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霍尔顿·考尔菲是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主人公,他是美国成长小说中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位一脚已迈入成人世界,另一只脚还停留在儿童世界的十六岁的少年。他一方面保持着儿童的纯真,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成人世界的复杂。他的内心在纯真和复杂的两个世界挣扎。这样就形成了他在行为和语言以及与人交往等方面的不稳定性和矛盾性。对霍尔顿言行的探索实际上就是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学会适应、接受、调整、提高直至成长的过程的思考。
关键词:霍尔顿 成长中的矛盾 怪异的言行 抗争及思考
霍尔顿·考尔菲德——16岁的中学生, 带着天真走人社会,以自己的独特视角来看待周围所发生的事情,他想抵制主流社会的教化的企图,他猛烈攻击或嘲弄传统观念,勇敢的去开拓新边疆。作品以自述的形式回忆了霍尔顿的生活经历。通过霍尔顿的所见、所闻和所想,作者塞林格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孤立无助、桀骜不驯、心理矛盾的当代美国青年形象。霍尔顿凭着自己的纯洁天真,对身边世界的伪善堕落和尔虞我诈表现出深恶痛绝,内心潜藏着强烈的憎恶与反抗。《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对霍尔顿的复杂心理个性的解析,揭示了物有余而精神生活空虚贫乏的美国战后“垮掉的一代”青年的内心世界。
小说所描写的霍尔顿是个形影相吊、极度孤独、厌恶一切和对眼前世界无端叛逆的形象,其外在表现与内在愿望的尖锐矛盾是霍尔顿性格与他平时表现相矛盾的纯洁美好一面。
由于外在世界和内心美好追求的尖锐对立,他深深地陷入了极度孤独空虚的深渊,内心深处却渴望着理解与交流;他厌倦身边一切,仿佛眼前的一起都在与自己作对,而内心却涌动着对真爱和美好事物的渴求;他行为颓废怪异,而内心深处却期盼着天翻地覆,改变这一切;他得过且过,没有生活目标而内心深处却充满着忧患和危机意识;他随意撒谎,毫无责任感,却渴望着为某种事业付出牺牲;他躁动不安,沉溺于浮华,却向往着真实而宁静的生活……。霍尔顿生活在矛盾之中:他莫名其妙地痛恨电影,但百无聊赖时又不得不去电影院消磨时间;他厌恶没有爱情的性关系,却又在寂寞中与妓女鬼混;他不爱虚荣庸俗的女友萨莉,却迷恋她的美色,身不由己地与她沉溺。他一边指责他人惯于搞欺骗之术,一边又借口不让一位家长难过而编造出一番他那令人生厌的儿子的“感人事迹”来;他最厌恶他人向自己说教,又对室友阿克来滔滔不绝地加以训斥。他虽然看不惯资本主义的世道,却只能苦闷、彷徨,用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自欺欺人,到头来还是与环境妥协。那家精神病院是他唯一的避难所,就是这些表与里、明与暗的心理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构成了这个少年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推动着他的心理的发展变化。
霍尔顿的心理矛盾是与他所处的外部世界分不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物质文明取得了很大发展,人们精力思想都集中在不断地挣钱和享受物质生活上。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被摧毁,生活方式发生了急剧变化。一系列社会矛盾接踵而来;工业化使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庸,普遍劳动变得毫无创造性,极其乏味和神经紧张;市场化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关系变成了交易,人变得势利、虚伪;高度的城市化,交通和通讯的发达反而使人情变得冷面无情;大众传播媒介使人的精神生活被少数人操纵,人们的趣味标准化、庸俗化;信仰的虚无化使人精神空虚,麻木不仁。
