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刻表够精准的话……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ang7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密室之谜、童谣谋杀案、安乐椅侦探、消失的凶器、不在场证明、不可能犯罪、叙述诡计、机械诡计、时刻表诡计……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现代推理小说已经沉淀了许多约定俗成的类型。
  所谓时刻表诡计,其实也是“不在场证明”类型的一种——利用海陆空各种交通工具的复杂换乘,凶手设计出一条独特的路线,既能及时到达犯罪现场行凶,又可以让自己看起来“在凶案发生时离开犯罪现场还有十万八千里”。
  电影《东邪西毒》里,梁朝伟有句台词:“我以前听人说,如果刀够快的话,血从伤口喷出来的时候像风声一样,很好听。”同样,如果时刻表够精准的话,交通工具是可以用来杀人的——而且,很有历史。
  铁路时代的副产品
  大众最熟悉的“时刻表诡计”,莫过于日本作家松本清张1957年连载于《旅人》杂志的长篇推理小说《点与线》。但时刻表诡计本身却并非发源于日本——而是英国。毕竟,英国早在1825年就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蒸汽机车铁路线,1830年就进入了“铁路时代”,到1900年时已经形成一个密如蛛网般的城镇铁路网,乘客人次可与当年的全球人口数量相当。而日本则要到1872年才建成第一条铁路:京滨铁路(东京到横滨)。
  早在古典推理的黄金时代,英国就出现了大量以时刻表为核心诡计的推理作品。1920年,出生于爱尔兰的铁路工程师F.W.克劳夫兹在养病时百无聊赖,随手写起小说来解闷,讲了一个“藏有尸体的木桶”,一路经过铁路、海运颠簸的复杂案件。没想到出版后非常畅销,成了推理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
  同样是古典时代,英国推理作家戴利·金在1930年代创作了著名的“海陆空三部曲”:《海上谜云》《铁路奇案》《远走高飞》,每一部都充分利用了交通工具的特性。
  古典时代最著名的“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也有“海陆空三部曲”:《尼罗河上的惨案》《ABC谋杀案》《云中奇案》。其中创作于1936年的《ABC谋杀案》,虽然严格来说是另一种“藏木于林”的经典推理类型,却放得一手好烟雾弹,使之看起来完全变成了另一种推理类型:时刻表诡计——
  大侦探波洛收到一封署名“ABC”的信,暗示将有罪案发生。不久,一家烟纸店的老板娘Ascher被害,身边摊开着一本英国人家喻户晓的《ABC铁路指南》。没过几天,贝克斯希尔的海滩上,一个年轻姑娘Barnard的尸体被人发现,身下同样压着一本《ABC铁路指南》,而摊开的那一页正好是前往贝克斯希尔的火车时刻表……凶手按照ABC顺序杀人,而《ABC铁路指南》也以字母顺序对所有火车站名进行排列。法医在一旁调侃:“真想知道他想怎样来处理字母X。”可大侦探波洛心里想的却是:“这使我想起我称之为‘铁路迷’的人,这在男人当中比女人更加普遍,男孩子要比女孩子更喜欢铁路……同样,在某些方面,这也可能是思维未完全定型的一种迹象,男孩的动机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
  有时候,时刻表对作家本人同样有意义——在创作另一部推理小说《4点50分发自帕丁顿》(中译为《命案目睹记》)的时候,阿加莎曾想过用“4点15分”、“4点半”、“4点54分”,直到她发现那几个时间点其实并没有火车经停帕丁顿。
  日本的“时刻表诡计”大师
  在日本,时刻表诡计出现得也不算晚。1936年,作家苍井雄就创作了日本第一部以时刻表为核心诡计的推理小说《船富家的惨案》。尽管布局相对简单,但“看似牢不可破的时间线仍然可以用盲点去击破”的手法,影响了许多后世推理作家。
  最著名的莫过于松本清张的《点与线》——虽然它被视为日本“社会派”推理的鼻祖,揭露了许多政商勾结的日本时弊,但在时刻表诡计的复杂程度上,却很本格。简单来说,警察要破解这样一个谜题:案件发生在日本南部的九州福冈,而案发时段,凶手却身处最北边的北海道。小说不厌其烦地分析了从九州到北海道的各种铁路、各款列车、各趟车次,读时若不用纸笔加以点画,不消多时就会晕菜。但作家最终以“飞机”作为迷局的突破口,完全颠覆了此前各种复杂精密的列车分析,也令人大呼“未免太耍赖了吧!”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资深读者会更推崇鲇川哲也的《黑色皮箱》和森村诚一的《高层的死角》,将之视为《点与线》的进阶版,时刻表更复杂,推理也更严密。
  1949年底,一只装有男尸的黑色皮箱在东京汐留火车站被发现。鲇川哲也发表于1956年的这部长篇推理小说《黑色皮箱》,和《谜桶》有几分相似,但皮箱海陆空全方位的轮转更为复杂也更为精密。这部小说让鲇川哲也获得了日本讲谈社举办的“侦探小说全集征文”首奖,从而声名大噪。
  曾经在酒店工作的森村诚一,因为在工作中能够观察到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在1969年也创作了一部以酒店为背景的时刻表诡计作品《高层的死角》,推理处女作就获得了江户川乱步奖。此后,他更是一发不可收,连续多年潜心于时刻表诡计,写下了《新干线杀人事件》《东京空港杀人案》《日本阿尔卑斯杀人案》等等作品。
  就像约翰·狄克森·卡尔专门设计“密室杀人”,爱德华·霍克热衷于“不可能犯罪”一样,鲇川哲也、森村诚一也是日本自己的“时刻表诡计”大师。
