,坝上的小北风就冻得我们直打哆嗦。”陈彦娴说。
当时的塞罕坝人,住的是库房、窝棚、地窨子,吃的是莜面、棒子面、咸菜,最好的伙食也仅仅是过年时给每人发的2斤白面。
艰苦环境的当头一棒与连续两年的栽植失败并没有吓退陈彦娴等第一代塞罕坝人。1963年12月,坝上平均气温只有零下30多摄氏度,夹杂着雪花的“白毛风”,刮得人脸上直冒“肉瘤瘤”。为了给来年造林做准备,陈彦娴与同事们开始上山整地,清理废木。男同志负责采伐,姑娘们则用粗麻绳将木头绑好拽下山。成捆的废木对于她们而言,宛如小山一般,耗尽浑身力气,才能拉运一趟。每日10小时的工作,令她们的肩上、背上磨出一道道血印子。
随着造林有序进行,上世纪70年代的塞罕坝翠绿初现,这也唤起了陈彦娴母亲接女儿回城的心。1976年,陈彦娴的母亲在承德市为女儿找到了接收单位,并亲自来坝上叫她回家,但陈彦娴拒绝了。
“为什么?”记者问。
“因为林子还没长起来,我的使命就没结束,我的愿望也没达成。”
“那现在呢?后悔吗?”
“当然不后悔。说真的,看着亲手栽植的树苗一步步长成森林,就像看自己孩子长大成人一样,这种获得感与满足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如果能重来,我还会选择上坝种树!”陈彦娴说。
上世纪80年代初,塞罕坝机械林场大规模人工造林基本结束,进入以森林经营为主、造林为辅时期。从那时起,为确保造林、营林质量,每年塞罕坝机械林场都会开展各分场自查加总场联查的“林中竞赛”。
“检查包括保留木质量、三年保存率、林地清理、割灌高度等20余项内容。”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千层板林场副场长张健东说,比如割灌茬高度不能高于10厘米,攻坚整地穴内不能有石块……
这项长达11页的百分制竞赛办法,每项考核内容都设置了极为苛刻的评分标准。每一个分场都不甘落后,大伙儿憋着一股劲儿,不断提高造林、营林技能。
“竞赛并不是目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这片林子能越来越好。”张健东举例说,他们在自查中发现拖拽间伐树木时,时常会剐伤保留木。
一旦树皮裸露,就会影响树木生长质量。针对此,他们经实地研究,想出了给树穿“盔甲”的点子——拖拽树木前,用铁桶将保留木包裹,避免剐伤保留木。
绿化塞罕坝,就算赔钱也要种树
经过59年接力耕耘,塞罕坝的树种完了吗?
“你看那儿!”在塞罕坝三道沟东坡,林业科科长李永东故作神秘地没有回答,反而用手指向远方。坡度接近30°的坡面上,只见数万株樟子松树苗正迎风舒展,虽不及周边巨树葱郁威严,却也生机盎然、极富朝气。这个坡面,就是被许多老百姓称为“造林就是白费力气”的石质阳坡。
“这些土叫‘头皮土’。”走上山坡,李永东随意拨开树苗底部几厘米厚的薄土,馒头般大小的石砾水泄不通地挤在地表之下。“你看,这些树其实是在石头缝儿里种活的!”既然坡度陡峭、土质瘠薄,为何还非要在石质阳坡上栽树呢?
根据李永东回忆,塞罕坝的大规模造林集中于1962年至1982年间,造林往往选择立地条件相对好的区域,进入21世纪,整个塞罕坝除了个别小面积林中空地,就仅剩下石质阳坡这块难倒两代务林人的“硬骨头”还没“啃”下来。
在经历过多次攻坚失败后,很多人开始怀疑,这块“硬骨头”究竟还有没有必要再“啃”?