霍尔顿作为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他一只脚已迈入成人世界,另一只脚还停留在儿童世界。他一方面保持着儿童的纯真,另一方面成人世界的丑恶扑面而来。耳闻目睹的丑恶对这个纯洁少年心灵产生了强烈刺激,他变得格外敏感和难以认同,难以容忍。于是,内心的矛盾就变得十分尖锐、强烈。霍尔顿虽然在心里是倾向于儿童时代的纯真和简单的,但他又不得不面对成长,逼迫自己虚伪和成人化,这就造就了他极不稳定的行为和心理态势:好走极端,犹豫不定和前后矛盾。
在霍尔顿的心目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纯洁美好的理想世界,另一个则是丑陋的现实世界。他把自己定位在前者,而与后者格格不入,在追求完美世界的路途上,他颠颠簸簸,坎坎坷坷,摇摇晃晃,就像是大海里的一叶小舟,遇到了大风大浪,随时都会被撕碎。
小说始终围绕一个线索,霍尔顿似乎一直被他周围的世界所排斥所欺骗。他不断努力,在迷迷茫茫中试图寻找自己的出路,然而这个世界并不属于他的。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霍尔顿有着自我保护的方式。霍尔顿的红色猎人帽——有个很长鸭舌的红色猎人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阿克莱对这顶霍尔顿花一元钱买来的帽子大呼上当,“这是顶打鹿时候戴的帽子”。霍尔顿也深知这顶帽子使人产生的想法,戴它时也并非不无顾忌。戴上猎人帽,霍尔顿觉得像个“怪人”、“鬼样儿”、“形迹可疑”,在不同的场合,霍尔顿总给自己找出种种借口,如“天冷得厉害”、“不会遇到什么熟人”、“天气又潮湿得那么厉害”。可见,霍尔顿生性敏感,不是那种无所顾忌、我行我素之人。
然而私下里霍尔顿独衷这顶帽子,连戴的方式特别。在宿舍里,霍尔顿戴上猎人帽,“把鸭舌转到脑后这样戴十分粗俗,我承认,可我喜欢这样戴”,并认为“我这么戴了看上去挺美”。他试图通过倒戴红色猎人帽来展示自己的独特,他用孤芳自赏来证明自己的清高,他不屑于与人交往。他人的交往总会令他迷惑不解,使他受打击,于是他那愤世嫉俗的优越感就成了他自我保护的屏障。
但一个周末,他独自在纽约体验到的却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虚伪和欺诈的关系。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而他所在的潘西中学正向学生们灌输成年人的价值观。他不愿接受这样的教育,潜意识也不愿长大,不想和成年人同流合污。他不肯与成人世界达成妥协,这样的态度使他几乎崩溃。
霍尔顿的孤立成了他自己大部分痛苦的源泉。为了摆脱孤独,他与人接触,需要爱,他频繁出入于各种公共场所如酒吧、戏院、电影院、公园、博物馆等,打电话邀请可能邀请到的人,凡是他碰到的人,无论是出租车司机,还是厕所里的陌生人,只要有机会,他就与他们交谈,想请他们喝一杯,但不是遭到拒绝便是无法沟通。后来,他寄希望于朋友卡尔·路斯,心想也许能够同他“谈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话”。但当霍尔顿提出想听取他的“忠告”时,路斯却打断了他,把话题岔到一边去了。“你看得出他不想同你讨论任何严肃的问题,那般聪明的人就是这个毛病,他们从来不肯跟你讨论任何严肃的问题。”于是,他只能跟路斯谈“性”,谈一些无聊的话题。
孤独的霍尔顿,也是会逃避反省,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做这做那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依靠孤立来保护他的与世隔绝,来维持自我满足的保护,所以他常破坏自己中止孤独的尝试。 就像他与莎莉·海斯的约会,以及同卡尔·路斯的谈话都由于他粗野的行為令人无法忍受而终止。
霍尔顿带着天真无邪的目光开始他的探索成人世界的精神之旅。然而残酷的现实,让霍尔顿在寻寻觅觅中冷冷清清,他的冲突意识震撼着读者的心灵,赢得共鸣。他逃离学校、逃离家庭、逃离社会。他要去寻找他的乌托邦世界,要做一名勇敢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众所周知世界的本来面貌是卑劣和美好常常不可思议地混杂在一起,交织并陈,并非总是泾渭分明,截然分开的,呈现出令人困惑的纷繁杂乱。承认生活的美好必须以接受生活的卑劣为前提。确切的说,成长就是一个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如何适应、调整、成长、提高以及更好的生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赵良。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4,01