  人气王讽刺人气王
  “时刻表诡计”在日本是如此盛行,就连推理作家都会忍不住跳出来吐槽。在中国知名度很高的东野圭吾有一本著名的“讽刺推理小说”的推理小说《名侦探守则》,分多个短篇章节,让“名侦探天下一大五郎”把历史上最著名的“密室”、“童谣”、“不在场证明”等诡计类型都嘲笑了一遍。
  其中一篇《时刻表诡计》,先是嘲讽了这一类型万年不变的开局设定——
  “4时离开公司,到达上野站时已接近4时半了,从那里即使乘坐准时快捷的上越新干线,到达轻井泽的酒店已是6时40分吧。杀了芜子后再返回轻井泽站,大概应该已接近7时半……从那里即使想匆忙乘坐新干线,去到东京最早也在9时半……乘‘展望号’也要花上两个半小时……始终、始终对这个我来说,是有着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啊,呵呵呵!”   随后又讽刺了时刻表诡计在日本的流行——
《ABC 谋杀案》女人尸体身下压着一本铁路指南。

  “那么的有人气吗?”
  “有!”我用力回答,“特别是详细描写观光地点的作品人气极盛,阅读起来有着在旅行的感觉……”
  读到这里,日本推理作家西村京太郎中枪——他的代表作《卧铺特快谋杀案》《东京车站谋杀案》《上野车站谋杀案》,一大特点就是把旅行游览融入案件侦破,多有沿途风光名胜的介绍,节奏也较为明快,当真是“读起来有在旅行的感觉”。
  东野圭吾还顺带笑话了一下喜欢时刻表诡计的读者——
  “可是所谓不在场证明诡计这东西,读起来也很累人,乘坐什么时什么分开出的急行列车,在哪个站下车后再转乘什么时什么分开出的准急列车去这儿那儿——怎么啊,脑海内一片混乱了,而且经常需要列印出部分时刻表吧?”
  “你并不完全了解读者的心理……即使是推翻不在场证明迷也不会看那个。只会悠闲地望着主人公推理,所以也不会累,听了最后的解谜后,觉得明白便已经满足了。”
  在这个短篇小说的结尾,名侦探天下一大五郎破案的法子和当年的松本清张差不多,耍了个花招,让犯人乘坐刚刚通车的“日本阿尔卑斯纵断超特急列车”犯案,以至于犯人都不肯服罪,在那儿叫屈:这趟车在我犯案的时候还没通车呢!我明明是精心设计过的时刻表诡计啊!求你再想想我设计的办法吧!——明眼的读者已经发现,森村诚一也在这里躺枪了——他的代表作《日本阿尔卑斯杀人案》写的就是日本列车“阿尔卑斯号”上的案件。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不过,交通工具能够在日本推理界成为如此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前提必然是因为——时刻表够精准。搭乘过日本铁路的人想必都领教过什么叫“准点到恐怖的日本铁路”。据说日本高速列车的平均延误时间只有6秒钟,迟到1分钟,列车员就得向乘客道歉。只要在对的时间站在对的站台,根本不用去看迎面驶来的列车到底写着什么路线,直接上去准保没错。
  但与此同时,日本铁路时刻表的复杂性也是空前绝后的。首先,列车系统庞大,不但包括各种铁路,还有各种地铁:国营的JR、都营的电车、民营的私铁……速度上还要区分“快速急行”、“急行”、“准急”、“各停”……记得有一次,我在大阪难波赶搭南海高野线,因为来不及细细研究车次,直接向列车员求助,只见他鞠一个躬,掏出一本A4大小、砖头那么厚的列车时刻表来……
  也只有讲究细节到几乎强迫症的民族,才会盛产众多时刻表诡计推理小说——谁让人家有的是生活。这种优良传统还延续到了当代作家——写过《占星术杀人魔法》的岛田庄司,也创作了多部以吉敷竹史为主角的时刻表推理系列小说:《寝台特急1/60秒障碍》《出云传说7/8杀人》《北方夕鹤2/3杀人》……别看有点枯燥,却相当受到市场欢迎。
  就连以无厘头著称的喜剧推理代表、后起之秀东川笃哉,也让他笔下的侦探“鹈饲杜夫”处理过时刻表诡计。
  其实,时刻表诡计未必一定要与交通工具有关。只要有严密的“时间线”,能够制造出不在现场证明,都可视为时刻表诡计的延展。比如阿加莎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尽管只发生在一列封闭的列车上,并不存在复杂的转乘换乘,但最终不在场证明的逐个击破,却仍然是凭借细致到每分钟的推理。同样,三谷幸喜笔下的“古畑任三郎”《杀人传真》一案,虽然没有利用交通工具,却利用了每隔几分钟自动发送传真的传真机,完成了封闭的时间线,为犯人制造了不在现场证明。
  不过,许多日本推理作家仍然非常沉迷于极致的列车时刻表诡计——他们不仅正是大侦探波洛口中的“铁路迷”,还像谋杀界的数学家,屡屡醉心于“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直线未必最快”的布局。读这样的推理小说,感觉很像做应用题:小红先出发,小明晚出发20分钟,小明每小时比小红多走2公里,请问多久小明能追上小红?又或者是:9路公共汽车每10分钟发一次车,11路公共汽车每15分钟发一次车,两车同时发车后,至少经过多少分钟又能同时发车……
  虐吗?虐。但也许正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稳定的“施虐”与“受虐”关系,才令这种类型的推理小说长久不衰。
其他文献
【摘要】潮汕方言区推普工作中存在的重读音,忽视语汇、语法的问题,在方言区推普应实行三位一体——立体型推普。语音上要:(一)查漏补缺,重视发音方法的指导;(二)注意多音字、姓氏、地名等的特殊读音,强化记忆;(三)对易读错的字,搜集列表,对照比较。语汇上要:(一)加强比较,明确普通话与潮汕话的语汇差异;(二)多阅读,积累普通话语汇,丰富语汇量。语法上要:(一)加强比较,明确普通话与潮汕话的语法差异;(