2011年,时任林场总场场长的田军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石质阳坡这块“硬骨头”。
坡面直栽不行,那就换种思路,采用大苗移植、容器苗造林。“在300亩试验田上不断摸索,我们总结出了大穴、客土、壮苗、覆膜等一系列适用操作规范。”林业科副科长范冬冬说。
但是,在石质荒山上挖大穴,堪称是挑战极限的世界级难题。范冬冬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比划说,说是挖树坑,其实就是凿石头,拿把长尖镐,一点点把石头刨下来,双手震得生疼。 “有一年,北京八中一个班的学生来林场课外实践,他们对石质阳坡造穴很感兴趣,都说想体验一下。结果40多个孩子,刨了一个多小时,都没刨出一个树坑。孩子们都说,我们这是‘在青石板上种树’。”李永东笑着告诉记者。
事实上,为了攻坚造林,塞罕坝机械林场没少自筹资金。每在石质阳坡上造一亩林,林场就要倒贴500元。“只要能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林木质量,更好绿化塞罕坝,就算赔钱的买卖我们也要干!”李永东掷地有声地说。
“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这是塞罕坝攻坚造林秉持的理念。现如今,98.9%和92.2%的历史最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正不断推进塞罕坝人的美好愿景走向现实。待幼树成林后,机械林场森林覆盖率将由80%提高至86%的饱和值。
“林三代”接续演绎塞罕坝的绿色梦想
如今,塞罕坝已成百万亩林海。但“闯关”仍在继续:良种引育关、资源结构优化关、森林质量提升关、林业可持续发展关……而闯关重任已落在“林三代”的肩上。
爱笑的“90后”宋莹莹,父母都是“林二代”。“儿时的印象里,爸妈总忙个不停,经常把我扔到林子里,一待就是一天。”坝上的林木花草,是她童年最好的朋友。
有一年,北京八中一个班的学生来林场课外实践,他们对石质阳坡造穴很感兴趣,都说想体验一下。结果40多个孩子,刨了一个多小时,都没刨出一个树坑。孩子们都说,我们这是“在青石板上种树”。
2011年,大学毕业后,宋莹莹没有选择到繁华都市,而是重回塞罕坝。“有同学开玩笑说,一个女孩子为啥要学‘光头强’?每天钻林子,慢慢就成了‘小野人’。”对此,宋莹莹只是一笑了之。
“在我眼里,每棵树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陪着它们一起成长,是我的梦想。”2012年,被分到第三乡林场后,宋莹莹没有选择相对轻松的岗位,而是主动要求到了最累的生產股。
“刚学打标准地时,我尺子都不会用,师傅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宋莹莹说,自己半夜偷偷哭过,甚至动过辞职的念头。父母劝她,林场人性子直,批评是为了林子好。
打那后,宋莹莹把自个儿当成了“女汉子”。无论酷暑寒冬,不管山高路远,她都冲在前、用心学、加油干,逐渐从“门外汉”,成长为能够胜任营造林生产及苗木培育等工作的中坚力量。3年前,1995年出生的马明月,还在海南大学就读园林专业。“报纸、电视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故事的宣传让我心生感动。”马明月说,那片林海逐渐成为她最向往的地方。
“没有幼苗,哪来林海。我愿做塞罕坝的一棵幼苗!”2019年11月,经过重重筛选,马明月成为塞罕坝的“林三代”。经过培训,她被分配到第三乡林场坝梁营林区工作。第一次入库作业,马明月穿上厚棉袄、厚棉裤、厚棉鞋,可还没到林场身子就被冻透了。用来记录的笔要贴身放进怀里焐一阵,才能用一会儿,不然不出墨水。
一天下来,手就裂了口子,马明月第一次体会到塞罕坝美丽的背后,是务林人的辛苦付出。
参观塞罕坝展览馆、到“王尚海纪念林”教育基地学习、聆听老一辈务林人艰苦创业报告,塞罕坝机械林场针对年轻人的一系列教育培训,让马明月深刻领会了塞罕坝精神。
打标准地、量树距、采集病虫标本……在老同事的帮带下,马明月渐渐融入了塞罕坝。
“为防蚊虫叮咬,夏天进山再热也得裹得严严实实。赶上活儿多,中午就在山上啃口面包,接着干。”马明月说,正是三代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耐得住寂寞、吃得下辛苦、忍得了枯燥,才让小树成大树,荒原变林海。“我觉得‘坚守’是塞罕坝人最美的底色。说着简单,做起来很难,但我相信自己很快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塞罕坝人。”马明月说。
◎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海外版、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