[2]汝红兵。一个“现代病”患者的抗争与失落----《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心理解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02期。
[3]赛林格著,施咸荣译《麦田里的守望者》,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04期。
关键词:霍尔顿 成长中的矛盾 怪异的言行 抗争及思考
霍尔顿·考尔菲德——16岁的中学生, 带着天真走人社会,以自己的独特视角来看待周围所发生的事情,他想抵制主流社会的教化的企图,他猛烈攻击或嘲弄传统观念,勇敢的去开拓新边疆。作品以自述的形式回忆了霍尔顿的生活经历。通过霍尔顿的所见、所闻和所想,作者塞林格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孤立无助、桀骜不驯、心理矛盾的当代美国青年形象。霍尔顿凭着自己的纯洁天真,对身边世界的伪善堕落和尔虞我诈表现出深恶痛绝,内心潜藏着强烈的憎恶与反抗。《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对霍尔顿的复杂心理个性的解析,揭示了物有余而精神生活空虚贫乏的美国战后“垮掉的一代”青年的内心世界。
小说所描写的霍尔顿是个形影相吊、极度孤独、厌恶一切和对眼前世界无端叛逆的形象,其外在表现与内在愿望的尖锐矛盾是霍尔顿性格与他平时表现相矛盾的纯洁美好一面。
由于外在世界和内心美好追求的尖锐对立,他深深地陷入了极度孤独空虚的深渊,内心深处却渴望着理解与交流;他厌倦身边一切,仿佛眼前的一起都在与自己作对,而内心却涌动着对真爱和美好事物的渴求;他行为颓废怪异,而内心深处却期盼着天翻地覆,改变这一切;他得过且过,没有生活目标而内心深处却充满着忧患和危机意识;他随意撒谎,毫无责任感,却渴望着为某种事业付出牺牲;他躁动不安,沉溺于浮华,却向往着真实而宁静的生活……。霍尔顿生活在矛盾之中:他莫名其妙地痛恨电影,但百无聊赖时又不得不去电影院消磨时间;他厌恶没有爱情的性关系,却又在寂寞中与妓女鬼混;他不爱虚荣庸俗的女友萨莉,却迷恋她的美色,身不由己地与她沉溺。他一边指责他人惯于搞欺骗之术,一边又借口不让一位家长难过而编造出一番他那令人生厌的儿子的“感人事迹”来;他最厌恶他人向自己说教,又对室友阿克来滔滔不绝地加以训斥。他虽然看不惯资本主义的世道,却只能苦闷、彷徨,用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自欺欺人,到头来还是与环境妥协。那家精神病院是他唯一的避难所,就是这些表与里、明与暗的心理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构成了这个少年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推动着他的心理的发展变化。
霍尔顿的心理矛盾是与他所处的外部世界分不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物质文明取得了很大发展,人们精力思想都集中在不断地挣钱和享受物质生活上。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被摧毁,生活方式发生了急剧变化。一系列社会矛盾接踵而来;工业化使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庸,普遍劳动变得毫无创造性,极其乏味和神经紧张;市场化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关系变成了交易,人变得势利、虚伪;高度的城市化,交通和通讯的发达反而使人情变得冷面无情;大众传播媒介使人的精神生活被少数人操纵,人们的趣味标准化、庸俗化;信仰的虚无化使人精神空虚,麻木不仁。
霍尔顿作为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他一只脚已迈入成人世界,另一只脚还停留在儿童世界。他一方面保持着儿童的纯真,另一方面成人世界的丑恶扑面而来。耳闻目睹的丑恶对这个纯洁少年心灵产生了强烈刺激,他变得格外敏感和难以认同,难以容忍。于是,内心的矛盾就变得十分尖锐、强烈。霍尔顿虽然在心里是倾向于儿童时代的纯真和简单的,但他又不得不面对成长,逼迫自己虚伪和成人化,这就造就了他极不稳定的行为和心理态势:好走极端,犹豫不定和前后矛盾。