英雄小刚:  你好!我是一个敬佩你的人,和你一样,我也是一名农民子弟,在这儿我想和你聊聊心里话。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救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他,是侠之大者。”这是央视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写给你的颁奖词。小刚,你是农民子弟的好代表,更是亿万农民的骄傲。  危难面前,你没有逃避,然而危难并非属于你;危难来临之际,你本可和其他人一样置身事外,就算
新千年的头十年,英国、美国、德国先后用电视纪录片的方式,讲述各国历史及其文化英雄,这既是一种视听历史教材,更是一种国家形象工程。   BBC在2002年推出了长达15集的《英国史》。讲述了从4000年前铁器时代一直到当代的英国历史。2010年4月,美国历史频道播出了12集的《美国:我们的故事》。这部制作精美的讲述美国历史的纪录片,经由奥巴马推介给美国民众。   继2008年成功推出第一部《德国
当我们迎来又一个春天的时刻,《语文世界》已经走过20年的生命历程。  20年的《语文世界》,正青春勃发。  20年的《语文世界》,正花繁叶茂。  20年风雨历程,刻记下的是我们成长的年轮。  20年花开花落,铭写下的是我们蹒跚前行的足迹。  20年,我们与国家和时代一同成长进步。  20年,我们与作者和读者朋友真情相伴,一路同行。  20年,我们秉持着“大语文的、高品位的”办刊宗旨,在中国语文教育
[摘 要] 就业质量是就业的重要内涵。作为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民办高校,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提高就业质量越来越成为其发展的重点方向。当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面临着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机制不健全、办学定位与优势与市场需求对接不吻合等问题。要通过各种路径不断提升民办高校就业质量,实行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两手抓、两手硬,才能使就业工作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关
一、“甲乙堂”:“甲”字为锥子,“乙”字为切皮的刀。  二、老船夫巧对徐文长:风里点烛,流一半,留一半。意思是风里点蜡烛,点过的蜡烛有一半蜡熔化了流了下来,风把蜡烛吹灭了,还留下半截蜡烛没点完。  三、球迷各来自何方:上海、青岛、天津、镇江、合肥、广州、太原、昆明
同学们,森林是一个神秘的世界,里面有数不完的植物,说不完的故事,享受不尽的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森林,和植物亲密接触,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吧!  (小博士)  东北的大森林里,一年四季都有奇异的景色。  如果你问我:“大森林里的四季,你最喜欢哪一季呢?”嗨,当然哪一季我都喜欢呀!比如夏天,虽然达子香的花凋谢了,徒留一地残红,也不能守着火盆吃烤得金黄的土豆,但是青涩的野果也别有一番情趣。  要说夏天最好玩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有两次专门就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了重要讲话(以下称“两次讲话”)。一次是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以下称“第一次讲话”);另一次是2013年1月5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以下称“第二次讲话”)。这“两次讲话”都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
【摘要】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老人与海》为例,根据拓展式互动教学的特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文学阅读教学设计结合起来,既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又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拓展式教学;《老人与海》;高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
【摘要】阅读和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两个板块,其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都善于将读和写分开教学,这也导致学生缺乏對阅读的兴趣,写作质量也不高。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以及阅读和写作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进行阐述,分析阅读和写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