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某高硫铁硫化铅锌矿选矿试验研究

来源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某高硫铁硫化铅锌矿石含铅7.13%,含锌19.67%,含铁25.29%,铅锌矿物嵌布粒度不均匀,与黄铁矿存在细粒复杂嵌布,部分细粒锌矿物可浮性较好,难以抑制.采用部分混合浮选流程,即铅硫混浮,混合浮选尾矿再选锌的原则工艺流程,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铅精矿Pb品位62.67%,含Zn 2.97%,Pb回收率85.01%;锌精矿Zn品位58.71%,含Pb 0.85%,Zn回收率91.22%的选别指标.铅锌回收率主要以-56μm粒级尤其以-8μm细粒级损失在硫精矿中.药剂ZD07对抑制细粒级锌矿物中具有一定优势,在闭路试验中等量替代锌组合抑制剂(亚硫酸钠+硫酸锌),Zn回收率可提高3.37个百分点.
其他文献
结合化学多元素分析、偏光显微镜检测、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以及选择性溶金物相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系统研究了广东省广宁县黄泥坑金矿代表性矿石中的金赋存状态.结果表明,黄泥坑岩金矿属于脉状构造蚀变岩型矿床,矿石中主要可供回收的目的元素为金、银,含量分别为4.0g/t、4.03g/t,矿石中的金与毒砂关系密切,以亚显微态及原子晶格态赋存于毒砂中的Au分布率达到了60.79%,其主要的自然金矿物-银金矿多与毒砂密切连生,同时矿石中的毒砂嵌布粒度细小.根据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推荐采用全浮选工艺处理黄泥坑金矿,在合理的磨
采用矿相学、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印尼某区铁矿石粉矿的矿物组成和粒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粉矿中铁矿物相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褐铁矿,偶尔可见由含锰磁铁矿氧化分解形成的水锰矿及其脱水相.粉矿颗粒内部空隙非常发育,孔隙类型丰富多样,偏胶状“褐铁矿”是氧化带粉矿的重要铁矿物组成类型,粉矿颗粒内部空隙的组成部分主要为风化淋失孔洞、非穿透裂隙,其次为胶团聚集团粒的粒间孔、晶体裂理和解理缝隙等.进一步的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粉矿样品中除磁铁矿、针铁矿外,绿泥石、蛭石、浊沸石等也是粉矿的重要组成矿物.
岩爆是岩土工程中棘手的地质灾害,工程中以预防为主.现有岩爆分级预测模型大多存在选取样本较少和准确率较低的问题.综合岩爆的参考指标,现选取围岩最大切向应力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比σθ/σc(应力系数)、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与单轴抗拉强度比σc/σt(脆性系数)和弹性能量指数W et作为分级评判指标,广泛收集不同工程的104组岩爆实例,选取其中84组作为样本集进行训练,20组作为测试集进行检验,应用SPSS的判别分析中的Bayes判别和Fisher判别训练及测试,输出结果中,选取了训练效果较好的Bayes判别模型.对
云南某低品位硫氧混合铜矿铜含量为1.03%,是主要有价金属,其中硫化铜占有率为71.67%,氧化铜占有率为28.33%,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含量分别为43.26%和12.66%,硅酸盐和碳酸盐是主要的脉石矿物.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确定采用异步浮选—分段硫化工艺,先选硫化铜再选氧化铜,硫化铜浮选采用丁基黄药作为捕收剂,石灰作为精选抑制剂,氧化铜浮选采用丁基黄药+丁铵黑药作为捕收剂,硫化钠为硫化剂,C MC作为精选抑制剂.两段粗选作业均不加抑制剂保证铜回收率,精选作业加入抑制剂提高铜品位,最终可获得铜品位为18.