在霍尔顿的心目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纯洁美好的理想世界,另一个则是丑陋的现实世界。他把自己定位在前者,而与后者格格不入,在追求完美世界的路途上,他颠颠簸簸,坎坎坷坷,摇摇晃晃,就像是大海里的一叶小舟,遇到了大风大浪,随时都会被撕碎。
小说始终围绕一个线索,霍尔顿似乎一直被他周围的世界所排斥所欺骗。他不断努力,在迷迷茫茫中试图寻找自己的出路,然而这个世界并不属于他的。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霍尔顿有着自我保护的方式。霍尔顿的红色猎人帽——有个很长鸭舌的红色猎人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阿克莱对这顶霍尔顿花一元钱买来的帽子大呼上当,“这是顶打鹿时候戴的帽子”。霍尔顿也深知这顶帽子使人产生的想法,戴它时也并非不无顾忌。戴上猎人帽,霍尔顿觉得像个“怪人”、“鬼样儿”、“形迹可疑”,在不同的场合,霍尔顿总给自己找出种种借口,如“天冷得厉害”、“不会遇到什么熟人”、“天气又潮湿得那么厉害”。可见,霍尔顿生性敏感,不是那种无所顾忌、我行我素之人。
然而私下里霍尔顿独衷这顶帽子,连戴的方式特别。在宿舍里,霍尔顿戴上猎人帽,“把鸭舌转到脑后这样戴十分粗俗,我承认,可我喜欢这样戴”,并认为“我这么戴了看上去挺美”。他试图通过倒戴红色猎人帽来展示自己的独特,他用孤芳自赏来证明自己的清高,他不屑于与人交往。他人的交往总会令他迷惑不解,使他受打击,于是他那愤世嫉俗的优越感就成了他自我保护的屏障。
但一个周末,他独自在纽约体验到的却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虚伪和欺诈的关系。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而他所在的潘西中学正向学生们灌输成年人的价值观。他不愿接受这样的教育,潜意识也不愿长大,不想和成年人同流合污。他不肯与成人世界达成妥协,这样的态度使他几乎崩溃。
霍尔顿的孤立成了他自己大部分痛苦的源泉。为了摆脱孤独,他与人接触,需要爱,他频繁出入于各种公共场所如酒吧、戏院、电影院、公园、博物馆等,打电话邀请可能邀请到的人,凡是他碰到的人,无论是出租车司机,还是厕所里的陌生人,只要有机会,他就与他们交谈,想请他们喝一杯,但不是遭到拒绝便是无法沟通。后来,他寄希望于朋友卡尔·路斯,心想也许能够同他“谈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话”。但当霍尔顿提出想听取他的“忠告”时,路斯却打断了他,把话题岔到一边去了。“你看得出他不想同你讨论任何严肃的问题,那般聪明的人就是这个毛病,他们从来不肯跟你讨论任何严肃的问题。”于是,他只能跟路斯谈“性”,谈一些无聊的话题。
孤独的霍尔顿,也是会逃避反省,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做这做那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依靠孤立来保护他的与世隔绝,来维持自我满足的保护,所以他常破坏自己中止孤独的尝试。 就像他与莎莉·海斯的约会,以及同卡尔·路斯的谈话都由于他粗野的行為令人无法忍受而终止。
霍尔顿带着天真无邪的目光开始他的探索成人世界的精神之旅。然而残酷的现实,让霍尔顿在寻寻觅觅中冷冷清清,他的冲突意识震撼着读者的心灵,赢得共鸣。他逃离学校、逃离家庭、逃离社会。他要去寻找他的乌托邦世界,要做一名勇敢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众所周知世界的本来面貌是卑劣和美好常常不可思议地混杂在一起,交织并陈,并非总是泾渭分明,截然分开的,呈现出令人困惑的纷繁杂乱。承认生活的美好必须以接受生活的卑劣为前提。确切的说,成长就是一个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如何适应、调整、成长、提高以及更好的生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赵良。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4,01
[2]汝红兵。一个“现代病”患者的抗争与失落----《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心理解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02期。
[3]赛林格著,施咸荣译《麦田里的守望者》,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